新常态下中国GDP的治理与增长机制
2018-12-06朱启才
邱 滢,朱启才
(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昆明650221)
GDP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国的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只到世界中等水平,且GDP的质量和结构还存在很多缺陷,真正的国际品牌和高质量商品很少,产能过剩和地区增长失衡非常严重,未来我国脱贫和就业压力依然很大。新常态下的中国GDP的增长将要通过对GDP的治理,实现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增长,实现政府决定到市场决定的增长道路。
一、科学客观认识中国GDP的下行问题
尽管中国经济从2010年以后增长率逐步下行且未来可能将维持低迷,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整体的基本面已经“变坏”。
从短期来看,一是中国经济下行与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的艰难复苏是同步的,所以中国经济能够在GDP基数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实现7%左右的增长率也是不容易的。二是从2010年以来的GDP下行是“平滑”的,中国经济没有出现“断崖式”的衰退,这种平缓的下滑也符合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结构变迁与调整的阶段特征,这个阶段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新常态”阶段。三是中国经济每一次高速增长往往都是依靠某些产业的巨大投资拉动的。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稳定,中国经济“受制于”某个产业的波动而波动的局面将逐步走向稳定增长。从长期的发展来看,一是中国GDP增长的“破8%”和连续的下行是30多年的“失衡性增长”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反映;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波动是正常的。中国经济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到1984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至1992年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0多年基本处于一个持续的高增长状态,在中国经济长达38年的高增长过程中出现了5年经济增长的下行是正常的。更为重要的是,平均7%的较高水平,反映了整体经济的基本面依然良好。三是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的调整转型阶段,这种调整与转型必然引起经济速度的变化。需要付出的“必然代价”就是经济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从一个长期的阶段来看,经济在增长过程中出现“等待现象”是一个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经济新常态对中国GDP增长的要求
(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GDP增长
在过去30多年中,中国人具有很强的“GDP情结”。一方面,中国当时经济水平很低,需要一个高的GDP增长来完成追赶或超越;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规模很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量很大。所以,保持GDP较高速度增长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客观要求。未来5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很多目标都与中国的GDP增长水平有关:一是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GDP总量比2010年翻番;二是城乡人均收入翻番;三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而要全部和全面实现小康,很大程度上有赖于GDP的有效增长;四是到2020年中国要解决7 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农村经济的增长来完成;五是,中国社会要解决的最重大问题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从根本上都与经济增长有关。没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就没有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从而其他所有问题的解决也都失去了价值。
(二)新常态对中国GDP增长的新要求
在制度与技术的冲击下,中国的经济增长进入到了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即“经济的新常态”阶段。面对经济总量增速的下行和结构性的产能过剩,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GDP的增长速度从旧常态的高速水平到中速,甚至中低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新常态,即经济增长主要从制造、重化工业到新兴产业、新型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三是动力机制的“新常态”,即经济增长从拼资源、拼环境、拼人力到创新、品牌的支撑;四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常态”,即经济增长从投资拉动到消费拉动、从外需推动到内需支撑;五是经济政策的“新常态”,即政府对经济增长的管理要从频繁的强刺激到弱调整。
三、新常态下中国GDP的治理与增长机制
面对未来中国社会经济新常态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新要求,在既要完成发展目标又要适应新常态的条件下,中国GDP增长所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如何真正理解GDP并实现GDP的有效增长,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时必须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一)科学理解中国GDP的“速度”
GDP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这就意味着GDP的增速不可能越来越高或长期以一个较高速度增长,当基数越来越大时,增长率就会下降。且在GDP的增长中,有时较高的速度会社会降低人民群众的福祉。代表性的情况是:生产扩大却导致大量库存与过剩、投资生产了既不能消费也不能用于生产的低质产品、大量的非消费品生产、虚假财富性增长、以“再分配”方式使GDP增长。所以,GDP的高速增长有时并不是“好事”。
(二)提高GDP增长的质量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已基本解决,社会需求从数量转向质量,应通过质量的提高和品牌的建立来实现所谓的增长速度。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迪顿的“消费偏好理论”表明:人们宁可消费1个“好的”也不消费10个“差的”,尽管价值总量可能不变或减少,但消费福祉反而提高。例如,1个人买双皮鞋400美元可使用4年,而另1人买了价值100美元1双皮鞋可使用1年,即使高质量鞋的价值是300美元,其总效用也大于后者。因此,在新常态下,经济的转型是由消费的转型决定的。
(三)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分配比例
中国GDP增长的目的是提高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只有人民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提高了,GDP增长才有本质意义。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占中国GDP的分配比例。根据联合国每年发布的《各国发展报告》,全球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平均达到70%以上,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也在60%左右。反观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国民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占比基本都在60%以下,很多年份甚至低于50%,而劳动报酬占比更是严重偏低。统计显示,中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1995年为61.3%、2005年为52%、2007年为50.6%,而2011年下降到41%,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也从1997年的53.4%下降到2010年的39.7%,所以,新常态下,中国GDP增长不仅是总量问题、质量问题,更是分配问题。
(四)把就业指标作为经济增长与解决民生问题的代表
宏观经济的目标主要有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和国际经济平衡。有就业就有收入,有收入就有消费,有消费就有投资,而投资又意味着就业,宏观经济就是这样循环的。所以,衡量一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不是看它的产值或税收,而是看它对就业的贡献。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要以GDP增长来提高就业,以就业提高解决民生。为此,首先必须真正发挥非公经济在增加就业中的主力军作用;其次是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体领域,发挥第三产业在就业和消费中的主体功能;最后是把就业指标作为各级政、企业的第一考核指标,从而真正实现“物的增长”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社会进步。
(五)“市场决定”的GDP增长
长期以来,GDP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直接影响,可以说“中国模式”的最核心特征就是经济增长的政府推动。政府掌握着庞大的“生产性资源”,而微观企业和个人获取生产资源的交易成本高得惊人。未来的经济增长的市场决定,必须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法治下的服务型政府;其次是建立“现代农场制”,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建立以家庭农场为主,集体农场为辅,形成中国农业发展的真正市场决定体系;再次是从“社会大资本”的角度改组现有的中国企业制度,打破资本的所有制、地区、产业的界限,实现资本的真正市场化的自由流动与配置。
(五)走“大国内需型发展道路”
30多年来,中国主要通过外来资本、外来技术、外来市场等直接改变和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然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未来必须走“大国内需型”发展道路,这是中国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一是中国作为实实在在的大国,外需不可能支撑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持续发展,“外需”仅仅是“内需”的必要补充。二是对外需的依赖不仅会削弱中国作为大国的内在发展机制,还会导致受制于国际经济的波动,由于“大船掉头难”,感染国际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就很大,并且恢复的时间也更长。三是中国具有走大国内需型发展的条件和空间。中国有巨大的空白经济带;中国巨大的人口可以转变成巨大的内需优势;中国面积广阔的农村地区是经济发展和提升的潜力所在;中国面积辽阔而发展还相当不足的中西部地区蕴藏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机会;同时国内经济区域特色的开发和“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投资与消费的提升以及随着城镇化的进步所必然形成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等等都是中国走内需型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迟福林.市场决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2]李子联,华桂宏.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动态,2015,(6).
[3]吴国培,王伟斌,张习宁.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J].金融研究,2015,(8).
[4]金培.中国经济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1).
[5]王小鲁.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3).
[6]余斌,吴振宇.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改革,2014,(11).
[7]马宇.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政策转型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5,(10).
[8]齐建国,王江,彭绪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J].经济纵横,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