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企业合同风险管理及控制对策
2018-12-06张悦长春设备工艺研究所
文/张悦,长春设备工艺研究所
1 当前企业合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企业通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磨炼,虽然对合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得到提高,对合同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足,缺乏合同签订、履行监管的机制和手段,使合同难以有效发挥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作用。
1.2企业在经营范围、经济实力、发展理念、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合同管理水平各不相同。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多数集中在工程技术等领域,专业合同管理人员所占的比重较低,合同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1.3企业合同风险管理工作环节多、参与的机构和人员广,需要建立一个全面、完善、严谨的合同风险管理制度。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之间职责划分不清,缺少相应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得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难以有效进行合同风险管理。
1.4企业内部普遍存在各个职能部门信息交流不够,合同风险管理机制运转不通畅,风险管理措施难以有效落实等问题。在风险管理环节上往往侧重于履行后的管理,缺乏对合同履行前和合同履行中的风险防范,管理手段上大多是静态管理,对合同风险缺乏动态管控。
2 加强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的措施
2.1事前管理。一是合同策划。企业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列出合同的重要条款和事项,并对这些重要条款和事项的可选方案进行分析,从中选出最适合、最安全的方案,从而确保能够签订一个完备有利的合同。二是各相关合同之间的协调。企业应对各个合同内容之间的相容性和一致性进行协调,防止各个合同在实际履行中出现失误,确保各个合同的履行能够有序、稳定、协调进行。三是合同担保方式的采用。合同担保是合同一方为确保合同的全面、完整履行,而要求合同对方提供的一种保证措施,合同担保有助于规范各方的合同行为,形成良好的合同履行机制,是避免合同风险的有效方式,企业在订立合同时应根据合同性质选择采用相应的担保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合同风险。
2.2事中风险管理。一是设立合同管理专门人员,对合同履行进行跟踪管理。企业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的履行进行跟踪管理。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主要有:事先分析并掌握合同风险重点;发现合同履行中的漏洞、失误并及时向上级反馈;制作合同履行中的信函、会谈纪要等书面资料;及时地提供合同履行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意见;做好与合同有关各方的沟通与协调,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二是建立合同管理的工作程序。企业应制定合同管理相应工作程序,使合同管理人员的行为能够有章可循。这些工作程序包括:文件的审批、签字程序;合同变更程序;付款的审查批准程序;合同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程序等。三是充分运用合同所赋予的权力。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合同赋予的权力,对合同一方的履约行为进行监督,如检查权、知情权、批准权等。通过行使上述权利,企业可以控制合同履行的期限、成本和质量,有效防范合同履行中的风险。四是积极行使合同权利,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合同在实际履行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使合同的实际履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企业应依照合同有关约定按期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同时设法留存有关书面资料,为日后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做好准备。
2.3事后风险管理。一是索赔权的行使。索赔权有时在合同履行中就已经开始行使,此前没有行使索赔权的要在合同履行完毕后及时行使,避免因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时限而导致更大的损失。已经行使索赔权的,则要时刻关注索赔进展,积极进行交涉,必要时要及时采取法律手段。二是合同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合同履行完毕后,企业应及时对合同及其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管。合同资料在法律上不仅是重要的证据,而且也是具有一定价值的技术资料,如日后一旦出现法律或技术上的纠纷,将有助于企业避免损失或承担不必要的责任。三是合同的总结评价。合同履行后,企业应对合同进行评价,总结合同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将合同签订和执行过程中的利弊得失、经验教训总结出来,提出分析报告,作为以后合同风险管理的借鉴。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才能逐步提高管理水平,并培养出高水平的合同风险管理者。
3 强化企业合同风险控制的对策
3.1树立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意识,增强合同风险控制能力,有效规避风险。企业广泛开展对合同相关人员风险教育,提升其风险控制意识与工作能力,强化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控制。还要重视合同过程风险性,关键控制合同签订时风险;遇到大宗合同,应加强控制,由法律人员参与过程管理,并可进行风险投保;合同管理也应从企业财务风险投入角度注重成本与效益,建立成本最优化的风险防范效果机理,有效规避合同风险,促进最佳风险控制效果。
3.2强化合同管理职能,科学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实际的合同管理体系与制度。在合同管理体系与制度的科学建立、健全过程中,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应注重职责明确分工、互相制约、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适度等事项。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经营目标、经营方式变化,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合同管理相关制度应随之调整。
3.3提高合同管理科学技术含量,加强合同系统的全面管理。企业从合同的谈判,评估,审核、签订、履行、归档、总结都需要层层把关,相应的制度提高保障,有效控制合同风险。促进建立合同风险控制机理首先建立客户的资格、信用状况,如供方资质、信用及以往的交易行为等电子资料库,有效防止供货渠道风险提供有力保障,还要对合同项目的签订、评估、审核、保管、风险控制等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4 结语
企业合同风险管理是一种全过程、多角度的综合性管理,企业只要按照依法治企的理念,构建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就一定能够有效地预防、减少企业经营中合同风险的发生,保障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