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新常态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之完善
2018-12-06杨心迎
杨心迎
哈尔滨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1 经济新常态背景分析
新常态中的“新”主要指的是与固有制度的不同;常态就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与传统不同,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可逆,这就意味着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状态中。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使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保证稳定,使其实现持续发展,需要进行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要和经济新常态相适应,我国在发展水利水电的过程中,建设了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比如葛洲坝水电站、三峡大坝及黄河小浪底工程等,这是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快速发展的体现,水利水电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内涵的浓缩[1]。
2 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通过对施工建设工程实地勘察过程中了解到,水利水电工程其主要内容表现为利用现有生产建设资源,为了进一步控制、利用并保护地表及地下水资源及其周边生态环境所实施开展的各类工程建设的总称,是一种集防洪、灌溉、饮水、发电等多方面综合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设施建筑,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由于水利工程是建立在河流主航道上面,对于河道走向以及旁系水流的大小以及周边水域面积生态环境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涉及影响范围和社会生产部门相对较多,系统综合性能表现突出。
另一方面具有工程设施建设复杂性,由于水利建设项目涉及到工程、人口、环境等多部门作业,同时对于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的抗压、抗腐蚀、冲刷渗透能力的影响,其设计施工流程和施工作业环境所考虑的因素相对复杂。
此外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随机性水利工程规划是流域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的组成部分,而一项水利工程的兴建,对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既有兴利除害有利的一面,又有淹没、浸没、移民、迁建等不利的一面[2]。
3 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现状
表现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分布不合理,虽然为满足市场经济建设对于水利水电进行了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其能够将工程建成使用后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于小规模范围的水利设施建设不论是从管理还是规划设计当中还处在相对滞后的阶段,一是受到投入资金的限制,使得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由于资金短缺无法按需建设;二是受思想观念的限制,由于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原有居住环境以及耕地等区域实施有目的性的拆迁,而区域范围内原住民的原住思想导致此类水利惠民工程无法正常开展。
对于水利工程周边环境及其本身质量上来讲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从环境的角度来讲,由于先期对水利工程设计预计不足以及只看重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由此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在投入使用时,包括流水量、水质、周边土壤以及天气气候等方面,对周边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工程建筑质量本身来讲,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涉及作业部门较多,在管理和施工方面带来较大的管理难度,容易在原材料进场以及施工操作流程产生较大的漏洞,为降低工程成本加快施工进度都会以未按照施工标准要求来进行建设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当中由于建设周期长、施工范围广等因素,也为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同时由于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没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导致工程建设容易出现工程计划随意变动、工程物资浪费严重等现象[3]。
4 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忽视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以获取经济收益为根本目的,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忽视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影响河岸面积的范围、河流流向等;在水利水电工程建成之后河流的流速也会因此发生改变,从而发生沉积或拥堵等问题。
4.2 工程布局的不科学性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重视经济效益的获取,所以在建设管理中倾向于投资建设,忽视水利水电的实际效应,因此工程的实际布局存在一定的问题。
4.3 工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年限较长,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年久失修、利用效率逐渐降低的现象,这些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给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带来安全隐患。
5 经济新常态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完善措施
5.1 合理布局水利水电工程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水电水利方面要改变以往的传统看法,并且将工作重点转移至水电水利工程建设之中,从而对其开展合理的布局工作。首先,在经济不为发达且偏向农田水利的区域,可以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建设来促进该地区农业水平的提升,从而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其次,要控制好水电站的投资程度,开展水电站建设工作时要全面结合建设地的各项实际情况,在成功建立之后还要调查该水电站的建立对周围生态环境以及河流影响的好坏。最后,对于失修的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排查,一旦水利水电工程出现问题且并未对其开展修理工作,便会引起大量的问题。尤其是农田中的水利工程,经常会出现常年失修的情况,导致其无法运行。因此,要充分调查水电水利工程失修的实际情况,必须要废弃的工程要对其予以废弃处理[4]。
5.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要适当
我国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时,经常为了追求“视觉效应”来开展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建设工作,而没有充分掌握建设点的实际情况,最终产生大量的投资成本,为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了当地的环境质量。因此,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适当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并且还要充分掌握河流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规模设计方案。
5.3 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时,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水利水电的质量控制,如果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那么将会为人们的生活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威胁。首先,要开展规范化的工程建设工作,并且要遵循市场秩序。同时,还要提升进入市场的硬性指标,对于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及时予以处理。其次,要提升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人员的专业建设能力,适当开展技能培训工作。相关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要参加企业开展入职前的管理培训,充分掌握与之相关的管理知识,在各个施工环节都要及时予以管控监督,从而有效保证施工质量。最后,质检部门要有效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把控好最后的质量检验环节。质检工作作为整体工程质量检查的关键环节,必须要为其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从而促进质检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保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5]。
6 结语
水利水电等基础性工程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当前新经济常态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呈现出大体完备,细节存在缺陷的景象。为保障人们生活水平,推进水利工程项目发展,要全面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工程质量建设,不断总结经验,开发创新,努力将水利水电工程事业建设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