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加快发展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思考

2018-12-06

对外经贸 2018年11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供给设施

王 宏

(哈尔滨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1)

目前,哈尔滨市的公共文化需求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在社会需求结构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而由于多方面原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却无法满足公共文化需求。为此,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哈尔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出任务。

一、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现状

(一)公共文化供给基本情况

1.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1个(南岗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1个(道外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2个(巴彦县、尚志市)、全国文化先进社区4个、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个。全市有各级博物馆57个、不可移动文物2014处、67个图书馆及图书分馆、165个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图书室、1882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和乡镇综合文化站都设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施。

2. 群众文化活动基本情况

近年来,群众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生活的乐章·市民艺术节”“好歌大家唱”比赛、合唱艺术歌会、全国朝鲜族声乐大赛、社区艺术节、农民文艺汇演、创新秧歌比赛等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化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围绕“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和“迷人的哈尔滨之夏”而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每年达千场以上。“南岗歌声”音乐会、道外关东美食文化艺术节、松北“太阳岛”旅游文化节、方正“莲花节”、延寿“广场文化周”等区域性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以及西集镇“放歌驿马山·乡村大舞台”等农村文化活动深入开展。

3.大型文化活动基本情况

“哈夏”音乐会历史悠久。“哈夏”音乐会已走过50多年的历史,成为“音乐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每届“哈夏”音乐会汇聚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演出团体和艺术家,各国艺术家奉献精彩纷呈并惠及市民的精品演出,举办全国声乐比赛、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等国际国内高端音乐赛事活动、“市民音乐嘉年华”“百姓欢歌”等群众文化活动,历时三四个月,共计千余场。

(二)公共文化需求基本情况

一是公共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哈尔滨市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并呈现多样化特征,传统的、单一的文化供给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二是公共文化需求向高层次发展。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虽然哈尔滨大部分城乡居民以娱乐休闲的文化消费方式为主,但从受访者最期待的文化生活以及最需要的公共文化设施来看,文化消费方式已悄然向高层次的发展型、知识型及智能型发展。居民最希望提升的艺术修养分别是声乐、摄影、舞蹈;三是公共文化需求趋向网络化。在新技术、新观念的推动下,传统文化消费方式受到挑战,高科技、网络化的文化消费发展迅速。网络已成为获取文艺演出信息的主要载体,在对城乡居民获取演出信息的渠道的调查中,网络以37.9%成为居民首选;四是公共文化需求更加倾向自主性。新媒体使城乡居民可以选择不同的文化项目,消费更加自由。陶冶个人情操、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已成为居民进行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

二、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文化需求不平衡

一是基本型文化消费供给过剩且质量不高。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在数量上呈现增长,特别是网络媒介产品,而整体文化市场上却呈现“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状况;二是满足消费者较高层次精神追求和情感体验的发展型文化消费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均明显不足。

(二)公共文化投入与经济发展投资不平衡

一是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投入连年迅速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比例却不升反降;二是哈尔滨市公共文化财政仍依循传统的行政管制,使得有限的财政资金无法发挥最大效益。

(三)公共文化供给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平衡

城市的文化服务类型更多,文化消费品类型也更多,绝大部分文化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公园以及文化人才等集中于城市,而真正用于改善农村社区基础文化设施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政府投入极度匮乏。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别,导致公共文化供给城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性不足

文化产品的创新性明显存在短板,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者的需求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而拥有较多科技含量或创新内核的享受型文化消费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且价格往往较高。群众对于文化产品的性价比缺乏进一步了解的渠道,创新型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标准与价格体系有待完善。

(五)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不足

由于哈尔滨市的历史原因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陈旧落后,设施设备配备不足,且整体数量偏少,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不健全。据调查,41%的群众对哈尔滨市现有的文化场所或设施不尽满意。

三、提高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推动政府采购、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的有效对接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和普惠均等的原则,重点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和最薄弱的文化需要,扩大政府采购公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范围,保障基层人民群众公平享受基本公共文化生活的权益;二是加强文化社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加强各类文化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建设,健全行业规范,完善行业管理,更好地履行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能;三是加强文化产品和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建设。积极发展演出娱乐、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电子音像制品等传统文化产品市场,建设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产品市场。有序发展文化产权、版权、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文化资产评估体系和文化产权交易体系,发展以版权交易为核心的各类文化资产交易市场。

(二)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中的作用

一是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支出的比重、保证公共文化服务预算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的同时,重点投入城乡基层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普及和精品生产。二是建立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纳入财政年度支出预算,根据经济增长情况结合国家、省投入公共文化设施计划,按比例逐年增加。同时,建议由市文化主管部门牵头,根据全市实际情况,建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库,项目应向基层单位、特色文化社区、文化村、镇倾斜。三是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制定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标准。通过一些政策、措施、资金的引导,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投融资机制,改变投入方式,拓宽政府招标、集中采购等方式的范围,提高政府资金投入效率。

(三)夯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一是重点投入有助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实现城乡平衡、区域平衡、群体平衡,有助于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文化建设项目,重点投入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设施建设以及艺术馆、文化馆等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人口相对集中,文化活动氛围相对浓厚的社区和乡镇的投入比重,强化示范与带头作用;二是通过推进基层特色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工程建设,完善群众文化配送机制,扩大服务范围,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解决城乡公共文化活动数量和质量以及服务供给不均衡问题;三是按照“供给项目多、供给对象广、供给模式优”的原则,以均衡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立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的、优质高效的、普遍均等化的新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形成城乡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超市式”供给、“菜单化”服务的模式。

(四)创新公共文化发展模式,增强各类文化企业发展活力和实力

一是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允许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并享受与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切实发挥好、引导好、保护好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积极性,形成有助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机制,转变公共文化设施“重建设、轻管理、轻服务”的状况。通过委托经营、国有民办、民办国助等多种途径,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行和管理效率。二是挖掘一切社会资源以提高公共文化的供给能力和效率,加大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发展项目的力度。要在已放宽社会资本准入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门槛,减少不合理的准入限制,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给予其与国有资本投资同等支持,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三是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小微文化企业,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和文化创造活力,活跃文化市场。鼓励小微文化企业走“专、精、特、新”路子,重点支持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小微文化企业进入创业板上市融资,逐步做大做强。

(五)强化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文化设施现代化水平

一是结合城市建设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群众文艺培训与交流、文化娱乐休闲及大型文化艺术演出场所,并配备基本文化活动器材。以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音乐厅为标准,继续建设国际化特色明显、技术水平一流的现代化文化设施,为哈尔滨跨越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二是开设一些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广场,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活动需求,努力建设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便于群众参与的文化设施和场所,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阵地文化活动,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利用率,逐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和服务能力薄弱的局面。三是加强乡镇、社区和村文化设施、活动场地建设,增加活动器材的配备,解决好现有文化站不达标的问题,按照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建设乡镇文化站。充分发挥当地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及乡镇文化站的职能,加强对新建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情况的监督。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供给设施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民生设施非“摆设”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