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的变与不变
2018-12-06高之梁
文/高之梁
新时代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新消费时代”,而新消费时代的核心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80后”“90后”已成为当今的消费主力。与他们的前辈不同,新一代消费者有自己的“三观”,包括对幸福的理解和对消费的认知。在商品极大丰富和收入增加的市场背景下,年轻一代在消费上的每一分自我和挑剔,都是促进“供给侧改革”的直接动力。面对这种变化,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研究新的消费环境中的变与不变。
给目标用户画个“3D立体像”
市场需求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用户画像,也就是你的产品要卖给什么样的消费者。
当今消费主力是年轻的80后、90后,他们有与以往不同的消费观,这是一种“变”;企业要首先回答需求者是“谁”这个问题,则依然是企业走向市场的第一步,这是个不变的课题。
意识到这种变与不变恐怕还不够,还应该把问题细分下去。过去企业也研究市场,也为自己要服务的消费者“画像”,但是参考的要素比较少、比较粗,是没有色彩的“素描”,经常是把潜在客户群体的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家庭、地区等基本的静态条件进行简单概括和平均,然后基本认定这个群体就是自己的客户群。在产品单一的年代市场温和竞争的环境中,由于市场够大,这样粗糙的分类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如今讲求个性化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趋势下,细分用户、精准销售是一种必然。
所以,在进行客户市场定位的问题上,“画像”是必须和不变的一项工作;但不应当再是画
客户的素描,而是要基于消费者的目标、行为模式、态度、情绪、情感、价值观等多重因素,归类、概括、构建客户的“3D成像”,因为简单的年龄、职业和学历等标签集合,并不构成完整立体的用户画像,因为“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
研究表明,在定位你的用户时,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元素只是基本的存在,最值得关注的是态度、情绪、价值观,这三个因素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者的行为动机及行为模式。
这就是有关用户的“变”与“不变。
用户品牌忠诚度的变与不变
近期的一份统计研究表明,在原有的线下品牌中,按照每个品牌原有市场占有率的大小,能够画出一条红线。对这条红线以上的品牌,消费者的消费粘性是上升的,对红线以下的品牌,消费粘性是下降的。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条件下的新消费时代,粘着偏好导致的富者更富、强者更强现象更加严重了,消费者所忠诚的品牌数量大幅缩水了,但是留下来的,更忠诚了。比如有关手机的消费,国产的华为、小米等品牌,销量不断上升,而其他原有的多家手机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却逐年下降,说明品牌的集中度上升了。
品牌集中度的上升,虽然意味着消费者对大品牌的依赖增强了,但是有调查也显示,由于消费者的时代和年龄特点,决定了这些80后、90 后的消费观念更加多元化,要品牌,也要个性主张,因此,小牌品的灵活经营和更有特色的小众化设计,相信在市场上也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随着科技的再进步,一对一的服务模式,即厂家对个体消费者的“私人订制”,已初现端倪。
归根结底,市场可以变,消费者可以变;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意识,永远不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