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建设相关问题
2018-12-06文│田原
文│ 田 原
2018年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一年,金融市场的发展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风险防控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也是防范风险的关键环节。下面,我就当前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发展和企业债券重点工作,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坚持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原则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同时金融发展紧密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尤其是包括股票、债券在内的直接融资占比不断提高,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多种途径的资金来源。从存量看,2018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中,债券余额19.2万亿元、占比10.5%;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6.9万亿元,占比3.8%。而从增量看,今年上半年,债券融资增量1.02万亿元,占比11.2%,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511亿元,占比2.8%。
自1987年国务院颁布《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债券工作始终坚持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原则,坚持企业债券发展与推进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落地有机结合,引导和撬动更多长期限、低成本的社会资金投向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从历史上看,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有效支持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国家铁路建设工程、全国电网建设改造、钢铁、化工、能源产业发展等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落地。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企业债券继续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范围和领域拓展到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新能源、垃圾污水处理、节能环保等绿色发展领域,双创、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技术领域,以及保障性住房、养老、旅游事业等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和领域。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应该充分发挥债券市场作用助力全面深化改革。今年,企业债券继续重点支持了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标准化厂房、城市停车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下一步,企业债券将继续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股市、债市、汇市等金融市场均产生了一定波动。在债券市场上,具体表现在债券违约数量和违约规模的增加、一些高信用等级企业信用债出现违约,这些风险的背后,有企业经营原因,也有市场资金面原因,反映出在债券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还有不少难题需要攻克。
为有效防控企业债券领域的市场风险,我们建立了早识别、早预警的债券风险防控体系。一是提前摸排,每年年初即全面梳理当年兑付的企业债券偿债资金准备情况,摸清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底数。二是部门联动,与中央结算公司等企业债券登记结算机构建立本息兑付联动机制,做好兑付通知、公告、划款等各个环节的预警和应对预案。三是重点跟踪,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对违约风险较高的债券加强督导协调力度,确保风险得到及时有效防范。
此外,按照有序打破刚性兑付的原则,对于已发生违约的债券,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参与各方的积极性,通过债券发行人、投资人、主承销商、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反复沟通协调,达成各方均接受的处置方案。今年以来,我们成功完成“11蒙奈伦债”等违约债券的风险处置,取得了市场广泛认可,充分维护了债券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总体来看,企业债券存量4.9万亿元中,违约企业债券51.4亿元,占比约千分之一,远低于2018年5月底商业银行1.9%的不良贷款率水平。今年以来,企业债券没有新增违约。不管是增量还是存量,不管是违约支数还是违约规模,企业债券违约均处于公司信用类债券最低水平。
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债券创新发展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债券市场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突出成绩。如地方专项债券规模不断扩大,“债券通”顺利启动运行,信用评级市场对外开放提速,监管部门对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共同推动了债券市场健康、规范发展。在此过程中,企业债券工作以信用为抓手、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不断完善债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2016年以来,我们把企业债券事中事后监管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债券信用档案信息系统。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为5357家市场主体开设了企业债券信用档案,采集入库3681支企业债券的信用信息数据。今年,我们将连续第三年开展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工作,加强评价结果应用,督促主承销商和评级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二是积极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按照推进企业债券发行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债券审核效率,并科学有效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对于优质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我们在偿债保障措施完善的前提下,将债券募集资金用途环节的审核从“事前审核”转变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支持其募集资金灵活使用,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明确债券募集资金用途的领域(正面清单),以及严禁资金使用的领域(负面清单),确保债券募集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持续推进企业债券品种创新。目前,企业债券已陆续推出了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等16个专项创新品种。创新品种企业债券已成为企业债券的主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我们将在继续推进创新品种企业债券申报发行的同时,在工作中继续探索,在住房租赁、军民融合发展等领域,继续推出新的债券品种。
坚持监管协同,共同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规模已达19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大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在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的推动下,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在债券发行管理、信息披露规则制定、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开展了积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此同时,面对债券市场的各项风险与挑战,各监管部门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和监管协同,共同维护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既作为宏观管理部门,也作为企业债券工作的主管部门,将持续加强与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持续做好与人民银行、证监会等债券管理部门的协同监管,将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更好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