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虽有下行压力但不宜过于悲观
2018-12-06林秀闻编辑张美思
文/林秀闻 编辑/张美思
作者系资深金融分析师
短期内欧元受自身经济及货币政策影响将继续承受一定的压力,但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
进入4月份以来,欧洲经济数据意外不及预期,欧央行在议息会议上传递出较为鸽派的信息;与此同时,美国经济的基本面数据向好,美联储延续了加息步伐,使得美、欧经济和货币政策基本面对比形势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意大利新政府组阁引起的政治风险,使市场对于欧元的看法急转直下,由乐观转为悲观,欧元承压下行。那么,欧元的走势前景真的异常悲观吗?
欧元短期仍具有下行的压力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欧洲经济增长势头、货币政策落后于美国的情况仍可能延续,因此,欧元仍具有一定的下行压力。
先从经济基本面的对比看。就欧元区而言,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经济增长步伐放缓。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速为2.5%,低于去年四季度的数据,且预计这种放缓的势头短期还会延续。4月,欧元区Markit综合PMI为55.1,为连续第三个月走低;零售PMI指数为48.6,亦较前值有所下滑。此外,综合欧元区进出口总规模、增速等数据,可以发现,当前欧元区内外需皆有所放缓。这将制约欧元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增长。二是通胀水平低迷。欧元区4月通胀与核心通胀均走弱,CPI同比增长1.2%,而前值为1.3%,已连续两个月走弱;核心CPI同比增长0.7%,亦弱于前值1.0%。更值得关注的是,4月份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的通胀都不及预期,分别为0.4%、0.6%、1.1%和1.4%,只有法国意外升至1.8%。
就美国而言,其一季度经济增长良好,GDP达到了超预期的2.3%。就业市场方面也已较好地恢复:从美联储高度关注的劳动力市场指标JOLTS看,3月JOLTS职位空缺猛增47.2万人至655万人,大幅高于预期的607.2万人,创历史新高,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在持续复苏;而5月5日公布的失业数据也处于48年来的低位,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结论。同时,税改与基建等方面的刺激政策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美国经济的活力,使得二季度美国经济整体有望延续良好的扩张态势。此外,近期原油价格的上涨,则推高了美国的通胀水平。当前,美国通胀与核心通胀同比增长均超过2.0%,而美联储关注的核心PCE同比增长也接近2.0%。5月10日公布的美国4月份CPI环比上升0.2%,虽不及预期,但同比上升2.5%,创2017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
再从货币政策的对比看。欧洲央行在4月底议息会议上传递的信息,被市场解读为偏于鸽派。笔者认为,欧央行的谨慎可能源于两方面的考量:一是当前欧元区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虽然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当前欧元区经济增长仍然稳健,一季度欧元区数据疲软主要归因于突发因素,但他同时也指出,在讨论未来政策之前必须先理解目前的发展状况,必须先明确经济减速是临时性还是永久性的,未来将会“谨慎看待”宏观数据。二是对中美贸易战前景的观望。当前,中美贸易战前景不定,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引发广泛关注,对于欧洲的影响也较为重要。因此,欧央行倾向于保持观望的谨慎态度。欧洲央行在此次议息会议上表示,未来量化宽松结束后,欧央行仍将维持低利率,如果有必要还将延长购债。而与此同时,却并未提及何时减少购债规模。从这一系列的表态来看,欧央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仍会保持较为鸽派的态度。
美联储方面,预计将保持当前的加息节奏。虽然近期有关美联储加息过快可能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的担忧颇多,但市场认为,美联储仍有可能坚持目前的加息步伐。美联储下一次的议息会议在6月,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会在这次会议上宣布加息。而在6月份之后,按照美联储此前公布的信息,其在年底前仍有继续加息的机会。即便其不会像一些市场机构的极端观点那般过快加息,综观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美联储领先的局面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改变。除了欧洲央行偏于鸽派,日本央行、英国央行当前都止步不前。日本经济当前温和复苏,但政府波动不断,日本央行也多次表达维持当前量化宽松政策的态度,货币政策正常化并无进展。英国央行一度被认为今年有可能追上美联储加息的脚步,但近期英国经济基本面数据良莠不齐,通胀水平不及预期,英国央行亦维持按兵不动的态势。此外,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央行也都将利率维持在现有水平上。由此可见,虽然年初市场普遍认为当前全球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正朝着正常化迈进,但持续付诸实施的主要是美国。整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的货币政策仍将会维持较为宽松的环境。美国与欧元区等国家利差扩大的局面很可能会延续,从而继续为美元提供支撑,打压欧元等非美货币。
欧元的下行空间较为有限
虽然欧元仍有下行的压力,但笔者认为,当前市场对于欧元的看法过于悲观,欧元的实际下行空间有限。
第一,从欧元区自身的经济基本面看,虽然其近期增长有所放缓,但整体增长态势仍在继续,失速甚至崩溃的可能性较小。其一,虽然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较去年四季度有所放缓,但因去年四季度的经济增长水平非常高,并不能代表当前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其二,从工资增长等就业方面的数据看,欧元区的部分经济指标也仍在稳步好转。其三,从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的经济数据看,尽管一季度德国的工业产出和工业订单数较去年四季度的强势增长有所放缓,但3月的数据已有所好转,特别是资本货物产出增长突出。另外按照近期德国媒体和部分组织协会根据官方数据的估算,德国联邦政府、各州政府以及各个地方政府在未来5年内能多拿到约600亿欧元的税收。而税收的增多正是源于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可以说,作为欧元区核心的德国,其经济增长势头仍较为稳固,并没有陷入如外界所说的衰退之中。
第二,欧央行仍处在货币正常化的进程之中。虽然近期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偏于鸽派,但其整体方向是在朝着结束量化宽松甚至收紧迈进。欧、美当前的利差虽有所扩大,但并不可能无限扩大。短期而言,虽然六月份美联储很可能迎来其年内的第二次加息,但这一影响或已被市场提前消化。而相对于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其他央行而言,欧元的货币政策也并非最为迟缓。在非美货币的比拼中,从货币政策这一角度看,欧元要远好于日元。
第三,美元强劲上涨的势头或难以长期维系。从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形势来看,并不支持美元长期维持快速上涨的势头。其一,美国薪资上涨缓慢等问题仍制约着通胀水平的持续恢复。当前,美国通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油价格的上涨推动的,经济基本面对通胀的支撑尚难言充分。一旦油价因供应形势的变化而回落,美国通胀预期上涨的势头将有所降温,薪资上涨对通胀的制约将会显现。其二,中美贸易战的前景将给美国经济带来风险。如果美国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坚持使用贸易保护措施,将会降低美元在全球的影响力,从而对美元汇率造成损害。其三,如果美国经济因双赤字及美债收益率高企等因素受到损害,相信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也会对此进行慎重考虑,放缓加息的速度。
第四,近期由意大利政府组阁引发的政治风险,加深了市场对欧元的悲观情绪,但随着这一事件取得进展,将会缓解笼罩在欧元头上的悲观情绪。在今年3月4日举行的意大利大选中,包括联盟党在内的中右翼政党联盟赢得了37%的选票,五星运动党获得了32%的选票。由于没有任何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获得议会绝对多数席位,各方需协商联合组阁事宜。但各党派经过多轮磋商,仍未能就组阁事宜达成一致。这一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对意大利政局的前景充满忧虑,影响了市场对意大利乃至欧元区经济前景的信心,进一步打压了欧元走势。不过,据意大利《晚邮报》5月12日报道,意大利五星运动党与联盟党在组阁谈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持续两个多月的意大利新政府“难产”局面出现曙光。目前,两党围绕移民政策、减税、养老金政策改革等主要议题,正在进行最后磋商,双方很快将就新任总理人选达成共识,指定一个“政治中立”的独立人物出任新总理。这对于欧元而言,是一个利好。
综上,笔者认为,短期内欧元受自身经济及货币政策的影响,将继续承受一定的压力,但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欧元/美元4月末跌破中期回调结构的低点,至5月14日,又跌破至长期关键支撑点1.2750附近,短线汇价受到一定的压制,但也有小幅反弹的机会。如果日图突破并收于1.2100上方,有可能继续上涨至1.2500的下一关键阻力位;若下行通道打开,欧元汇价或下探至1.1822和1.1718。而在意大利组阁事件尘埃落定之后,笼罩在欧元头上的悲观情绪将会消散。以此预计,二季度欧元对美元将整体维持震荡偏弱的态势,下行底部或在1.17和1.18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