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经济增长问题分析

2018-12-06包子峻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包子峻,刘 宇

(WLSA复旦国际高中,上海 200086)

引言

经济增长,是指在较长时期里,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全部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显然,经济增长强调了数量的上升,所以学者们常常用它来对比于经济发展。相比于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多个方面的共同改善,经济增长让人觉得粗鄙而单薄。于是,在此之上,学者们提出绿色GDP和绿色经济效率。

但是,经济增长的诟病是学者们刻意而为之。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都不是单纯意义的数量的变化。如果想实现产品和劳务的总和的增加,就需要不断强化要素配置的效率。而且,我们谈经济增长,就是指经济长期的经济指标的上升。这就意味着它已经超越了经济增长数量化的抽象的理解,更多地强调了经济结构、市场环境等方面的优化和改进。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增长就是经济长期持续的发展。

再看中国的实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实现了巨大的增长奇迹。在2009年之前的三十年,年均GDP增长超过了9%。堪称创造了中国模式。而2009年后的几年里也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增长,虽然增长速度有所下滑,但是相比发达国家平均2%的增长率,同样非常惊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美国、欧共体之外的三大经济体之一,目前在经济总量上位居第二。

但是,中国经济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困扰。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都不重视产品的国内消费,所谓增长奇迹,更大程度地体现在国内生产和制造,却在国外消费。所以,这种出口导向型的增长特别的依赖外部环境。金融危机后,国外购买力衰退,一些新兴国家也大举开发成本竞争战略,这就让中国经济的增长缺乏基本的支持。

更为严重的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我们过度强调了增长的数值变化。大量的增长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盲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实是一种可怕的浪费。金融危机后,为了保证特定的增长速度,中国政府强力投入了4万亿元的资金,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创造了2009年9.1%的经济增长。但是,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快速滑坡。从2015年后GDP增长率一直在6.7%左右,而2018年前两个季度增长率在6.9%,相比于之前的较高的增长速度,已经是很大幅度的下滑(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那么,面对增长中的问题,我们需要耐心反思,到底应该实现怎样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本文试图对经济增长产生一些有意义的思考。

一、增长中的问题分析

快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令人欣喜的结果,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技术薄弱,经济基础相对较弱,在这样的背景下,确实一直都在纠结于到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应该以全方位的经济发展为目标。而且,一个地区的GDP是不是真的能够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真正意义上的有序增长。回头再看过去的四十年,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

1.经济增长中的环境问题。中国近年来腾飞式的GDP增长在计算时实则并不考虑增长背后所带来的环境、资源的浪费和消耗。所以,部分地方为了追求表面上GDP增长所象征着的经济增长,大大牺牲了环境以作为代价,这种发展形式着实令人担忧。尤其是大气污染在中国环境问题中表现尤为明显。据统计,总共338个城市中,有137个城市的空气污染量达中国三级标准,占总数的40%,被列为“严重污染型”城市。其中,统计范围内的47个重点城市中有七成以上达不到中国二级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世界范围内,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有半数以上位于中国。究其原因,中国重工业的持续发展当为罪魁祸首。工业制造持续将过多的废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超出了大气层的循环降解速度。久而久之,废气在大气中集聚,形成污染。2014年APEC会议开始前夕,京津冀对当地污染物排放采取停工措施,为保证会议期间良好的空气情况。2014年11月3日,北京PM2.5指数直减至37毫克/立方米,是原来的1/5,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之严重。

2.经济增长中的资金投入问题。资金大量投入至基础设施的盲目建设中,即使促成了GDP的迅速走高,对于经济发展的真正裨益却甚是微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际经济遭到重创,而出口导向型的中国也受到影响,国外购买力严重衰退。为了应对这种经济的“衰退”,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计划和措施,其中包括大量投入金融资本以促进经济回暖,人们将其简称为“四万亿计划”。据发展改革委网站统计,4万亿投资中有1.5万亿用于“重大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约占总金额的40%。然而,全国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铁路、公路等)本应是好事,但问题在于盲目建设极大地浪费了这笔巨额的资本。例如,大规模地完善基础建设,却造就了一座座“鬼城”,就是典型的浪费之举。鬼城,意味着入住率不足30%的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鬼城在中国的覆盖面愈来愈广。地方政府往往为了GDP的增长而匆忙发展项目,如建造住宅区、公路、铁路,却忽略了实际的效用率。这些项目在进行时对于GDP增加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毫无疑问,对于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效果十分有限,甚至造成巨大的浪费。

3.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失落问题。中国依靠“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制造出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也许正因为此,导致技术发展的失落。“4万亿计划”中只有3 000亿资金被用于自主创新。相比于足足15 000亿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这3 000亿显得微不足道。中国对创新技术的重视度相对较低,是因为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使其似乎并不需要尖端技术作为支撑。中国近年来GDP的腾飞极大地归功于此:通过利用庞大的基础劳动人口做低水平的机械重复与制造,再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以赚取利润。“中国制造”,这个全球著名的标签,完美地诠释了这庞大而成熟的工业制造体系。但是,这种低效的经济增长模式终究不如更为高效地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第一,低端制造所产生的是微薄的加工费用,投入高却收益小,相比之下技术革新带来的收益更为巨大和高效。第二,低端制造产业终究是受制于人的,正如金融危机后由于国外购买力降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只有技术创新可使国家处于一个引领或主导的地位,从而创造更多商业机会,进一步提高经济。

二、不理性增长的问题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处境不容乐观。一是资本匮乏,不足以支持庞大的经济运作;二是科学技术落后,无法与发达国家媲美。而相比之下,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大量的低端廉价劳动力人口。据统计,1978年时我国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超过5.6亿,占总人口比重的58.8%,而这一数字仍在持续上升,至2010年达到惊人的73.5%。为了快速发展经济,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避重就轻:既然在技术资本上乏力,那就通过强化自己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将低端制造商品出口换取高额利润。改革开放四十年间,我国GDP增长了57.5倍。我国的第三产业(包括零售、贸易、制造业)的发展也十分显著。据统计,在2003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3%。而且,基于国家的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就业量也远高于第二产业。1993—2003年间,第三产业就业量占总劳动人口比重由19.3%上升至28.6%,而第二产业由21.7%下降至21.4%。

然而,近几年来我国的GDP无法延续之前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受到重创,我国GDP增速逐年下滑,直至2016年GDP增长率已不足7%。而增速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一直以来贯彻的通过大批量出口以提升GDP的方式受到冲击,我国货物出口总值的增速不容乐观。2008—2009年出口总值从约合10亿元直降至8.2亿元,减少了足足18.3%。虽然在2010年有一个极大的飞跃,名义增长速度达到了30.5%,但是在随后的年份里增速一降再降,在2012—2014年间增速只维持在了5%左右。而到了2015年以后出口总额维持负增长,意味着全年的出口额不增反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那么,既然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已然遭遇到了瓶颈,再加上我国如今拥有强大的金融资本,为何不改变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来寻求GDP上的突破?简单来说,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已经通过低成本低利润高产出的方式获得了瞩目的经济发展,所以对于这样一条驾轻就熟的发展路线产生了“路径依赖”。简单来说,经济制度上的“路径依赖”就像物理学中的“惯性”,它们使人无法抗拒地在原有既定的路线上走下去。我国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对原有模式的依赖使得改变经济模式变得愈加困难。

路径依赖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产业要素结构趋于固定,所以改变要素结构并形成新的产业较为困难。要素结构是指构成生产力的因素,如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等。长期以来,随着产业产量的不断增加,平均总成本不断下降,规模经济形成。这就意味着达到了一种最佳生产效率的经济形态,很自然地会进一步不断强化现有的要素结构。举个简单的例子,长江边有一个大量排放污水的大型工业加工厂,地方政府最多只能限制工厂排污以改善环境,却很难真正取缔工厂形成新的产业,因为工厂规模巨大,要素结构又相对固定,真正改变后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一群流水线工人如何安置,新的设备从何而来,资金由谁提供等。毕竟,改变要素结构本身就是一件耗资巨大的事情。

第二个原因就是人们对于既得利益有本能的追求,而改变发展方向却只是一件对于未来长期利益的铺垫。经济活动中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基于利益与成本的比较,如若尝试全新的发展路线,除了意味着放弃巨大的既得利益以外,还意味着无限的不可确定性——谁也无法准确预测一个新的模式会带来多少的良性意义。所以,如此巨大的成本也使得国家决策者难以下定决心做出颠覆性的改变。

第三个原因是沉没成本,一种不可收回的支出,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为了强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而在现如今,改变原来的路线意味着放弃了过去巨大的成本支出,这使得决策者更加不敢随意做出改变。

基于以上三点原因,路径依赖性导致我国在经济转型上的巨大困难。然而,基于我国近年的情况来说,不转型而坚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却越走越窄。一方面国外购买力衰退,另一方面成本越来越高,出口所带来的微薄利润往往不足以弥补这些成本的增加。简单地说,中国正在渐渐失去其比较优势。

举个例子,为了节省成本,许多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并未按要求配套污染治理设施,成为直接导致环境污染的元凶。根据2006年乡镇地区工业污染普查,“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固废的排放量达到了22%、24.9%、39.4%。不仅如此,废物的排放还产生了负外部效应,如污染农田,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等等。这些产业贪图一时的利益而忽略环境成本,破坏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即使在当时确实提高了GDP,但却同时埋下了日后耗费大量资金治理环境的伏笔。

再者,对于低端制造业的执着导致我国今年来纵容了对于技术的发展,因为发展技术好似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它并不能带来GDP的增长,甚至可能会拖累GDP。我国的比较优势是低廉的劳动力,而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和技术本就是对立的概念,因为技术的进步往往意味着对于低廉劳动力需求量的降低。若大量劳动人口失去工作,日常消费也会因此降低,接着带动对于其他行业的需求下降,GDP降低。投入了大量资金研发技术,GDP却因此下降,这听起来似乎确实“愚不可及”。

但事实上,对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蝴蝶效应远不应限于GDP的涨跌上,光凭靠着GDP涨跌武断地认为技术的进步是无意义的,才是真正的谬论。例如,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大大改善,即使没有直接反映在GDP上,却也间接节省了大量的环境成本。而且,一个微小的技术进步或许不能带来即时的实质的利益,但当不断地提升且量变产生质变时,它能促成巨大的收益。技术的长期性和可发展性远远胜于低端制造。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急切地想要获得迅速经济增长,全力提升GDP,却过犹不及,忽略了一些GDP反映不出的实际经济问题,这样充满隐患的经济提升还远不能称得上是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三、经济增长的目标设计

如果经济增长不能很好地反映环境、社会福利等情况,这样的经济增长就是粗糙的,让人遗憾的。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正在进行良好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仅依靠冰冷的数据,而应关注整体的国事民生。换句话说,国富民强才能称得上是良好的经济发展。

国富民强,顾名思义,指的是国家富有,百姓安居乐业。例如,当国家大力发展的工业为国家创造巨大利益时,它所带来的环境上的负面效应大大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又例如,当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极大带动GDP时,外汇储备的不断扩张也对经济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如利差损失。

将“国富民强”设为经济增长的目标后,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以下几条路径是较为可行的。

1.国家有自己的文化力量。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要切实把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一个国家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并形成自己的文化驱动,那么其自然会有内生的力量,会推进这个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

2.国家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面对特定的气候特征、人文地理,乃至于具体的产业结构和支柱产业的情况,需要发展特定的技术。所以,原则上讲,技术是要符合特定的环境才能有所发展的,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为准的技术。而我国应该懂得根据自己的情况,研发适合自己发展的技术。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国家都应该有自己的技术特色和技术优势。当然,技术创新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从最初一个想法的雏形,到模型的提出,再到试验和市场化过程中都非常需要资本的支持。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拥有相当强大的资本,应将其大力投入在技术的创新上,以改变现技术盲目使用所造成的诸如环境破坏等状况。可以通过开发新能源而达到低碳的产业结构,再加上政府扶持、法律约束等手段,大大促进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降低碳排放量,在优化环境的同时达到经济的发展。

3.国家有自己的贸易原则。据统计,2013年我国出口总值13.72万亿人民币,进口总值12.11万亿人民币,贸易顺差1.61万亿人民币,相比上一年扩大12.8%(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适当的贸易顺差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中贸易摩擦日趋严重和复杂,来自世界各地(主要是美国)反倾销的压力逐渐扩大,导致出口成本增加,出口市场被蚕食。中国应改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增加进口以减轻贸易顺差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此,中国应该踏踏实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调整和转换自己的贸易结构和贸易标准,让出口商品的内容和结构形成有序合理的发展方式。

四、展望

经济增长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很重视的问题。而中国在金融危机之后经历了不理性增长和快速下滑的过程,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依然在增长数值的讨论上。这些讨论本身没有问题,因为经济增长之于一国的民众而言,反映了就业、福利和各种民生的问题,而这是经济增长的意义所在。

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经济增长以后,我们增长的不理性,增长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确实留下了许多问题。而金融危机,乃至于东亚其他国家的低成本竞争确实让中国的增长受到严峻的考验,这又何尝不是对过去增长奇迹的一种质疑呢?但是,之于今日之中国,应该从这种质疑中,寻找到问题的本质,那就是创造出中国奇迹的增长模式本身就不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下去的模式,我们确实需要及时转变这样的模式。

过程中,代价是有的。但是,中国在经历了如许多年的经济增长之后,已经拥有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完全有条件和能力去承受这样的代价。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只要我们能够认真踏实地进行中国式的技术创新,储备人力资本,完全可以后来居上,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味地纠缠于如何实现更快的增长,在数字本身上的各种努力,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或许有害无益。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图说共享发展
拥抱新经济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