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乡村智能农配网工程建设研究
2018-12-06张必栋
张必栋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青海格尔木 816000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一直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在环境、地理因素等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往往面临很大的限制。在乡村智能农配网工程建设中,更是如此。而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出现和成熟,给智能农配网工程建设带来了全新思路。
1 青海海西农网建设现状
调查发现,自2016年开始,青海海西供电公司结合政策要求,对农网改造升级力度不断加大,促使电网供电能力得到提升,从电力角度保证了农牧区脱贫致富的顺利实现。仅2016-2017年间,海西供电公司在乡村智能农配网工程建设中一共投入了1.6亿元资金,新建改造338千米10千伏线路,新增配变容量3.63万千伏安,新建0.4千伏线路552千米,下户线1万多户,涉及64个贫困村[1]。
2 新时期乡村智能农配网工程建设发展策略
2.1 积极应用配网智能化新技术
首先,积极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目前,视频监控技术、环境检测技术、EPON技术日趋成熟,通过有机结合智能农配网建设和这些技术,可以更加高效的监管配电自动化建设,促使配电自动化系统稳定性及农村配电自动化建设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其次,积极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为用电信息采集工作智能化建设。因此,就需要积极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借助于EPON通信技术的支持作用,将用户信息采集网络构建起来,更加智能化的管理用电信息。
2.2 科学管理农村农电基础信息
现阶段农村基层信息管理人员经常出现变动情况,影响到农电基础信息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那么就需要在农电基础信息管理中积极运用GPS终端技术,将地理位置录入系统构建起来,对农网线路、杆塔、台区等经纬坐标详细录入和记录。GIS技术的运用,则可以在地图上充分展现农电地理信息,借助于GIS技术,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农村电网基础信息,通过配合使用手持PDA终端设备,即可快速检测农村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实践研究表明,通过大力建设农电基础信息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促使农电网络检测工作得到简化,农电网络管理质量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2]。
2.3 智能化监管农村配网与农电负荷
在乡村智能农配网工程建设中,还需要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农村配网与农电负荷,以便促使农村配网系统与农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得到保证。在农村配网智能化系统建设中,需要积极安装电量采集终端与智能电表,以此来采集和统计农村配网及配电信息。此外,通过GPRS专网的构建,能够更加高效的传输数据,配网智能化系统远距离信息传输、在线管理要求也可以满足,进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农村配网智能化系统营销信息化水平。
2.4 积极改革管理措施
在乡村智能农配网工程建设中,需要积极完善工程规划工作,将农配网建设分层开展下去。不同的地域内,对乡村农配网建设工作提出的要求也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就需要紧密结合实际需求来开展工程规划工作。其中,实际用电模式、用电需求是区域不同的主要特点,那么在工程规划实践中,就需要重点考虑用电模式规划。管理人员要科学测量与充分分析区域内用户数量、用电峰值、低谷以及用电视端,进而提升规划的科学性,促使设备更加稳定的运行,这样不仅建设成本能够得到有效节约,还可以促使设备使用寿命得到提升,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
2.5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是乡村智能农配网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其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建设效率。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对安全责任进一步划分,明确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身上。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培训机制,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其能够严格依据规范和要求开展施工。其次,完成农配网建设后,需要结合实际运营区域,合理划分责任,对每一个运营区域的安全负责人员进行确定,全天实时巡查监视农配网络的运行情况。特别是部分地区容易出现事故,那么就更加需要对安全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对监管、巡查力度适当加大,以便促使农配网络的运行安全得到切实保证。此外,在农配网工程建设中,还需要将农村用电安全管理积极开展下去,对智能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积极推广,促使农村低压电网建设智能化水平得到切实提升[3]。
3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智能农配网工程的建设,对于新农村步伐的推进以及社会和谐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就需要结合现阶段乡村智能农配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促使智能农配网工程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