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会计视域下会计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2018-12-06韩静
韩 静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1 前言
“互联网+”会计的结合,云会计应运而生。云会计使得会计的职能即核算、监督、预测等重要性发生天翻地覆地变化。云会计意味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于会计人才工匠精神培养模式必然随之变化。
2 云会计带来的影响
2.1 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2.1.1 会计人才需求量骤降
“互联网+”会计科技的产生促成了财务机器人,财务机器人主要取代了会计核算功能,为什么能取代?源于会计核算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予以记账、算账和报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相比人工核算,财务机器人具有精确度高、效率高、综合成本低的特点,未来在企业中的运用前景大,从而对会计人才需求量大幅度下降。
2.1.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提高
会计信息最基本职能功能,而核算反映信息是历史信息,是事后诸葛亮信息,难以发挥会计信息的价值。基于互联网的影响,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提供实时化、多样化、个性化、共享化、透明化、集中化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分散在企业各职能部门、供应商、客户、税务等政府部门、员工等,各个利益群体可以直接获取会计信息为我所用。但同时互联网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资源组合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信息资源处理能力与企业发展命脉息息相关。而这些资源目前还无法反映在报表中,那么作为报表使用外部人无法通过报表评判企业的真正价值。因此,大量有用的信息并未在报表中反应中,如何评价企业又是一个重要课题。
2.1.3 会计流程再造
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日记账和明细账、总账等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账务处理程序明确了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是由业务经办人递交原始凭证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某些原始凭证如电子发票的使用,网上购票等电子凭证大量存在,对于手工编制原始凭证也可能通过扫描或磁盘的方式电子化,这样原始凭证无需传递到财务部门,而财务部门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获取数据,大大缩短了凭证传递的时间,降低凭证传递的成本,提高财务共工作效率。其次,账务处理程序明确财务部门根据审核无误的账簿,月底结账后形成报表。会计四大假设之一会计分期提出企业按月、季度、半年、年提供报表,而互联网环境下各种财务信息的搜集是实时的,这些信息及时体现到财务信息系统中。那么原始数据变成记账凭证是实时的,记账是实时的,账簿是实时的,报表是实时的,这就保证了财务信息可以动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
2.2 对会计人的影响
2.2.1 会计人知识结构
“互联网+”时代推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的普及,传统会计系统也必将向互联网系统转化,会计管理职能、核算职能逐渐增强。因此,会计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了解局域网、云计算等网络应用知识,以适应网络平台的工作。知识结构需求的变化,意味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均需要进行改革。“大刀阔斧,删;破土而出,增。”删的是传统手工账规,则无须大面积实训。另外,从会计职能来看,会计工作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向内部控制、财务分析、风险把控等方向迁移,由技术向管理层面转移。这一系列转移,说明会计人需要掌握大数据分析能力、管理能力、沟通等能力,也就是会计不能仅当事后诸葛亮,还要当会掐能算诸葛亮。
2.2.2 会计人工作方式
会计人的工作方式主要就是根据业务即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账簿到报表,而公司业务常态化,会计人的工作基本上是业务的复制,大量的时间就集中在对过去信息的核算上,而对公司更重要的预测等职能并未得到运用,而云会计的出现,会计人工作方式随之发生改变。首先,归集相关数据和编制报表需要大量的统计和计算,而云会计把财务会计工作者从繁琐的计算和统计中解放了出来。会计人有更多精力集中在对公司发展更重要的职能上。其次,云会计促进电子发票的广泛使用,相关的数据通过统一受理平台进入电子底账系统,降低纳税申报等风险。
3 会计云视域下会计人才工匠精神培养思路
3.1 培养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就是创新的开始。要培养问题意识,就是先从思考开始。会计的基本职能逐渐在弱化,即核算和监督等规律性事项已被互联网技术轻松取代,而会计的预算、决策、报表分析都是需要从思考开始,寻找其中的脉络。如何培养问题意识,首先要有拓展性思维,认识到业务的联系性;其次,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技术。
3.2 数据分析意识
大数据时代,在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信息存储和分析能力大幅提升,企业可充分挖掘海量数据,并对企业运营、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加以分析运用,从而做出科学判断,使企业处于良性健康的发展。
如何挖掘数据信息?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财务也一样,要深入研究财务与业务的联系点。其次,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技术设置一系列模型找结果,通过业财融合使数据得以充分利用。
3.3 要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未来人要适应社会的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未来会计人要具有哪些核心素养呢?
首先,会计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为企业等相关利益者所用,因此未来会计人要善于数据信息的获取、分析、利用的能力。其次,未来会计人要改变过去会计人刻板、脸黑等不利印象,要善于沟通,从而为企业出谋划策。第三,未来会计人需要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这势必体现在学校课堂教育层面,在知识结构上,也就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系列必须改造。过去会计人重核算,基础会计、初级会计、中级会计、成本会计都是核心课程,培养的目的就是具有核算能力;未来会计人重管理,核心课程要转移,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EXCELL与会计、报表分析,如何善于利用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打造复合型,交叉性专业。
4 会计云视域下会计人才工匠精神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
4.1 教育层面培养
人才培养方面加点料。工匠精神应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每一堂课当中。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课程设置上要加入工匠精神元素,课程结构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注重学习精神层面的渗透。其次,在课堂传授中,要改变传统得填鸭式学习,要多让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实现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锻炼提出问题的能力。第三,云会计的出现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借助教师工作坊、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另外,教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从校企合作入手,健全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扩大校企合作成果,研究校企合作成果如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真正使受众学生受益。
4.2 政府层面培养
互联网、大数据、会计云平台等技术与财务的结合让财务基本职能如核算和监督功能弱化,那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引导,目前财政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意见》、《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文件要求的发表,都传递着一个信号,会计职能重心的转移。其次,随着网络技术与人们生活的结合,新事物层出不穷,支付手段多样性如京东白条、花呗等,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信息整合功能让会计信息黯然失色,那么会计信息如何立足?因此迫切要提高会计信息的真正价值。财政部应该作为行业的前锋。组织理论界、实务界对目前面临的会计问题予以解锁,众多但与企业密切相关的表外信息如何表内化,如信息资源如何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实用性、及时性、管理性。
4.3 企业层面培养
从企业角度来看,实现财务的最大功效必须业财融通。如何做到业财融通?知名企业华为是怎么做呢?要求一线财经组织要加快建设,财经要了解主流业务运作。财务要主动了解主流业务和一线的实际运作,每个人选择一个主流业务来考试,二级部门以上主管是重点考核对象。凡是考试不通过的,可以担任某个工作岗位,但是不能升薪,也不准任命。如果连续三次考试不通过,工资先降一级。一定要严格来。在制度监督下,财务人员有了主动懂业务的意识。看来考试不仅是检验,更是一种鞭策。
总而言之,会计环境改变,新会计人要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具体从教育层面、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三个方面共同培养出适合云会计需求的新会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