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FD分析在空调除霜设计中的应用

2018-12-06田贵彬

汽车电器 2018年11期
关键词:除霜风道挡风玻璃

田贵彬,时 辰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汽车空调的除霜系统对整车品质有重要影响,除霜系统的好坏影响到车辆在行驶中是否对驾驶员有视线干扰,造成行驶的危险。在除霜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经常会用到CFD分析,CFD分析能对除霜风道的风量、壁噪、风向等条件进行解析、整合,从而设计出最适合车辆的除霜风道。下面针对某轻型客车在设计除霜风道过程中用到的CFD分析对除霜风道的设计和CFD分析的应用进行浅析。

1 条件输入

条件输入包括三维数据、风量分配要求、空调主机总风量、空调主机芯体参数等。

1.1 参数输入

除霜风道的CFD分析需求的参数包括暖风芯体风阻、蒸发器芯体风阻、HVAC在全热除霜时的总风量,参数的输入用于计算风量的流量、大小、风量分配等。暖风芯体参数见表1,蒸发器芯体参数见表2,空调主机参数见表3。

表1 暖风芯体参数

表2 蒸发器芯体参数

表3 空调主机参数

1.2 三维数模输入

三维数模的输入包括IP、前挡风玻璃、初版风道、HVAC等数据,在数据中需包含A区、A′区、B区、驾驶员视野区域等参数。图1为IP+前挡玻璃示意图,图2为风道图。

图1 IP+前挡玻璃

图2 风道

2 输出分析报告

2.1 风量分配优化

风量分配在除霜中有着重要作用,合理分配除霜风量对除霜性能的好坏有直接影响,特别是侧除霜关系到驾驶员的后视镜视野区域,关系到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性。优化前后的风量分配见图3,优化分析结果见表4。

图3 优化前后的风量分配

表4 风量分配优化分析结果

由图3和表4中可以看出:①优化前,除霜各出风口中间风量大于设计目标,两侧风量小于设计目标,流量分配不满足要求。②优化后,侧除霜风量满足要求,主驾前挡出口风量略大;在除霜风道内增加了导向侧除霜风道的通风道,压损增加了约24.7 Pa;③侧除霜的风量分配大小取决于车辆发动机水温的升温速率,若升温较慢,可取8%到10%的风量分配。

2.2 前挡风玻璃速度云图

图4中空缺部分为风速>1.5 m/s区域。由图4中可见:优化前,前挡玻璃表面A区区域风速较低,A′区区域风速较低;优化后,A区、A′区的玻璃表面风速均大于1.5 m/s,B区风速也得到明显改善。

图4 优化前后玻璃表面速度云图 (1.5 m/s参考)

通常情况下,汽油机除霜前挡玻璃采用1.5 m/s风速作为判断标准,可以满足除霜国标要求,柴油机由于温升较慢,会参考2.0 m/s风速分布进行判断,见图5。

图5 优化前后玻璃表面速度云图 (2.0 m/s参考)

图5 中空缺部分为风速>2.0 m/s区域。参考2.0 m/s的风速可以发现:在优化前,除霜风量小于2.0 m/s的区域在A区A′区占据太多;优化后,A区、A′区的玻璃表面风速基本大于2.0 m/s,B区风速也得到明显改善。

根据优化后前挡玻璃表面1.5 m/s、2.0 m/s风速分布来看,优化后,可以满足除霜要求。

2.3 侧窗玻璃速度云图

图6中空缺部分为风速>1.5 m/s区域。优化前,侧窗玻璃指定除霜区域 (即驾驶员后视镜视野区域)表面风速较低,除霜效果差,不能满足要求;优化后,侧窗玻璃指定除霜区域表面风速基本大于1.5 m/s,风速分布较合理。

图7中空缺部分为风速>2.0 m/s区域。优化后,侧玻璃指定除霜区域表面风速基本大于1.5 m/s,2.0 m/s风速区域较小。根据以往分析经验,侧除霜由于除霜区域小,离出风口较近,除霜速度比前挡玻璃快,因此侧除霜采用1.5 m/s风速可以满足要求。

图6 优化前后侧窗玻璃表面速度云图 (1.5 m/s参考)

图7 优化前后侧窗玻璃表面速度云图 (2.0 m/s参考)

2.4 前挡风玻璃除霜风轨迹优化

图8 为优化前后前挡风玻璃除霜风轨迹图。优化前,前挡玻璃风轨迹线分布不理想,前挡玻璃除霜区域表面风速分布不均匀,中间风速低,两侧风速高;由除霜风轨迹图可以看出:除霜风在A区出现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且在除霜出风口处出现涡旋,不利于除霜。

优化后,由轨迹图可以看出:前挡玻璃表面风速分布均匀,A区、A′区域均有风量覆盖。

图8 优化前后前挡风玻璃除霜风轨迹

2.5 侧窗除霜风轨迹优化

从图9、图10中可以看出:在优化前,主驾和副驾的除霜风落点较低,除霜风不能打到侧窗的驾驶员视野区域的玻璃上,不利于除霜,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优化后,侧除霜风的落点合理,且风速明显提升。

图9 优化前后主驾侧窗除霜风轨迹

图10 优化前后副驾侧窗除霜风轨迹

3 校核数据及整改

在CFD分析的过程中,三维数据的修改和分析是同步进行的,下面介绍在达成以上分析结果时对除霜风道三维数据的设计修改。

图11:风道外扩可减少压损,降低噪声,增加风量流动平顺性。图12:圆圈区域内原始模型可取消,减少前除霜格栅的长度,减少除霜风量的分散和浪费,可以看到在图8a中,优化前风量分散到两边较多,优化后在图8b上可见风量在前挡风玻璃的中间聚集且均匀分布。图13:原始模型中除霜风道出风口转弯太急,压损和噪声过大,导致除霜风击打到前挡风玻璃处的燃烧点不合理,因此将出风口改平缓,合理改善燃烧点位置。为提高侧除霜的风量,在主除霜通道内增加侧除霜的分风道,如图14所示。

图11 主除霜通道靠近中间位置风道外扩

图12 主除霜通道靠近格栅位置管型调整

图13 主除霜管型调整

图15 :在主除霜通道内增加挡板可使除霜风在前挡风玻璃上均匀分布,保证除霜风能均匀吹到前挡风玻璃的A区、A′区等。图16:侧除霜格栅挡板的调整可让风吹到驾驶员在侧窗玻璃上的视野区域,保证驾驶员的视野清晰;侧除霜的风道管型调整能降低压损,提高风量,如图16所示。

图14 在主除霜通道内增加侧除霜分风通道

图15 在主除霜通道内增加挡板

4 总结

图16 侧除霜管型及格栅挡板角度调整

根据CFD分析结果,对空调的除霜风道进行优化和整改,在保证与其余分组间隙满足的情况下进行多轮分析,输出最终的三维数据模型。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CFD分析可以帮助调整风道的风量分配,优化前挡风玻璃和侧窗玻璃上的除霜风轨迹,改善除霜效果的同时保证车辆的驾驶安全性。

CFD分析对空调系统的风道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功能,可以分析指出风道设计中的缺点并加以改进,在实际的汽车空调设计中有非常广泛的运用。掌握CFD分析的方法对空调系统的设计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除霜风道挡风玻璃
空气源热泵逆循环除霜优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某汽车运输船货舱风道通风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
重型卡车门护板除霜风道设计及优化
挡风玻璃
一种新型仪表板前除霜风道结构探讨
出风道结构改进对汽车除霜性能的影响分析∗
挡风玻璃
地铁车辆空调系统送风均匀性仿真及优化
懒人开车
挡风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