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智慧能源:用清洁能源构建美好生活

2018-12-06

太空探索 2018年12期
关键词:能源技术微网储能

▲ 工业用户及工业园区供能结构优化项目

▲ 公共设施智慧能源

实现军民融合,把航天一路走来积累的领先能源技术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造福千家万户,一直被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所属航天智慧能源研究院当作自身最光荣的使命。近年来,该研究院在如何让航天能源技术“落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不忘初心,“融”出一片“天上人间”

航天智慧能源技术始于宇航飞行器的动力与能源管理应用需求,尤其是神舟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及月球探测工程的建设,使航天具有了完备的、独立的、智慧型的区域能源动力及能源系统。

在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的今天,航天智慧能源技术从“天上”落到地面,深深扎根到民用产业——以航天智慧能源技术支撑区域性多能互补的供能和用能系统;发挥航天工程完备的系统集成能力,确保能源应用的安全可靠;依托所拥有1家国家工程中心,11家省市级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为智慧能源技术创新的实施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凭借技术及集成优势,联合政府部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社会资本、战略合作伙伴、专业研究机构、海外知名企业、各大专业高校等倾力打造航天智慧能源产业。

不同于现有大电网和大市政大气网的传统能源供应思路,航天智慧能源研究院作为智慧能源业务板块的总体设计和研究机构,是以微网系统为核心,集太阳能光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产品智慧储能、装备制造于一体的“多能互补、微网技术、高效可靠”的总体方案提供者。它专注于微网控制平台、能源设计仿真平台、能源数据架构平台与分析等技术应用,提供集新型光伏发电、高效光热发电、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余热多级利用及储能等于一体的多能互补、低碳高效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与现有“双网”齐头并进,构建“大网牵小网,小网补大网”的新局面和绿色低碳的美好“人间”。

在公共设施用户场景中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云计算数据中心等项目,在海岛离网场景中的永兴岛项目,在工业用户场景中的上海大众汽车厂安亭工厂项目,在区域级用户场景中的上海世博A 片区能源中心项目,在商业用户场景中的华润电力上海万象城项目……在解决方案的选用上,聚焦不同智慧能源的应用场景的特点,航天智慧能源如今已尝试探索出四种高可行性应用场景,累计完成项目数百个,遍布全国各地。

砥砺创新,“融”出一脉“智慧路线”

多能互补

航天智慧能源版块从2000年便进入太阳能光伏产业,形成GW级垂直一体化光伏产业链。2004年进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产业,成为引领全国天然气分布式发展的排头兵。2009年进入动力储能和动力电池产业,已在全国建成20余座储能电站。2016年进入微能源网,打造区域供能综合解决方案。2017年进入小型燃气轮机国产化,规划29个系列燃气能源站产品。近二十年的发展积淀,航天智慧能源具备了独一无二的深厚多能互补底层技术根基。

微网全数字化集成组网技术

在微网全数字化的进程中,多产业、跨专业的集成融合能力便成为发展的有利助推器。依靠航天固有的集成能力,航天智慧能源探索出一脉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发展思路。配套多能互补型区域微网的仿真及设计能力、多能互补区域微网控制系统、BIM信息模型,造就了可靠、高效的系统设计、系统方案及产品品质保障,由此,借由航天智慧能源技术体系,在能源的需求侧和资源供给侧搭建起了一座桥梁。

▲ 区域智慧能源项目建设

▲ 海岛离网智慧能源

人们向往蓝天白云,同时对各方面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更旺盛,这就对智慧能源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要以最少的资源让大家用上最多最清洁的能量。

军民融合,初心不改

来自“天上”的智慧能源技术,“融”入“人间”更精准优质的能源服务,用户的“个性”被定制的智慧能源模块化、菜单式服务所满足,再“任性”也能被“宠爱”。这正是航天智慧能源努力践行的“你的能源你做主,你用能源我服务”的智慧能源服务业发展思维,力求还能源商品属性,“藏能于民”。

能智慧,亲相依、安相随,增添一份践行“加减乘除”思路的行动:加一点绿减一点碳,提高技术支撑、技术转化做乘法,改变旧的模式方法做除法,引领智慧能源技术发展,推进底层多领域协同创新,构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能源体系!全面响应推进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航天级能源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用于民、藏于民,一起努力筑梦美好。

猜你喜欢

能源技术微网储能
新能源技术在专用汽车底盘上的应用分析
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高速公路ETC门架供电系统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真要起飞了?
基于新能源技术的分布式电源在电网中的应用
基于OMAP-L138的微网控制器设计
直流储能型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
基于改进下垂法的微网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用于微网逆变器并联的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