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央媒同台竞技,“地方小厨”如何独辟蹊径
——以泉州晚报参与“晋江经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为例

2018-12-06黄连茂

中国记者 2018年11期
关键词:晋江泉州经验

□ 文/黄连茂

内容提要 在“晋江经验”大型主题采访中,面对30多家央媒,泉州晚报作为地方媒体在这场“厨艺大比拼”中,时时注意学习央媒长处以补自身不足,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做出了地方特色,实现了错位宣传。

今年6月,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央视等30多家主流媒体的100多名记者,在中宣部组织下组成“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采访团”,走进泉州、走进晋江,深度聚焦晋江如何传承和弘扬“晋江经验”,泉州如何践行和丰富“晋江经验”的历程与故事。其后,几十家媒体纷纷以各种形式,展开“晋江经验”的深度报道,从7月8日起的20多天里,形成了宣传“晋江经验”的高潮。

面对规格高、阵容强、业务精的“国家队”,《泉州晚报》作为参与报道的地方媒体,如何在这一“厨艺大比拼”中独辟蹊径做出特色? 这一大型主题采访,对地方媒体来说,不但是优质内容的生产与传播的竞争,也是一次难得的实力展示和练兵契机。泉州晚报社牢牢抓住这一契机,利用地方媒体“接地气”的优势,先期摸底模拟采访,掌握充足的第一手素材;随后又在大型主题采访团抵达采访期间,派出骨干记者随团行动,在“跟班”中学习,同时捕捉新角度补充新素材;最终,在央媒的报道刊发形成宣传高潮后,将精雕细琢的八个专版报道推出,再次在当地形成新一波高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报道刊发完毕,“晋江经验”专题在当地形成了数百万传播人群的阅读量和点击量。

一、多“预习”:近水更须先登楼,“地气”“站位”全都要

鉴于本次采访的重要意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都高度重视。泉州市从去年底就开始部署,筹备时间长达半年。作为采访城市所在地媒体,泉州晚报社2018年年初就得知大型主题采访来泉的消息。报社分析认为,地方媒体的优势就在于最靠近一线,最靠近故事的发源地,最有条件写出最鲜活最接地气的作品。所以,应该抓住这个优势,对版面的题材、体裁等进行适应时代发展的顶层设计,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生存点。为此,要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使基层报道“接地气”的强项发挥出来。在市级媒体需要承担的职责任务尚不明朗之前,就着手认真筹备相关工作。报社社长和总编辑亲自指导,报社分管副总具体指战,并成立由时政要闻部和摄影部骨干记者组成的专题采访小 组。

在站位、格局和信息综合程度上,地方媒体与央媒无法比拟,因此,在大型主题采访开始前,专题采访小组就着手补站位不高的“短板”。采访小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于2002年总结的“晋江经验”,多方收集历年来有关“晋江经验”报道的文字和摄影素材。随后,根据泉州市委宣传部安排,在3月底至4月初长达半个月时间内,一线踏访了所有推荐采访点,进行前期的模拟采访了解,广泛搜集第一手素材,并按照社科院对“晋江经验”的总结诠释,从市级层面准备7篇综述性稿件的初稿,同时也为必要时给其他媒体提供采访便利做好一些摸底准备。

6月初,大型主题采访行程确定后,泉州晚报社增派人手,除了随团采访的记者小组,还安排了熟悉采编业务的人员随团服务。行前,在泉州市委宣传部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议的基础上,报社主要领导还专门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对分管领导、涉及的时政要闻部、摄影部、新媒体中心等联动参与部门,以及有关记者进行具体动员部署,并就相关采访作风、采访纪律、采访稿件安排等进行强调说明。

二、跟班学:老兵再当新手用,大阵仗上见功夫

6月11日,此次采访活动正式开始。活动分为两条线路,历时5天,横跨泉州市的8个县(市、区),总计有30个采访点,有时一天的行程有一两百公里。这些采访点为记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素材。在这次采访活动中,晋江还专门从北京邀请两名社科院专家,到现场解读“晋江经验”,并回答记者提问。

泉州晚报社两名带队领导和4名记者兵分两路,全程参与两条线路的采访,“跟班学”。

首先要学的,是央媒的高站位、广视角。这次重大报道主题“晋江经验”,因为历时长,涉及范围广,如何让纷繁的素材生动体现主题,彰显党报高度,难度不小。从采访者角度看,几十个采访点犹如一盘散沙,必须尽快抓出一条明晰有力的主线。而面对每一个采访点短短的介绍,显然无法一下就深入触摸任何一个采访点背后发展的真正成因与深刻影响,以及主人公在这一个历程中所经历的情感与期望。这个时候,央媒平台高、人员素质高、信息来源多,以及站位和理论高度明显等优势凸显出来了。尽管一些记者没有到过晋江,有的甚至对晋江知之甚少,但能迅速理清头绪提炼重点整理采访提纲,令人佩服。

其次要学的,是央媒采访方式、采访角度、找新闻点的能力以及高效敬业的采访作风。央媒记者多数提问都能问到点子上,不少记者一手录音笔,一手拍图又拍视频,多媒体生产能力非常强。另外,几乎在每一个采访点,央媒记者都会尽量放大视野格局,将该采访点的人物、事件置身于全国、全省的大背景,放在历史发展的纵轴线上,找到切入点。“正课”结束后,有记者会抓紧空档,及时在现场采访相关人员。很多媒体都会晚上及时开会,明确选题、方向,第二天安排人员进行补采,自行另外搭车到相关企业、找名册之外的受访者采访。很多时候,刚结束上一个点的采访上车不久,在临时组建的采访微信群就传来了各家媒体官方微博发出的报道,“倚马可待”的功力可见一斑。

第三要学的,是如何用好新媒体。对于在融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这一点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尤为重要。每天采访结束后,“晋江经验”媒体采访微信群中,同行都会第一时间发出各自媒体官方微博或者APP上的即时性报道,为泉州晚报社的采访小组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如隶属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环球资讯广播,每天在微博发出采访点的简单消息,但是与其他媒体的标题比起来,显得很年轻鲜活,比如《“富二代?no!负二代?yes!”》;光明日报微博标题《84岁院士奶奶从北京到安溪为您种“LED光蔬菜”》《“乡土时尚”什么样?来看看晋江五店市》;工人日报微博《智慧养老的四大“神器”了解一下?》等等。4天采访期间,各媒体陆续推出了100多条次即时新媒体报道,快速高效的采编作风、多角度多层次切入的丰富视角以及前后方顺畅的无缝衔接,给地方媒体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树立了学习标杆,也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掀起了“晋江经验”报道的第一个小高潮。

特别“亮眼”的是各媒体传播平台、宣传语言的多样化。作为外宣媒体,《中国日报》不仅通过国内的微博端宣传,也利用Facebook的图、文、视频播报了采访过程中的一些很“吸睛”的细节,比如九牧公司的林孝发喝过滤的马桶水等。中国外文局旗下的媒体通过中德法文,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多角度传播。

另外,视频的应用是一大亮点。在采访现场,很多记者都举着手机录制视频,比如环球资讯广播做了自选动作,在微博发布了以“歪果仁眼中的晋江”为主题的系列视频,展示在晋江求学、生活、工作的外国朋友眼中的晋江精神。不少地方媒体已经摒弃的微博,在此次采访被央媒广泛持续应用,而且最即时、最简单,形式最多样,成本最低。各家媒体的前后方对接也非常高效,新媒体的产品意识深入人心。

“跟班”一结束,报社就及时进行了小结,并迅速端出了第一道“餐前小菜”——6月16日的《泉州晚报》头版以《感触城市芳华 聆听时代足音》为题,推出了3600字左右的采访侧记。侧记充分表现了此次采访点和采访对象的精气神,媒体记者对“晋江经验”传承弘扬、丰富提升的印象以及媒体记者在泉期间高度专注的采访场景,接力本土主流媒体优势,在泉州地面上极大提升了本次采访的传播效果,一时间成为朋友圈的“网红”报道,并被福建省内东南网、闽南网、晋江新闻网等各主流网络媒体多次转载,还得到中宣部肯定和参与本次采访的媒体同行好 评。

三、补缺漏: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也亮眼

“跟班学”最直接的一点,是为后续市里关于“晋江经验”相关报道进一步收集和补充素材,立足本级媒体扎根本地、接近本地的地理、心理、文化优势,深度挖掘,生动讲述好故事,实现错位宣传。

“补缺漏”的重要环节,放在央媒的报道集中刊发之后。央媒报道刊播后,泉州晚报社将重心放到向央媒学习怎么讲好故事这一点上。央媒每一篇有关“晋江经验”的报道发出,泉州晚报都第一时间在重要版面转载,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学习之外,还将所有报道中每一则故事摘录出来,整理了80多页的《“晋江经验”相关报道中的故事》,供包括专题采访小组在内的全体采编人员学习。

让人印象深刻的有新华社7月11日播发的特写《爱拼会赢 做“世界第一等”——晋江企业家群像扫描》,此稿采用三首闽南语歌词作为引子讲述晋江企业家群体共有的不服输、不忘本、不止步的坚韧品性和奋斗精神,切入巧妙,新颖、形象。另外,17日新华网《这就是晋江!》则是这样开头的:“‘撒昏题组dia,气昏课趴bia,爱bia家欸牙’/别质疑,这不是乱码,大声唱出来/你会发现这其实就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独特的角度,使报道发出夺目光彩,也让报社在完善自采稿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借鉴。

7月17日起,《泉州晚报》开始以每天一个版的篇幅,推出“地方风味大餐”——“晋江经验”自采报道,全面展示泉州、晋江践行“晋江经验”的不懈探索和丰富实践。《晋江之路 “晋江经验”激发泉州实践 放大改革开放典型示范效应》《坚守实业 打造实体经济典范之城》《大城小计 打造新时代城镇化样板》等一组七篇综述稿,在前一阶段深入采访、精心撰稿的基础上,吸收了央媒报道的一些思想、素材、手法,主题更加鲜明、层次更加清晰、表达更加丰富,特别是把“晋江经验”的视角放在整个泉州上面,弥补了部分央媒在这方面的不足。在架构方面,这一组报道贴近契合社科院泉州践行“晋江经验”的调研报告,既与很多媒体聚焦晋江践行“晋江经验”的故事错位报道,同时也很好体现了市级党媒的定位职责,以及在大型“国家队”采访中的主动作为。

7月26日,报纸通版刊发《晋江城市变迁录》,用一组图片今昔对比,折射出在“晋江经验”引领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新时代的晋江风貌,进一步用图片实现了错位报道。转载央媒报道过程中,报社还采写了三篇反响报道,分别从机关干部、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的角度畅谈对央媒集中报道的感受,有力呼应主题宣传,也是很好的错位报道,凸显了地方媒体“接地气”的优势。

而在新媒体传播方面,报社依托新媒体矩阵,报、网、端联动,集群发展、捏指成拳,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力。报社所有关于“晋江经验”的自采报道和转载报道,均同步在旗下的“泉州通”客户端、泉州网、官方微信等多渠道推送。同时,新媒体中心充分发挥视频生产的优势,把主要中央媒体关于“晋江经验”的报道设计制作成《央媒眼中的“晋江经验”》短视频,通过把央媒的相关报道页面做成截图,并配上媒体的logo和稿件标题、发稿时间等方式,让用户看起来一目了然。视频还集合了五店市、晋阳湖、鞋服生产等画面,凸显晋江特色,把《爱拼才会赢》作为背景音乐,不但进一步契合主题,又让“高大上”的主题报道显得萌态十足。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晚报社总编室综合部)

猜你喜欢

晋江泉州经验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晋江经验”之探啧:梳理及评析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