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的研究

2018-12-05任真礼徐永其

市场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培养创新

任真礼 徐永其

摘 要: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满足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我国迫切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创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针对性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1-0143-02

一、 引言

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针对在校大学生和大学生毕业后准备创业特殊群体的创业教育。背景是: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2014.9)首次提出,要在我国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形成“万众创新”的新态势。2016年教育部强调要“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是最为年轻的知识人群,掌握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与决心,具备较强的创造力,是创业的理想人群。

然而大学生一直是从“校门”到“校门”,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常常过于乐观,心理的准备也不充分。对于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大多数大学生初创者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大家在创业之前,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成功创业者的案例,心态通常充满着理想主义。实际上,创业成功者的背后存在更多的失败者。另外,当代大学生们往往急于求成,又缺乏商业管理经验甚至缺乏市场意识,虽然他们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但缺乏必备的经营管理经验与实践能力,对营销、资金的管理、人员管理、各种关系的处理等缺乏足够的能力,很难马上胜任公司经理人的角色,导致大部分的大学生创业夭折。因此,只有通过教育,让他们看到成功,也能够看到失败,了解为什么一些人能够成功,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创业者需要的技能是什么,具备哪些资源才能创业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大学生的创业者们理智。使他们进一步清晰地认识自我。提升他们创业成功的概率。要顺利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类型的高校都要承担着重要作用,高校的教师更应该具备创业教育的能力与素养。高校教师需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创业教学能力与水平。

二、 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创业需求存在差异

传统教学模式阻碍着大学生们的创业激情,也无法满足培养创业者的需求。传统教学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活动主体,选用的教材、教学的时数与教学计划等的制订由老师决定,老师掌控教学的进度,大学生们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依照教师的思路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所需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无法进行“思辨”,对老师提出质疑,提出独立的观点,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时间久了,他们就会放弃独立的思考,不利于大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高校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依靠常规教学、专题讲座以及课外锻炼等来进行创业教育,人才体系的培养中缺乏创业元素。虽然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深刻的影响,往往仅是形式,创造概念,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并没有根本改观,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创业教育理念存在差异。

(二)高校本身的创业教育理念必须进行创新

当前高校在培養上仍然存在“重知识学习、轻社会实践”,这不利于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部虽然把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评价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无法从根本上进行转变。尽管学校在许多地方设置实践的教学环节,然而在学科建设、学科性质与教学计划设置时仍按理论学习为主,学习结果也是传统的考核方法,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教师自身缺乏创业的实战经验,教学积极性不高

高校在创业教学时,必须要有一批有能力、有资质、有觉悟的,并且有一定实战经验的教师来参与。然而,很多教师自己也是“门到门”,缺乏创业的经验,对企业的运作也仅仅处于理论上或感性认识,在创业教育上,无法与专业教育很好地结合,也就很难引导学生去创业。

三、 提高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成效的策略

(一)进行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

教师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负有主要责任,为了唤醒那些具备创业条件的学生创业欲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建立适合创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激发大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尝试对所学知识提出不同观点,能够“思辨”,进而使他们能够发现问题,并且分析问题,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等方法,直至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综合能力。(2)采用适合创业教育的教学手段,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师了解这些进步,并善于利用很多先进方法,例如:百森商学院通过对真实的案例进行模拟与研究,来培养大学生的判断力以及分析能力,能够获得创新思维的能力与实战应变的能力;斯坦福大学通过产学研的创业教育模式,此能够结合学生的个人能力与专业特长再联系所处的社会环境,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规划整个创业系统流程;我国部分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创业人才,也可使用与创业相关的软件,犹如游戏一样,引起学生的创业兴趣。(3)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新的评价方法应该避免用“标准答案”去固化学生的思维,鼓励大学生利用各种途径与方法去解决问题,考核不仅看结果,更要看过程、看创意、看逻辑等等,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二)建立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

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现在高校一般将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学科共同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可以把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课有机结合,把创业的理念很好融入这类课程教学之中。学校要开设系列化的创业教育通识课,来传递创业、创意及创造的理念,通过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小品大赛、创业大赛等活动,从各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要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为了更好地达到课程设置效果,需要考虑学生的类型。①向全校的创业教育时,要充分发挥他们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开设创业相关课程的同时,鼓励他们在通识课选择时,主要围绕创业的相关课程。在第二课堂中,可以聘请成功创业者作为客座教授,走进课堂,和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可以请中小企业者参与实践教学等。②对商学院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可以赋予更多的课程自主权,例如,学生经过申请并批准后,可以调整学业进程,或者保留学籍,通过休学到企业工作,直至创业,可以用创业实践或者创业项目来代替毕业实习,甚至包括毕业设计等,为培养创业人才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加快培养高校创业教育人才

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水平关键是高校创业师资人才。为此,学校要为教学创业课程的专业教师提供本身创业实践的机会,来提高自身对创业的感性认知和理解,也能够让他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以创新思维分析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完善创业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为学生创业奠定基础。同时,学校也需要为创业专业教师提供教学交流的平台,采取激励手段,让他们主动去开展有关创业的各类专题讲座、创业问题研讨会、创业教育教学培训会议等,从而,让各种的思维模式在碰撞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提高创业教师在创业教学中的综合素养,尤其是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学校要完善创业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在传统的教学学术社会服务等考核项目中,把教师到企业实践,指导学生就业、指导学生创业等也作为考核指标。

(四)把企业作为培育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单位

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一方面,学校应该把具有丰富创业经验与实践能力的企业家与经理们建立人才库,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期与不定期来校举办讲座、参与创业教学、指导学生创业,参与创业课程的设置,年轻教师的培训等;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参观、实习,甚至参与企业运营,安排企业实践指导老师亲临现场辅导学生等等,通过各种实践实习,提升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四、 结束语

当今各国普遍重视创业教育,也涌现出了一流的创业型大学。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处于起步时期,要适应创业教育需要,就需要高校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从制度、创新意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这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参考文献:

[1]范昕俏.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践探索[J].科技创新月刊,2017(18):42-44.

[2]樊澜.普通高校“三创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1):112-115.

[3]段琼辉,秦枫,李巨银,李永.国外创新創业教育教学现状[J].考试周刊,2016(104).

[4]司国斌,靳孝峰,从金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7(23).

[5]蔡露燕,翁润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教学[J].职业教育,2017(5):174.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培养创新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