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检务公开多元化

2018-12-05高宇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4期
关键词:多元化

高宇

摘要 檢务公开是指检察机关依法向社会和诉讼参与人公开与检察职权相关,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等的有关活动和事项。该项工作作为检察改革的—部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因为存在认识不到位、内容不全面、程序不规范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务公开工作的推进,本文结合实际认识,就新形势下基层检察院深化检务公开工作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关键词 检务公开 多元化 司法规范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8.281

坚持“多个延伸”,主动拓宽检务公开外延,以检务公开倒逼规范司法,执法公信力显著提升,办案质效持续增强。

一、检务公开对推进规范司法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一)升级联络机制,促进精准监督

代表联络机制的建立健全对于促进检察机关精准接受监督具有重大意义。建立区人大代表微信群,定期在群内发布与检察业务相关的政策解读、法律法规及本院的检察动态和亮点工作情况,让人大代表及时了解检察工作动态。不定期举办人大代表专题培训,面向换届后新产生的人大代表开展任职培训,详细介绍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能,帮助人大代表加深对检察机关的了解,便于人大体表针对检察特点履职监督。

(二)走近基层群众,密切检民关系

检察机关应坚持把检务公开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推进规范司法重要途径。依托派驻检察室,在基层街镇相关部门开辟检务公开专栏,广泛宣传检察职能,公开监督、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建议建言。由于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可将“两微一端”打造成为检务公开工作的新阵地,针对公益诉讼、“两法衔接”等热点问题制作专门推送,密切回应社会关切。对群众的后台回复或热点评论,认真解答引导,树立检察官热情高效、秉公执法的良好形象,对于案件当事人及代理人提出的事实认定及适用程序质疑,及时答复并对类似案件进行总结归纳。

(三)深化案件公开,全面规范司法

对于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案件信息,可以作为检务公开的核心内容,同时,突出做好对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的公布。积极推动案件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检察机关可尝试在案件管理大厅设立案件公开电子触摸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以案件公开促进案件评查,制定规范性文件,将优质案件、优秀法律文书的公开情况纳入考评标准,由“程序性评查”向“实体性评查”倾斜,全面提升案件质量。

二、充分发挥教育职能,推动检务公开向强化法治宣教延伸

(一)认真开展以案释法工作

以案释法是促进检务公开的有力手段之一,推行检察宣告制度是强化法治宣教的有力抓手,检察机关对不起诉决定书等文书实行现场送达、现场宣告,并邀请案件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社区代表参加,全面介绍案伴情况,深入阐述理由根据,既消除对被不起诉人的不利影响,又深化公众对检察工作的了解。对于有警示教育作用的典型性案例,汇总整理,汇编成册,作为法制宣传的主要宣传材料向公众发放,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以案释法效果。

(二)注重分层分类施教

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探索建立不同形式的法律服务平台,分类开展法制课程,提供法律服务。例如,针对在校学生等未成年人开设自护课程,上好各中小学假期后的“开学第一课”,助力构建校园暴力防控体系;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举办“开讲啦”法治讲堂和“家长课堂”,就拖欠工资、农民工就业、子女教育管理等问题提供法律帮助,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融入社会、依法维权和健康成长构筑法治屏障;针对妇女群体开展女性维权月活动,发放妇女维权联系卡,依靠多种形式,让法治走进千家万户。

(三)畅通检察救济途径

检察救济途径保持畅通,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正面评价,同时也是推动检务公开的有效措施之一。检察机关主动公布联系方式,结合法治“四走进”活动,向社会公众发放带有官方“两微一端”二维码、联系电话、救济方式及程序的服务卡;专门制发用于应对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防骗手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此类案件的犯罪特点、惯用手法和注意事项,提高群众的防范和维权能力;延伸检察服务触角,面向各行各业,聘任检察联络员和特约监督员,在校园内设立“法律青春使者”和检察官工作室,作为检务公开和法制教育的载体和中转站,动员多方力量,共同创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环境。

三、拓宽检务公开外延,提升执法办案效果

(一)扩大检务公开覆盖面

在实践中,可以建立案件受理、案件信息公布与查询、控告申诉、律师接待、心理咨询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平台,及时发布检务公开信息;通过窗口部门,向群众发放检务公开调查问卷,及时收集社情民意;丰富接访制度,建立检察长接访、点名接访、巡回接访、节假日预约接访和多部门联合接访等多种接访制度,及时解答群众诉求。形成互动式的新型检民关系,扩大检务公开覆盖面。

(二)大力推进公开审查

推进执法办案中的各环节审查,明确将审查逮捕、不起诉、羁押必要性审查、公益诉讼、抗诉等案件作为审查重点,规范审查程序,制作公开审查案件台账,做到一案一登记,一案一跟踪,确保公开审查工作不走过场。与此同时,可以引入听证制度,建立公开听证室,举办审查逮捕案件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侦查机关办案人员、辩护律师及嫌疑人近亲属共同参与听证,就案件事实和证据情况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增强办案透明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着力提升办案效果

严格执法办案是推行检务公开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在执法办案过程中要注重严把证据关、事实关。就侦查监督工作而言,可以立足构建新型检警关系,将检务公开延伸至侦查监督环节,就强化对派出所侦查活动的检察监督广泛调研,建立派驻派出所检察室,并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方式向社会公众普及派驻检察室职能,有效扫清监督盲点,规范基层侦查活动。

四、深化检务公开需要进一步强化外部监督

在实务中,全面引入外部监督,内外形成合力,对强化内部公开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可以建立一站式检务公开平台,打开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法律文书公开,重要案件信息发布,辩护与代理预约申请四大平台,都要醒目的展现在阅读者面前,在搜索相关关键词的时候要非常便捷清楚。案件信息公开是结果公开工作的核心内容,检察机关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众公开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工作情况。利用新媒体矩阵亲民接地气,利用网站、博客、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形成矩阵,从技术上整合完善现有的网络服务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相统筹的检务公开。利用直播平台进行减五公开工作直播,传递检察好声音。线上用力的同时,也可以先下同步开展工作,如让群众走进检察院,消除神秘感,检察机关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多少都有些神秘感,我们告退出亲民便民的结果公开形式,淋漓尽致地展开检察官一天的工作,不仅要让人大代表,还要让我们的人民群众,切实地感受检察机关的日常工作,切实发挥法律服务群众的作用,同时也让群众监督检察工作,促进执法办案更加公开,更加透明,真正地体现检察机关为民、公正、透明司法。

以上,笔者从实务角度对深化检务公开工作进行了阐述,检察机关非常重视检务公开工作,公开的方式手段也都十分丰富,比如强调品牌建设,全方位搭建新媒体平台,倾力打造示范窗口平台,有效推动检务公开工作。与此同时,还是分重视突出公开重点,解决工作难点问题,注意把案件信息公开作为深化检务公开的核心内容,及时发布和更新案件信息进度,全面公开案件法律文书,进一步完善重大案件公开措施。注重加强机制建设,着力健全阳光检察隐形模式,主动回应网络舆情,建立和完善检察开放日,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强联络以及完善接受新闻媒体监督等制度。检务公开工作还大有文章可做,如在解决债务公开的重点难点问题上,如何适当界定应当公开的案件信息以及需要或允许公开的案件信息,目前还存在模糊边界与操作上的困难,把信息公开不够,导致案件过程过于封闭等问题仍然有待解决,这也是检察机关长期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多元化研究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新时代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多元化——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原则」
对外并购:数量下降,结构日益多元化
多元化多层次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