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喜朗诵
2018-12-05王慧令
王慧令
與朗诵结缘,纯属偶然。一天,到女儿家玩,见外孙在阳台上激情满怀地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待外孙吟诵完毕,我也扯着公鸭嗓子狮吼起来。还没等我喊上两句,外孙立马打出手势予以叫停,说:“外公,你这哪是朗诵呀,简直是瞎叫唤。”我有点儿不服气,自认为已投入感情,却意外遭到外孙的吐槽,心里甚是不服。
外孙见我一副不服气的模样,严肃地对我道:“老先生呀,朗诵不仅仅是传递声音,它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表演形式,这,你……你懂吗?”说罢,外孙给我进行示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那抑扬顿挫,且特富有的少儿音色,的确不乏艺术感染力与魅力,使我在优美的声音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我即刻认识到朗诵的确不是简单的背书,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具有情感的抒发。于是,我谦虚地向外孙请教,并跟着他朗诵起来,顿感气度非凡,随即便热爱上了这项高雅的艺术活动。
回家后,我借助网络对自己的朗诵进行艺术指导。下载了瞿弦和、陈铎、殷之光、方明等国内知名朗诵表演艺术家朗诵的视频,模仿学习,仔细揣摩,慢慢体会。有时还将自己朗诵的视频通过微信发给外孙,请他不吝赐教。
通过跟外孙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我进步极快。不仅知晓了朗读与朗诵的区别,而且还懂得了如何从作品的立意、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词句,作品的风格来对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塑造好角色。更重要的是,在朗诵时,我还注重调整好自己的的心态,做到忘我,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去体现作品的内容,真正养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良好诵读习惯。
夏日的一天,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做副教授的妹妹回家探亲,我主动请妹妹当评委,给我的朗诵提提宝贵意见。“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一首宋代诗人秦观的《纳凉》,得到了妹妹的大加点赞,使我自信心十足。因此,我产生了要走出家庭去参加大赛的梦想,得到了全家人的力挺。
今年1月25日,由南通市诗歌协会朗诵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曹灿杯”老年朗诵大赛在南通召开,我报名参赛,一举夺得银奖。3月4日,在盐城市举行的“荷兰花海”诗歌朗诵会上,我与外孙合作的《咏梅》,获得铜奖。
通过几年的朗诵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年人知识并不缺乏,而语言一直在沉睡,特别是处于空巢家庭或失独的老年人,通过朗诵可以培养自信的人生态度,让自己倾听自己的声音,找到一条心理情绪疏解的渠道,进而陶冶情操,培养激情,激发对社会、生活、生命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况且,据最新医学证明,朗诵还是一种“思维体操”,人在大声朗读时,副交感神经会加强工作,大脑得到放松,心情也就爽快。尤其是老年人通过朗诵,还可回忆美好时光,增强记忆力和表达力,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