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高应力巷道支护方案优化研究
2018-12-05李海龙
李海龙
(同煤集团,山西 大同 037000)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深井高应力巷道增多,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1-3]。煤矿巷道受采动影响破坏严重,而这些巷道大都处于围岩强度较低的沉积岩层中,地质构造复杂,支护难度较大[4-5]。
1 概况
东周窑矿山4#层南胶带大巷北接南部采区大巷,东、南、西三侧为未开拓区,上覆为店湾木代村煤矿侏罗系13#层小窑采空区,层间距约255m,现开采山4#煤层,平均厚度2.3m,平均埋深437m。大巷沿山4#煤层底板布置,巷道掘进后变形严重,顶板为砂质泥岩,顶板下沉量最大达900mm,严重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
2 围岩破坏机理
2.1 围岩岩性分析
在东周窑矿山4#层南胶带大巷抽取岩芯,进行物理力学参数测定,分析巷道变形机理。钻孔柱状图如图1所示。
图1 钻孔柱状图
从图1可以看出,煤层的顶底板均为泥岩、砂岩,巷道变形以蠕变为主。因此,巷道支护需要有一定的可塑性支护,巷道将来会受到采动影响,又需考虑一定的刚性支护。
2.2 松动圈测定
巷道围岩松动圈理论已经成为巷道支护和维修的主要依据。松动圈的大小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及支护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现采用U510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进行双孔探测,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松动圈测试
3 支护参数
根据巷道变形机理和松动圈测试结果,设计采用锚网索喷支护方案。
锚杆型号为Ф22×2500mm,间排距800×800mm,每根锚杆配合1条Z2388和1条CK2360树脂锚固剂。锚杆托盘由100×100×10mm的钢板制成。锚索型号为Ф17.8×8000mm预应力锚索,间排距2000×1600mm。金属网采用Ф6.5钢筋焊接而成,规格100×100mm。喷射混凝土、铺底混凝土强度为C25。
图2 锚杆锚索支护布置图(单位:mm)
巷道扩面后,首先喷射50mm混凝土,包括巷道底板也同时进行混凝土喷射,以保证及时支护顶板。普通锚杆施工4排之后,再喷50mm混凝土。
4 数值模拟
利用FLAC3D建立巷道支护的数学模型,进行支护效果数值模拟。
4.1 模型建立
选取一个40m×40m的正方形区域,巷道位于模型的正中央。在自重应力条件下,对底边约束垂直方向位移,对左右两侧边界施加水平方向约束,在模型的顶部施加垂直地应力。岩石力学参数为容重 =25.77kN/m3,变模E=4.52GPa,粘聚力C=4.25MPa,摩擦角=45°,泊松比 =0.25。
4.2 计算结果分析
(1)无支护巷道位移
无支护条件下,巷道最大位移云图如图3所示。巷道开挖后垂直最大位移为580mm,水平最大位移约为320mm。垂直位移比较大,如果不进行支护将会发生冒顶事故。巷道周围水平应力和垂向应力均有拉应力出现,范围较大,最大水平拉应力为2.55MPa,最大水平压应力为12.6MPa,最大垂向拉应力为1.44MPa,最大垂直压应力为33.6MPa,剪应力的最大值10.2MPa。巷道周边产生拉应力,巷道无法维护,导致巷道垮塌恶性事故发生。
图3 无支护巷道位移云图
(2)支护后模拟结
由图4可得,进行巷道支护后,巷道垂直最大位移为56.6mm,水平最大位移约为21.3mm。相对于无支护的位移大大降低。在巷道周边水平和垂向应力均在支护范围内,与无支护对比可以看出,锚网索喷支护很好地改善了巷道围岩的应力状态。
图4 支护后巷道位移云图
5 支护效果监测
巷道支护结束后,选取原变形严重处安装2组测站,间距为10m,分别为1#站和2#站,每周观测、记录一次结果。从第1周至第10周,1#站处巷道两帮没有回缩,顶底板相对位移11mm,平均每天顶底板回缩0.12mm;2#站处巷道左帮回缩12mm,平均每天回缩0.13mm,右帮回缩13mm,平均每天回缩0.14mm,顶底板相对位移12mm,平均每天回缩0.13mm。
从观测结果可以看出巷道两帮及顶底板有较小的回缩,但不影响巷道正常使用,锚网索喷联合支护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