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岁月如花人生如画
——访缘惜阁书画院理事 陶淑芬

2018-12-05刘晓旭

健康之友 2018年12期
关键词:淑芬中国书画书画院

⊙文/本刊记者 刘晓旭

唐徐凝说:“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宋梅尧臣如此描述牡丹:“叶底风吹紫锦囊,宫炉应近更添香。试看沉色浓如泼,不愧逢君翰墨场。”

牡丹集天地之灵气,沐日月洗礼,为万卉之首,众香之魁。牡丹因武皇怒贬而绽放于北邙洛下,一段美丽的传说,赋予了牡丹傲骨丹心的气节。牡丹栽培始于魏晋,而盛于唐宋,经千年不衰的繁茂,昭示着泱泱华夏富贵吉祥的昌隆。牡丹迄今五百种项类,且于当下四季葱茏开放,显现着时逢盛世的国泰民安。牡丹花是我国久负盛名的花卉,有“花中之王”之誉,历代画家泼墨施彩,描绘牡丹的丰姿绰约、富贵吉祥,笔下名作层出不穷,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牡丹素材在美术作品当中既是最常见的创作题材,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她以其独特的美姿和吉祥、富贵的象征,给人以精神上的美感,或写意写实、重墨重彩,或以面造型、聚散结合,或构图丰满、繁而不乱,都能显现出牡丹的雍荣华贵、富丽堂皇的特有气质。

中国画讲求气韵生动,讲求阴阳两调,阴阳两调里的主观内涵是意境空灵道法自然且深远,意境与道法的锻造里当然又包括了哲学、人文、心理、结构以及色调等相互之间的有机结合,一幅画的构成包含太多,天地万物气象万千皆在观者之眼,画者之心,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辩论一幅画作的结构是理论家的作为,其实一幅画作或是一题字款,在修为人的眼里可以仅仅理解为一种纯粹的法度,是可以抛却世间万物的客观和虚无缥缈的主观,是一种历经了千山万水的沧桑或者是风轻云淡的活在当下的一种修为者的人生观。

陶淑芬是一个修为者,陶淑芬的人生观是在自己的画笔中一次次地悟道。

陶淑芬,祖籍山东莱阳。陶淑芬从小表现出了对书画极度的热爱,孩童时期经常会照着小儿书上的图片进行绘画,她不经意的临摹和绘画为她后来的书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学后的陶淑芬开始根据自己的爱好购买一些书画类的图书进行学习,虽然能买到的图书并不多,但她都一本本认真阅读反复临摹,直到完全掌握。由于她出众的绘画天赋,在校期间一直肩负着班级绘画黑板报的任务,在不断的磨练中,陶淑芬的书画有了大幅度的进步。虽然陶淑芬一直酷爱绘画,但她一直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书画培训,仅凭借着一腔热爱,直至陶淑芬退休,她一直坚持绘画从未间断。退休后的陶淑芬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她第一时间给自己报了著名花鸟画家杨全意老师开办的书画培训班,后因机缘巧合认识了著名画家王绍华老师,王绍华老师看过陶淑芬的作品后赞不绝口,几次三番要收她为入室弟子,就这样陶淑芬得到了恩师的指点,开始专注绘画牡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画风格。

随着陶淑芬的不断努力,她的作品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认可,2014年10月两岸书画家交流笔会,和著名书画泰斗王挥春老先生、著名画家王绍华老师共同创作巨作。作品多次参展收藏,2015年10月黄河之声齐白石艺术继往开来参展作品由齐白石艺术研究会收藏;2016年4月16日参加中埃建交60年文化交流会,写意牡丹(由埃及大使馆收藏;2016年10月26日,中韩美术国际交流作品获金奖,2016国际文化产业国礼评审认证为国际文化产业德艺双馨书画名家称号;2017年5月13日,书画中国公益行,作品获特等奖;2017年7月,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作品获特等奖;2017年9月,国际教育交流促进会特授德艺双馨艺术家;2018元月首届书画春晚榜样人物作品评为特等奖。陶淑芬现为东方艺术天地顾问,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商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会员,北京中国非物质遗产保护联盟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北京墨腾书画院院士,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国礼书画院院士,中国国典书画院会员,长城书画协会会员,中国北京新华融媒书画院签约画家,大爱中国签约画家,中国产经新闻书画院理事,墨笔文化艺术顾问,缘惜阁书画院理事。

中国画道有“水墨最为上”与“具其色彩,则失其笔法”这种忌讳色彩运用之理念,但时至今日,艺术发展总会裹挟一些破法而立,法外求法之所谓“离经叛道”。于是水墨与色彩的同炉共炼,已被当今写意画家演绎得淋漓尽致。陶淑芬的写意牡丹,不仅敢于运用明艳的色彩,还大胆依据色彩原理,融释水墨色彩对比关系,增强色彩力度,使画面水墨色彩互为映辉,令人耳目一新。她在顾及整体章法布局中,巧妙处理虚与实,动与静,枯与润,色与墨等构建关系而随机补充、修复,实现“全境的阴阳开合,高下起伏的节奏”。老子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阴一阳为之道”。中国绘画阴阳之表述,妙在化解空灵与充实这一艺术精神之两元。

陶淑芬的牡丹画作,合阴抱阳,虚实互见,故而每幅作品虚处素纸空灵晶莹,实处物象洒脱淋漓。缘于她把静态之动与动态之静巧妙地有机融合,从而她精心营造的牡丹画作,不是那种物象的照搬,而是调动心灵内象,去彻悟自然宇宙之外象,图解物象百态,呈现大千世界,使作者与读者心灵相通,互生“俯仰皆宇宙”的感慨;强化借物抒情的机能,去传递物象与心象共鸣所孕育的情愫、气度、灵魂与风骨,直达生命核心,构成“无声之乐”,令作者与读者同享“不乐复何求”的愉悦。不仅如此,陶淑芬的牡丹画作,在技法、技巧、技艺的完美统一上,亦用心良苦。或趁湿叠以干笔,或将干未干时复以湿笔,或浓淡互融,或墨色冲撞,从而驱使笔触相叠、相渗、相破,水法、墨法、色法和谐融洽,枯润妥切,把牡丹画那种瑰丽艳美之姿,雍容富贵之神表现得恰到好处。

关于书画的未来发展,陶淑芬认为,“中国书画,作为全世界最高最有技术含量的艺术,一定有着至高无上的价值。书画将越来越约快地进入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甚至越来越多的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中。近几年,名人书画、文人书法等,其实制约了书画向健康、良性的发展方向发展,未来,我们要杜绝名人书法,文人书法,甚至江湖书法的存在。让那些有真正书画功底的书画家走到前列,而让那些投机取巧,搞书画杂耍的人退出书画舞台,还中国书画一个良好的生态。”

中国书画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其保护和传承,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而且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人类文化杰出样式的保存、发展、传承的责任。这种遗产的破坏、扭曲、损害与灭绝,不仅仅是对一国文化的伤害,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这种文化遗产一旦濒危,将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甚至受到来自全世界的批评、指责、声讨等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荣誉称号,在这个意义上也是一把双刃剑,是荣誉和责任并存的文化身份。中国书画的发展有责任加大向世界人民的传播、交流和共享的进程。“代表作”的身份使中国书画的对外传播获得了更便利、更高端的平台。积极推介、传播中国书画,特别是在海外传播中国书画,是后申遗时代中国书画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国书画的教育、传递和发扬光大。加大书画教育体制,让全中国人从书画开始发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陶淑芬

祖籍山东莱阳,自幼酷爱绘画艺术,擅长写意花鸟,师从著名花鸟画家杨全意老师,著名画家王绍华老师的入室弟子。国家一级美术师,缘惜阁书画院理事,东方艺术天地顾问,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商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会员,北京中国非物质遗产保护联盟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北京墨腾书画院院士,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国礼书画院院士,中国国典书画院会员,长城书画协会会员,中国北京新华融媒书画院院长助理,中国产经新闻书画院理事。

猜你喜欢

淑芬中国书画书画院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郭彤:中国书画拍卖将更加精品化
《中国书画》征订
减量提质:2019年春拍中国书画精品导览
中国书画大赛
捡到十块钱
我要读一年级了
下课时间
中国书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