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 上海现代农业展新颜
2018-12-05龚骊
□龚骊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农业发展稳步推进,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主要表现为:农业经济总量实现新飞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布局形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经济作物发展迅速;畜牧业规模化程度提升,优质品种普及率提高;渔业生产结构优化,高效生态养殖初具规模。上海积极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优质农产品认证推广、农业生态环境、农业自主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农民培育等方面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迈入新征程。
40年前,上海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薄弱。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业稳步发展,逐步实现由传统型、粗放型农业向现代型、集约型农业的转变。今天的上海农业已进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阶段,按照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农村居民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
变革生产关系,加大农业投入,实现农业经济总量新飞跃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多次重大变革。1978年之后实施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集体经营模式,农民由集体经营的劳动者转变成农业生产的自主经营者,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责任心和创造力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小生产”挖掘出“大潜力”,有效地实现社会基本农产品需求由短缺逐渐充盈,农业生产经营呈现出区域性、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到1990年,全市粮棉油等种植业和养殖业基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农村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体制逐步转变为集体经营与家庭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结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起,随着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单个农户“小生产”难以适应“大市场”复杂、多样的变化,农产品卖难矛盾出现并越显突出。应运而生的公司加农户、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等多元化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转变农业生产传统理念,以专业经营为基础、以经济利益为纽带连接生产与市场,理顺和拓宽了农产品产销渠道。专业化的“产”和“销”经营方式出现,再次激发农业生产能力。但随着耕地持续减少、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增多以及大市场大流通突显上海传统农产品缺乏比较优势,上海农业开始探寻新的发展途径。自“九五”开始,上海农业进入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转变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市财政不断加大农业投入。至2017年末,全市已建成设施粮田8.65万公顷、设施菜田1.53万公顷,主要农产品良种使用率基本达到100%。2017年,上海实现农业总产值261.59亿元①本文使用的农业总产值、各业农产品产量等数据均为年报数。国家统计局要求依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开展对近10年相关常规农业统计调查数据的修订工作,目前修订工作还在进行,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修订数据前要求使用年报数据。故本文使用的是年报数据。,在全市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现价产值仍比1978年的18.26亿元增长13倍多,扣除价格变化因素后的可比产值增长51.5%,平均每年增长1.1%。
稳定农业生产,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
1.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各业平衡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79年到1988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副食品生产得到全面发展,小品种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得以扩大生产。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畜牧业比重快速上升,渔业、林业得到发展,种植业比重降至60%以下。198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郊区农民口粮立足于自给,城市主要副食品供应立足于郊区”的农业生产方针,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棉花减量,增加市场需要的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渔业得以加快发展。二是1989年至2003年,全市通过开展“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建设,建立良种繁育、饲料配制、防疫、产品加工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副食品生产基地。到1990年,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分别为29.09亿元和30.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2.7%和44.4%,首次出现畜牧业产值超过种植业的局面。到2003年末,种植业产值比重为40%左右。三是2003年至今,为确保粮食20亿斤生产能力和主要地产农产品有效供给,实行菜篮子区县长责任制和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通过控总量、调结构,开展不规范畜禽整治,构建与土地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畜禽生产能力。种植业产值比重回升至50%左右,渔业产值不断上升,畜牧业产值比重有所下降。农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生态、特色农业方向转变。
经过改革开放40年发展,上海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围绕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着力构建粮菜经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多样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农业由种植业为主的结构转向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共同发展的生产结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结构由1978年的73.9%、0.3%、20.1%、4.7%、1%②1978年还没有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统计,只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这里的1%为副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2003年起开始统计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调整为 2017年 的 54%、5.7%、15.6%、20.4%、4.3%。
2.经济作物发展迅速,种植结构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粮食实现稳产高产,蔬菜生产稳定增长,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迅速,特别是近5年来,农业种植规模逐步减小,但种植结构不断优化。至2017年,上海基本形成以粮食(11.87万公顷)、蔬菜(10.24万公顷)、绿肥(4.13万公顷)、园林水果(1.54万公顷)、西甜瓜(0.57万公顷)、油料(0.27万公顷)等作物为主的种植业格局。粮食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78年的64.2%下降到2017年的42.5%,蔬菜等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78年的35.8%上升到2017年的57.5%(见表1)。
表1 1978、2017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及构成
粮食单产屡创新高,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水稻、二麦推广种植了“秀水 128”、“秀水 123”、“寒优湘晴”、“秋优金丰”、“扬麦 10-16”、“花 22”、“交源优 69”、“浦优 22”等高产优质品种。加快培育和遴选了“松早香”、“沪早香软”、“松香粳”等一批市民喜爱的稻米新品种。全市二麦、水稻良种统一供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粮食单产水平屡创新高,2017年,水稻单产达到8222公斤/公顷,比1978年的5555公斤/公顷提高48%。上海水稻单产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菜篮子建设卓有成效,面积产量实现双增。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把菜篮子工程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持续落实菜篮子区县长责任制,全市常年菜田面积稳定在 3.33万公顷。2017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0.24万公顷,比1978年增长1.4倍,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36.6%,提高31.4个百分点;蔬菜总产量310.63万吨,比1978年增长1.1倍。绿叶菜种植比重不断提高,平稳市场供应的能力不断增强。
水果种植布局逐步优化,区域特色显著增强。上海大力优化水果种植布局,逐步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的“一区一品”、“一区多品”格局。2017年,上海园林水果总产量29.77万吨,比1978年增长9倍;西甜瓜总产量19.61万吨,增长28.7%。
3.畜牧业规模化程度提升,优质品种普及率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有效保障主要畜禽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产品安全,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由偏重数量增长向更加偏重质量方向转变。1988年,上海建立猪、禽、蛋、牛奶生产基地以及良种繁育、饲料配制、防疫、产品加工等社会化服务体系。1995年,上海有一定规模的饲养场722个,其中生猪千头以上规模饲养场占50%,奶牛百头以上规模饲养场超过70%,产蛋鸡全部实行规模化、机械化饲养。这一时期,上海畜牧业产量快速增长。从“十一五”至今,上海畜牧业开始减量提质、转型发展。
奶业发展稳定向好,规模生产能力持续增强。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以京津沪等城郊型标准化生产为特色的奶源和奶制品基地,其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程度高,生产管理水平及生牛奶质量均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奶牛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100%。2017年,全市鲜奶产量达到21.3万吨,比1978年增长2.4倍%。奶牛良种率达到100%,后备生产能力充足稳定。
生猪家禽减量提质,养殖结构优化。随着2014年底上海开始实行生猪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和郊区加强不规范畜禽养殖环境整治力度,全市不达标养殖户被加速“清退”。至2017年末,全市累计退养畜禽养殖场613家。生猪、家禽生产总量从2015年开始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7年,上海生猪出栏为111.72万头,比1978年下降62.7%;家禽出栏1251.89万只,比1978年下降27.8%。2017年,全市生猪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95%,蛋鸡规模饲养比重不断提升。2017年,年存栏1万只以上蛋鸡饲养所占比重达到94.1%③这里的蛋鸡规模饲养比重是指专用型蛋鸡养殖,不包括兼用型的蛋鸡。。上海禽蛋生产开始向经济实力强、经营方式创新、产业链延长的规模养殖场集中。
4.渔业生产结构优化,高效生态养殖初具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加快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优质高效水产养殖初具规模,都市现代渔业健康发展。2017年,水产品总产量为25.74万吨,比1978年增长20.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4.52万吨,下降25.9%;淡水产品产量11.22万吨,比1978年增长5.2倍。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不断推进,养殖品种结构优化。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全面实施养殖业布局规划,稳定水产养殖面积,2017年全市淡水养殖面积达1.8万公顷(含光明集团域外基地)。同时,养殖结构进一步调整,实现鱼类良种覆盖率达96%,虾类良种覆盖率达50%。推进“三虾一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华绒螯蟹新品种“江海21”生产蟹苗近3万斤,并已推广至全国16个省市区,是全国应用面积最广的河蟹品种,黄浦江大闸蟹、崇明清水蟹等地方品牌已具有较高的市场知晓度和影响力。
渔业产业融合和功能拓展取得新成效。近年来,上海积极推进水产养殖模式创新,2017年,全市稻渔共作等“种养结合”水面积达406.7公顷,种养总产量达2100余吨。休闲观光鱼类蓬勃发展,其中观赏鱼养殖和休闲垂钓发展尤为快速。2017年,上海观赏鱼养殖面积达263.73公顷,全年交易量35531万尾,分别比2010年增长31.9%和4.5倍;休闲垂钓面积达895.47公顷,年休闲垂钓总人数70.51万人次,营业总收入1.43亿元,人数和收入均比2010年增长2倍左右。
创新发展理念,聚集产业功能,领跑现代农业新征程
1.以产业融合为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加快培育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至2017年末,全市家庭农场数量由最初的20多家④上海对家庭农场的探索起始于2007年。发展到了4516家。 家庭农场水稻种植面积58.62万亩,占全市郊区水稻种植面积的50.8%;全市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806家⑤这里的农民合作社数量指的是经工商登记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报送年度报告的合作社。由于农民合作社没有退出机制,工商登记注册后停业或者不运营的合作社有很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报送年度报告的合作社说明还有人在管理,但是也不一定实际在运营,只能说是还没有完全停业的合作社。,数量比2004年增长40多倍。据对上海2813⑥数据来自农委农经站,2813个农民合作社是目前在正常运营并能能够收集到数据的合作社数量。个农民合作社统计调查,2017年农民合作社平均农田经营面积25.12公顷,平均带动农业从业人员80.5人,平均年经营收入299.3万元。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15个,占7.6%。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康发展,与农民合作社等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完善。2017年,上海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0个,比2004年增加94个。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75亿元,利润总额37.01亿元,带动本地农户10.5万户。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93个,比2004年增加72个。
至2017年末,上海拥有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6个;区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63个,其中市级示范社178个、国家级示范合作社82个;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80个,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96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0个。
2.以机械化生产为主线,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有新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加快“三个融合”(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机械化与适度规模经营融合、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加速农机化提档升级,农业生产机械配置进一步优化。2017年末,全市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121.84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728台,比1978年增加1558台,机械动力36.36万千瓦,增长近一倍;联合收割机2240台,比1978年增加2171台,机械动力12.8万千瓦,增长近1300倍。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3%,粮食每批次烘干能力达到2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
3.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优质农产品认证推广取得新成果
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积极实施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认证农产品数量不断增加。至2017年末,全市共有1680家企业、6743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认证产品数量比2005年增加6470个。其中,通过认证的无公害企业共计1463家,产品6420个;绿色企业207家,产品299个;有机企业10家,产品24个。2017年,全市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产量已达392.4万吨,约占地产农产品上市量的75.2%。奉贤黄秋葵、马陆葡萄等9个农产品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4.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坚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促进农业资源向节约、集约、循环和永续利用转变。种植业方面,上海不断加大土壤地力维护,通过调整优化茬口布局和种植结构,减少夏熟大小麦种植面积,增加绿肥和冬季深耕晒垡面积,鼓励季节休耕养地,从源头上减少化肥农药用量。2017年,全市化肥施用量为8.9万吨,比1978年下降89.8%;商品有机肥施用量为38.31万吨,比2010年增长51.1%。农药施用量3523吨,比2010年下降近一半,累计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369万亩次。养殖业方面,上海不断探索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途径,促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至2017年末,全市累计退养畜禽养殖场613家,其中位于中小河道周边的105家养殖场全部退养。上海大力推进地产水产养殖产地证明制度,积极与市场准入对接,档案渔业覆盖率达100%。
5.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农业自主创新迈出新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水平,率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种源农业是发挥上海农业科技优势、保障优质农产品源头质量的重要产业,上海着力以科技创新推动种源农业发展。种植业方面,以水稻、小麦等主推品种为主体,根据生态特点与优势,积极选育推广优质丰产品种。育成“浦优 22”、“宝农 219”、“申优繁 15”、“S07-55”等一批粳稻系列新品种,具有易种植、抗性好、出米率高等优点,亩产量均达到800公斤。畜牧业方面,培育出“新杨黑”、“新杨褐”、“新杨白”蛋鸡配套系,产蛋率高,抗病力强,品质好。渔业方面,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日趋成熟,大规格亲蟹繁育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如“亚鳌”牌蟹种在全国已有较高知名度,生产“江海21”蟹苗近3万斤,推广至全国16个省市区约30万亩成蟹养殖面积,是全国应用面积最广的河蟹品种。至2017年底,上海已建成水稻、绿叶菜、西甜瓜、中华绒螯蟹等1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6.以质量效益为目标,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紧紧围绕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统筹产业融合发展。以水稻种植为例,上海积极探索稻米全产业链延伸,从“卖稻谷”到“卖大米”向“卖品牌”转变。2017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为9.32万公顷,年产稻谷近80万吨,折合成大米50万吨左右。目前全市水稻种植品种约有85种,品种多、散、杂,加工水平存在差异,产销分散,市民对优质地产大米知晓度不高。上海对水稻生产从两方面尝试了供给侧改革:首先,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在郊区扩大推广种植国庆稻,利用本地大米与市场上其他品种大米“错时上市”的契机,推出上海本地品牌新大米。地产新大米进入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股份的大卖场、标准超市进行销售,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其次,为集中展示“卖稻谷”向“卖大米”的成果和进一步引导品质品牌意识,上海举办了首届大米品鉴活动。
7.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拓展现代农业发展新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农村村庄改造为载体,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至2017年末,全市累计推进涉及54.5万户农户的村庄改造工作,约占全市计划改造总量的73%。至2017年末,浦东新区祝桥镇星火村等62个村被评定为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⑦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评比是市级评比,从2014年开始评比。产值。。同时,围绕“城市让农业增效、农业为城市服务”的主题,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至2017年末,上海已建成休闲农业集聚区22个、已开业景点325个。其中年接待万人以上规模景点171个。马陆葡萄公园、南汇桃花节、奉贤庄行镇赏万亩油菜花、采摘农产品等由农产品生产延伸的农业旅游正在升温。2017年,上海休闲农业景点共接待游客1928万人次,营业收入93.23亿元,带动就业2.84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就业约1.93万人)。上海金山区水库村、嘉定区毛桥村、青浦区蔡浜村、崇明区丰乐村被农业部认定为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8.以新型农民培育为载体,开拓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积极开拓农民增收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抓手,着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元服务主体,为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供了人才队伍保障。至2017年末,上海累计认定6571名新型职业农民,全年共培训农民4092人。实施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与四个省签订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框架协议,组织两地青年农场主互相学习交流、开展产业对接。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效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增加工资性收入。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825元,比1978年增长96倍,年均增长12.4%。
回首四十年,上海在现代农业新征程上不断书写着新的辉煌。农业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经济总量不断飞跃,农业生产量质齐增,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新的局面,增添了新的发展动能。展望未来,上海农业正在朝着产出高效、产品优质、产业融合、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多功能都市现代农业新阶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