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字探究“酲”与“醒”

2018-12-05封国华

中国篆刻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南浦仄仄小楷

文︱封国华

作为一位书法爱好者,笔者尤其偏爱小楷。在众多小楷字帖中,许多人认为《灵飞经》为天下第一。笔者却对《玉版十三行》情有独钟,只可惜《玉版十三行》字太少了。不过,民国时期出版的《星录小楷》以星录书词的形式收录了苏轼、秦观、程垓、柳永、辛弃疾、王安石、姜白石等知名词人的作品。阅读星录书词在感受婉约、豪放词风的同时,还能欣赏星录小楷的清雅隽美;雍容大方。童星录,又名童式规,清朝晚期生于上海嘉定,由于书法比较好且为人踏实,他被聘于商务印书馆,以出版编辑书法类作品为主要工作内容。《星录小楷》在民国时期作为学生习字教材,由于其影响力较大,新中国成立后又以《星录小楷字帖》为名出版发行。

《星录小楷》中有一阕词是程垓的《南浦·春暮》,童星录书写开头为“金鸭懒薰香向晚来春醒一枕无绪”,没有断句。许多古诗词网站上收录了这首词,一般作“金鸭懒熏香,向晚来春酲,一枕无绪。”“薰”可以通“熏”,“醒”和“酲”义符都是“酉”,字义都与酒相关。“醒”是一个形声字,《说文》新附:“醒,醉解也。从酉,星声。”它的本义是指酒醒。柳永在《雨霖铃·秋别》中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思是说:“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引申泛指从麻醉、昏迷状态恢复知觉。引申又指睡眠状态结束,也指尚未入睡。进一步引申指认识由模糊变清楚,明白过来,觉悟等。“酲”也是一个形 声 字,《 说文》:“酲,病酒也。一曰醉而觉也。”段玉裁注:“许无醒字,醉中有所觉悟即是醒也,故酲足以兼之,《字林》始有醒字。”《玉篇·酉部》:“酲,醉而未觉也。”《字汇》:“酲,酒未醒。”“醒”与“酲”的本义显然是相反的,那么到底是“春醒”还是“春酲”呢?许多诗词在流传过程中会出现多个版本,虽然版本各异,但表达意思是接近的,字义截然不同的话就属于不正常。作者到底要表达怎样的状态呢?文学家表达自己的心情往往用景物描写来体现,李白心情好自然是“轻舟已过万重山”;李清照忧愁苦闷,小小的蚱蜢舟也会变得非常沉重。国外文学家在表达人物心情时同样如此,大文豪托尔斯泰在他的《安娜·卡列尼娜》中,描写列文订婚后走到大街上,感到一切都美好和可爱,天空更加蔚蓝,花儿开得更香,鸟儿叫得更甜,连看门老头的目光也充满和蔼。其实周围的景物没有改变,只是列文心中闪耀着快乐的光芒,才使一切都变得充满了美感。《南浦·春暮》开头一句是“金鸭懒熏香”,金鸭是一种铜质鸭形香炉,作者用了一个“懒”字,显然与香炉无关,而是与作者心情有关。“春酲”表示春日醉酒后的困倦,人会感觉慵懒。后面“春酲一枕无绪”比较符合词的意境。用“春醒”欠妥。由于“酲”是平声,“醒”是仄声,还可以参考词的格律来确定哪一个版本是正确的。《南浦》格律开头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显然“春酲一枕无绪”符合格律。“醒”和“酲”字形相似,会不会是形讹?作为经典字帖,已经多次再版,一般有差错的话会标注说明,该字帖在出版说明中只是说有一部分异体字,并没有说有错字。对于古诗文中的用字,我们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标准来衡量,“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一个“xǐng”的读音,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也只有一个“xǐng”的读音。“醒”在《汉语大字典》《汉字源流字典》中收录了“chéng”音,通“酲”。《字汇补·酉部》:“酲,酒病也。”和《说文》“酲”的解释一样。晚清学者吴锦章在他的《六书类纂正讹》中说:“醒,古通作酲。”宋代陈亮《谪仙歌》:“奈无两翅飞见白,王母池边任解醒。”这里的“醒”(现在许多古诗文网站上已作“酲”)应读“chéng”通“酲”。意思是说:“怎奈没有一对翅膀飞去见李白,只能由他在瑶池边消除酒病。”

星录书词《南浦·春暮》中的“春醒一枕无绪”的“醒”不是形讹,不过,不能读“xǐng”,而应该读“chéng”。“一枕”犹言一卧,卧必以枕。“春醒chéng一枕无绪”与前文的“懒”字呼应,意境统一。《星录小楷字帖》中还收录了《生查子·元夕》,这阕词现在教科书上标注作者是欧阳修,星录书写的作者为朱淑真,这也不能说他抄错,因为南宋词人朱淑真的《断肠词》中也收录了这阕词。现在仍有许多学者认为《生查子·元夕》是朱淑真所作,这属于学术争鸣,这里不作详述。

古诗文流传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版本。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我发现网上有许多书法作品以及电脑制作的图片,将“黄縢酒”误作“黄藤酒”或“黄滕酒”。古诗文网在注解“黄縢”时竟然加注了“黄縢”或作“黄藤”,这个加注完全是误导读者。“縢”是形声字,义符是“糸”,本义为绳索。《广雅·释器》:“縢,索也。”《玉篇·糸部》:“縢,绳也。”引申有缠束,封口等义。《说文》:“縢,缄也。”“黄縢酒”是宋代绍兴进贡的一种黄酒。宋代的官酒以黄纸封口,因此也称黄封酒。“黄縢酒”也作美酒的代名词。“藤”是蔓生植物名,如:紫藤、白藤等。“藤”也指植物的匍匐茎或攀援茎,如:瓜藤、葡萄藤等。黄藤是药草名。主治饮食中毒,利小便。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黄藤》:“黄藤生岭南,状若防己,俚人常服此藤,纵饮食有毒,亦自然不发。”“黄藤酒”可理解为用黄藤泡的酒,,但这与陆游词中的“黄縢酒”相去甚远。至于“黄滕酒”就说不通了,“滕”的本义是水向上涌,“沸滕”现在已作“沸腾”。

“醒”和“酲”虽然在古诗文中相通,但现代汉语中分工明确,不能混用。“縢”“藤”“滕”形似,音同义不同,书法创作时必须仔细甄别,不能以讹传讹。

猜你喜欢

南浦仄仄小楷
大同小异
——曾来德小楷展
节录《尚书·君奭》小楷
南浦河守边记
文征明最娴雅的小楷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春日相思
踏莎行
偶感
学诗
王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