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的主要特点与关注重点
——以最具代表性的7本音乐期刊为例

2018-12-05汤斯惟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月刊音乐家

汤斯惟

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迁渝,重庆一时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大批文教、出版、科研机构和音乐家们汇聚到重庆,客观上促进了重庆音乐文化的发展。此时的重庆不仅有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和国民政府最高音乐教育行政机构——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还有音乐专业团体如三大交响乐团(中华交响乐团、国立音乐院实验管弦乐团、国立实验剧院管弦乐团)以及大同乐会等。汇聚到重庆的音乐家们除了在音乐专业院校、行政机构和音乐专业团体供职外,还积极创办音乐期刊,使战时重庆出版的音乐期刊繁盛一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期刊有7本。下面笔者就以这7本音乐期刊为例,对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的主要特点与关注重点进行探析。

一、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的主要特点

抗战时期,音乐家们在重庆创办的音乐期刊可以说位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期刊有7本。分别是《新音乐》(月刊,1940.1—1950.8)、[注]1941年1月发行第2卷第4期后,《新音乐》(月刊)迁往桂林出版。《音乐导报》(1943.10—1944.4)、《音乐艺术》(1944.8—1946.10)、《乐风》(1940.1—1944.6)、《歌曲创作月刊》(1941.1—1942.11)、《青年音乐》(月刊,1942.3—1942.12)、《音乐月刊》(1942.3—1943.5)。(见表1)

(一)期刊主办机构及特点

表1.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统计表

刊名主办机构负责人(任职时间)期刊号(以现存期刊为准)新音乐(月刊)(重庆版)音乐导报音乐艺术中共中央南方局李凌、赵沨(1940.1—1941.1)第1卷第1期至第6期;第2卷第1期至第4期李凌、黎国荃、伍伯就(1943.10—1944.4)第1期至第4期李凌、赵沨(1944.8—1946.10)第1期至第6期;第2卷第1期至6期;第3卷第1期乐风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胡彦久、缪天瑞、江定仙、陈田鹤(1940.1)第1卷第1期熊乐忱、缪天瑞(1941.1—1941.9)新1卷第1至9期熊乐忱、缪天瑞、陈田鹤(1941.10—1941.12)新1卷第10、11、12期熊乐忱、陈田鹤、顾樑(1942.7)第2卷第4期熊乐忱、江定仙、段天炯、陈田鹤、张洪岛、杨荫浏(1943.1—1944.6)第3卷第1、2期;第16、17、18号歌曲创作月刊国民党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邱望湘、姚以让(1941.1—1942.11)第1期、第2期;第1卷第4期至第9期;新1卷第1期青年音乐月刊三民主义青年团洪波、黄源洛(1942.3—1942.12)第1卷第1期至第6期;第2卷第1期至第4期音乐月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抗敌歌咏团胡然、缪天瑞、刘雪庵、陈田鹤(1942.3)第1卷第1期缪天瑞、刘雪庵、陈田鹤、江定仙、杨荫浏、顾硕(1942.5—1943.5)第1卷第2期至第6期

从表1来看,战时重庆出版的音乐期刊,就主办机构而言分属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国民政府。其中,由李凌、赵沨等主办的《新音乐》(月刊,见图1)、《音乐导报》(见图2)和《音乐艺术》(见图3)这3本期刊,都是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创办的,它们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这3本期刊的创办旨在配合新音乐运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文艺理论政策。其次,这3本期刊可以说是前后相继,后一本期刊都是因为前一本期刊被迫停刊,为避免各地新音乐社的成员失去联络而创办。此外,这3本期刊的创办虽历经重重困难,但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音乐家们用他们的智慧和胆识让音乐期刊在重庆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总之,这3本期刊在推动抗战大后方抗日歌咏运动、普及音乐知识、加强音乐界统一战线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图1

图2

图3

而另外4本期刊《乐风》(见图4)、《歌曲创作月刊》(见图5)、《青年音乐》(月刊,见图6)和《音乐月刊》(见图7),则是在国民政府领导下创办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其一,它们虽同由国民政府领导创办,但在办刊风格和定位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乐风》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会刊,该刊历时5年,共发行20期,涉及191位作者的441篇文章,内容囊括了音乐学科的所有方面,学术价值颇高;《歌曲创作月刊》是一本以发表原创抗战歌曲为主的音乐期刊,在目前存见的10期中,[注]目前存见第1卷1、2、4至9期,新1卷1期。《歌曲创作月刊》共发表歌曲94首,而编者更是“相信音乐是一柄革命的利剑”,“抗战歌曲传遍全国”能够“给予抗战的力量更大”;[注]编者:《我们的话》,《歌曲创作月刊》,1941年,第1卷,第1期,第1页。《青年音乐》(月刊)创刊目的是为了宣传三民主义,并配合三民主义青年团文化建设运动,主要刊登适合青年和青年合唱团演唱的抗战歌曲;《音乐月刊》则是一本较为专业的音乐期刊,它需要读者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其发表的歌曲都配以五线谱且都附有钢琴伴奏谱。其二,以上这四本音乐期刊虽有较大差异,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一是始终坚持为抗战服务;二是在强调专业性的同时不忘大众性;三是期刊主编基本来自国立音乐学院及分院的教师。

图4

图5

图6

图7

(二)主要期刊作者群及特点

这一时期,音乐期刊的作者群,不但决定着期刊的质量,而且其发表的作品和文章还反映了当时中国音乐的状况,更影响着中国音乐的发展。笔者将这7本音乐期刊的主要作者群做了一个统计。(见表2)

从表2来看,这7本音乐期刊的主要作者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各期刊的主要作者存在着交叉的现象。如李抱忱、张洪岛、陈田鹤、刘雪庵、贺绿汀、李嘉、夏之秋、缪天瑞、黎国荃、应尚能等人都分别在不同的音乐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和音乐作品。其次,李凌等人通过音乐期刊团结了如李抱忱、张洪岛、陈田鹤、黎国荃、缪天瑞等一大批在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或音乐学院供职的知名音乐家,为音乐界的统战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最后,这些期刊的主要作者大多来自于国立音乐院及分院,接受过系统、专业的音乐学习,他们通过音乐期刊发表音乐作品、宣传音乐理论、普及音乐知识等,为提高全民的音乐素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以上这些作者都是在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先后来到的重庆,他们的到来在客观上促使各地音乐家由分散趋于集中,并形成了战时重庆音乐家群体。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的重组使得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音乐家群体力量得以整合,改变了战前音乐家缺乏全国性组织的状况,各民乐团体、交响乐团、音乐社团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家们之间的联系。国立音乐院的成立,使得重庆音乐家群体得到进一步加强,而1940年后各音乐期刊的创办又给音乐家们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学习、联络平台。由此战时重庆音乐家群体组织开始进入全盛时期,这在抗日战争史、中国近代区域文化史、中国近代音乐史中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表2.抗战时期重庆主要音乐期刊作者群

期刊名称主要作者《新音乐》(月刊,重庆版)李凌、赵沨、舒模、吕骥、夏白、天风、冼星海、李抱忱、缪天瑞、陈田鹤、贺绿汀、刘雪庵、钱仁康、刘天浪《音乐导报》李凌、赵沨、黎国荃、伍伯就、林声翕、李嘉、希嘉《音乐艺术》李凌、赵沨、马思聪、夏白、吕骥、黎国荃、李嘉、孙慎、舒模、贺绿汀、张洪岛《乐风》张洪岛、李抱忱、缪天瑞、陈田鹤、陈振铎、刘雪庵、杨荫浏、江定仙、贺绿汀、高梓、刘已明、李元庆、曹安和、钱仁康、刘天浪《歌曲创作月刊》邱望湘、曾一佳、姚以让、贺绿汀、刘雪庵、夏之秋《青年音乐》(月刊)应尚能、黄源洛、洪波、陈田鹤、李嘉、刘雪庵、吴伯超、王云阶、姜希、黄友棣、黎国荃、刘已明、刘天浪、张定和、沙梅《音乐月刊》缪天瑞、刘雪庵、陈田鹤、张洪岛、李抱忱、王云阶、李嘉、李元庆、应尚能、林声翕、康讴、夏之秋

(三)期刊内容及特点

在期刊内容上,这7种音乐期刊主要有声乐作品、器乐作品、音乐史、音乐教育、表演技法、音乐基础理论、音乐评论以及译文等几大部分。(见表3)

表3.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内容统计(不含音乐消息)

期刊名声乐作品(首)器乐作品(首)中西音乐史(篇)音乐教育(篇)表演技法(篇)音乐基础理论(篇)音乐评论(篇)译文(篇)《新音乐》(月刊,重庆版)89——292652《音乐导报》242131782724《音乐艺术》762111474722《乐风》13518172126353816《歌曲创作月刊》94———232—《青年音乐》(月刊)10411313192612《音乐月刊》2525176616总计547255927588021192

从表3来看,在这7本音乐期刊中,声乐作品属于各期刊的重头戏。如重庆版的《新音乐》(月刊)声乐作品占总篇目的53%;《乐风》中声乐作品占46%;《青年音乐》(月刊)的声乐作品占了62%;《歌曲创作月刊》更是占到了93%。除了声乐作品以外,音乐评论也是各期刊的主要内容,占总篇数的19%。此外,各期刊还注重对音乐基础理论的普及,对音乐史的回顾,对音乐教育的思考,以及对表演技法的探讨等。音乐期刊中译文数量也有不少,有对西方音乐家的介绍;有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推介,如《曲调活动上的事实与神秘性》[注]〔美〕该丘斯:《曲调活动上的事实与神秘性》,缪天瑞译,《音乐月刊》,1942年,第1卷,第2、3合刊,第27—29页。《简易转调法》[注]塞隆克:《简易转调法》,李元庆译,《音乐月刊》,1942年,第1卷,第6合刊,第15—16页。;有对演奏、演唱技巧的探讨,如《德女声乐家里利勒曼论呼吸》[注]令心:《德女声乐家里利勒曼论呼吸》,《音乐导报》,1944年,第4期,第8页。《钢琴弹奏的方法与艺术》[注]凡丁:《钢琴弹奏的方法与艺术》,郭家麟、周庆宁译,《音乐月刊》,1942年,第1卷,第6合刊,第13—14页。等。总之,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涉及的内容广泛,以发表声乐作品特别抗战声乐作品为主,兼顾音乐评论及其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的关注重点

从总体上讲,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关注的问题也颇多,但以7本音乐期刊为例来看,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所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抗战歌曲的创作

抗战歌曲的创作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面对日本法西斯的野蛮侵略,爱国音乐家们以音乐为武器,用实际行动进行抗战救国的具体表现。这7本音乐期刊一共刊发了由爱国音乐家们创作的500余首抗战歌曲。[注]编者:《征稿简约》,《歌曲创作月刊》,1941年,第1期,第14页。在这500余首歌曲作品中,歌名常常出现“抗战”“团结”“祖国”等高频词,而这些歌曲都表现出了中国人民高度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强决心和争取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心。总之,在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发表的声乐作品中,以弘扬抗战精神为主旋律的作品占到了95%以上,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以民歌形式创作改编的抗战歌曲

为了更好、更深入地宣传抗战,作曲家们尝试将民族音乐与抗战内容相结合,他们在创作中不断吸取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元素进行创作改编,或者直接用老百姓熟悉的小调进行填词创作,而用这样的方式宣传抗战,“收效很大”。[注]劫夫等著:《战地歌声》(第2集),重庆:生活书店,1940年,第2页。为此,劫夫等人还专门出版了一本《战地歌集》,[注]劫夫等著:《战地歌声》(第2集),重庆:生活书店,1940年。刊发了23首用民歌填词的抗战歌曲。在战时重庆,这种创作方式同样也受到了作曲家们的欢迎,他们在音乐期刊上发表了如《摘豆角》(陇南民歌)、[注]陇南民歌:《摘豆角》,《乐风》,1941年,新1卷,第1期,第4页。《战歌》(内蒙古民歌)、[注]内蒙古民歌、王洛宾编译:《战歌》,《乐风》,1941年,新1卷,第2期,第8页。《抗敌谣》(察哈尔民歌)[注]察哈尔民歌、今也配词:《抗敌谣》,《乐风》,1941年,新1卷,第9期,第3页。、《洗衣曲》(山西民歌)[注]山西民歌、力山配词、绿永记谱:《洗衣曲》,《音乐艺术》,1945年,第6期,第24页。、《榴花牧歌》(云南民歌)[注]云南民歌、冷莽:《榴花牧歌》,《音乐艺术》,1945年,副辑3,第34页。等歌曲,深得读者的喜爱。受此影响,学院派师生也开始尝试这方面的工作,如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组1947级的同学们于1945年3月集体出版了《中国民歌》,本书收集、改编了蒙古、绥远、新疆、青海等地的110首民歌,这其中也包括不少以民歌形式创作改编的抗战歌曲,如《打到日本》《蒙古人也要去战争》《抗敌歌》等,他们认为“由民歌的研究着手而创造出民族的音乐”才能“创造真正反映人民生活的音乐”,“才可以寻找到一条创作真正民族音乐的道路”。[注]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组1947级:《自序》,《中国民歌》,重庆: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1945年,第7页。以民歌形式创作改编抗战歌曲一方面能促使音乐家们把注意力转向本国民间音乐,另一方面还能对民歌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重视民歌研究,从民歌中吸取养料,逐渐成为中国作曲家们的共识,这一观念不但影响着此后的作曲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发展方向。

2.抗战艺术歌曲

中国艺术歌曲在20世纪30、40年代走向成熟。随着全面抗战的开展,音乐家们在题材的选择上紧扣时代主题,将革命性、民族性和群众性渗透进歌曲中,并用艺术化的创作手法,表明自己坚定的抗战立场。其代表作有贺绿汀的《嘉陵江上》、[注]贺绿汀:《嘉陵江上》,《乐风》,1940年,第1卷,第1期,第6—8页。陈田鹤的《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注]陈田鹤:《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乐风》,1944年,第18期,第13—15页。《江流七转·序曲/二转》、[注]陈田鹤:《江流七转·序曲/二转》,《乐风》,1943年,第3卷,第1期,第6—9页。刘雪庵《柳条长》、[注]刘雪庵:《柳条长》,《乐风》,1941年,新3卷,第5、6期合刊,第5页。应尚能的《无衣》(选自《诗经·秦风》)、[注]应尚能:《无衣》,《青年音乐》(月刊),1942年,第1卷,创刊号,第10页。夏之秋的《思乡曲》[注]夏之秋:《思乡曲》,《音乐月刊》,1942年,第1卷第1期,第7—9页。等。这些抗战艺术歌曲通过借鉴西方的和声写作技巧,借古喻今,借景抒情,表达出作曲家对日寇的憎恨,对同胞的同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3.抗战合唱歌曲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地处抗战大后方的重庆开展了大规模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一些专业和业余的音乐工作者,纷纷组织歌咏团队,巡回各地,教唱、演唱抗战歌曲,举行声势浩大的合唱音乐会,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有1941年3月12日在夫子池广场举办的“千人大合唱”和1942年3月29日在白沙举行的“万人大合唱”。为了配合各地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各音乐期刊也刊发了大量优秀的抗战合唱歌曲,如张文纲的《风暴》(四部合唱);[注]张文纲:《风暴》,《歌曲创作月刊》,1941年,第1期,第11—13页。刘雪庵的《民族至上》(四部合唱);[注]刘雪庵:《民族至上》,《乐风》,1941年,新1卷,第7、8期合刊,第8—10页。杜鸣心《怀念》(三部合唱);[注]杜鸣心:《怀念》,《音乐艺术》,1944年,第4期,第10—13页。仁荪、渔农的《山林果》(四部合唱)[注]仁荪、渔农:《山林果》,《音乐导报》,第3期,第9—10页。等。此时的合唱也已远远超越它作为一门艺术的范畴,担负着宣传抗战、弘扬民族精神、提升理想信念等重任。抗战合唱歌曲不仅推动了大后方群众性歌咏运动的蓬勃开展,而且还鼓舞了全国抗战必胜的信心,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些抗战合唱歌曲至今仍为大家所传唱。

(二)对西方音乐的传播

20世纪20、30年代,一批留学海外的音乐家们纷纷回国,他们不仅带回了西方先进的音乐理论知识,还在国内掀起了学习西方音乐的热潮。受其影响,战时重庆的音乐期刊也对西方音乐表现出了特别的关注,其关注重点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贝多芬及作品的译介与鉴赏

除了重庆版的《新音乐》(月刊)[注]《新音乐》(月刊)迁往桂林出版的第1期即1941年8月第3卷第1期就发表三首贝多芬的作品《变奏曲》《梅花》《渔夫》以及一篇介绍贝多芬的专题文章《贝多芬是怎样作曲的?》。和《歌曲创作月刊》以外,其余5种音乐期刊都表现出对贝多芬的极大关注,一共发表了9篇相关文章,包括张洪岛的《节译贝多芬遗嘱》,[注]〔德〕贝多芬:《节译贝多芬遗嘱》,张洪岛译,《乐风》,1943年,第3卷,第1期,第21页。陈洪的《贝多芬第六交响曲》,[注]陈洪:《贝多芬第六交响曲》,《乐风》,1943年,第3卷,第1期,第22—24页。J.Klein著、康讴译《读贝多芬作曲随录》,[注]J.Klein:《读贝多芬作曲随录》,康讴译,《乐风》,1943年,第3卷,第1期,第24—25页。大津编译的《名曲解说悲多芬的〈英雄交响乐〉》,[注]大津编译:《名曲解说悲多芬的〈英雄交响乐〉》,《青年音乐》(月刊),1942年,第1卷,第4期,第31—34页。王云阶的《莫差特与悲多芬》,[注]王云阶:《莫差特与悲多芬》,《青年音乐》(月刊),1942年,第1卷,第5期,第29—32页。堀内敬三著、李嘉译的《贝多芬的时代及其生涯性格与作品》,[注]〔日〕堀内敬三著:《贝多芬的时代及其生涯性格与作品》,李嘉译,《音乐月刊》,1942年,第1卷,第4、5期,第13—19,25页。C.Wilkinson著、陆素译《怎样弹奏悲多芬的〈月光曲〉》,[注]C.Wilkinson:《怎样弹奏悲多芬的〈月光曲〉》,陆素译,《音乐导报》,1943年,第3期,第19—20页。李嘉的《悲多汶的D调小提琴协奏曲》[注]李嘉:《悲多汶的D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导报》,1943年,第3期,第31页。,罗曼·罗兰著、梁宗岱译的《悲多芬与歌德》[注]〔法〕罗曼·罗兰:《悲多芬与歌德》,梁宗岱译,《音乐艺术》,1945年,第5期,第31—33页。。可见,在当时的中国,音乐家们对贝多芬及作品的关注超过了任何一个西方音乐家,其原因是贝多芬的个人境遇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得他的音乐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抗争精神,给人以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这正是抗战时期的中国所需要的。

2.对交响乐的传播与推广

抗战时期,重庆有三大知名交响乐团:中华交响乐团、国立音乐院实验管弦乐团、国立实验剧院管弦乐团。这三大交响乐团汇集了当时国内优秀的指挥和演奏家,如马思聪、林声翕曾先后担任中华乐团指挥,金律声、吴伯超曾任国立音乐院实验管弦乐团指挥,陈田鹤、郑志声为国立实验剧院管弦乐团指挥,黎国荃、夏之秋、王云阶、范继森、王沛纶、黄源洛、张洪岛等人曾分别供职于这三大交响乐团。交响乐团经常为社会各界演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柴科夫斯基、门德尔松、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等音乐家的经典作品,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如《新华日报》在评论1942年3月31日中华交响乐团演奏会时写道“不到七点钟,会场中已经挤满了观众,有许多人还是从南岸黄桷垭赶来的,听众情绪的热烈,会场秩序的良好,都证明二年来由于各交响团的努力,一般听众对音乐的欣赏程度已经提高了”。[注]编者:《春暖花开百鸟歌唱陪都迎逢音乐月》,《新华日报》,1942年4月7日,第4版。而普通民众已经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欣赏交响乐,他们希望能得到更多关于交响乐方面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交响乐的创作,因此,各期刊也发表了不少文章,特别是以中华交响乐团音乐导报社的名义发行的以介绍交响乐为主的《音乐导报》,刊发如《交响曲》[注]〔日〕岛琦赤著:《交响曲》,李凌译,《音乐导报》,1943年,第2期,第13页。《萧斯塔可维契的第七交响曲的演出》[注]〔俄〕A.托尔斯泰作:《萧斯塔可维契的第七交响曲的演出》,新译,《音乐导报》,1943年,第2期,第14页。《管弦乐与吹奏乐所使用的乐器及其编成》[注]〔日〕漱三口滕吉作:《管弦乐与吹奏乐所使用的乐器及其编成》,李绿永译,1944年,第4期,第12页。《乐器常识讲话》[注]林于:《乐器常识讲话》,《音乐导报》,1943年,第2期,第4页。《管弦乐名指挥家——托斯加尼尼》[注]〔美〕H.陶布曼著:《交响曲》,韦壁译,《音乐导报》,1943年,第2期,第11页。等文章。除此以外,三大乐团的音乐家们也在其他期刊上发表了相关文章,如张洪岛在《乐风》上发表的《管弦乐组织之演变》,[注]张洪岛:《管弦乐组织之演变》,《乐风》,1944年,第3卷,第2期,第20—22页。王云阶在《青年音乐》(月刊)上发表的《交响乐普遍化的新设施——史托考夫司基的伟大贡献》,[注]王云阶:《交响乐普遍化的新设施——史托考夫司基的伟大贡献》,《青年音乐》(月刊),1942年,第1卷,第4期,第35—36页。黎国荃的《管弦乐及合唱指挥法》[注]黎国荃:《管弦乐及合唱指挥法》,《青年音乐》(月刊),1942年,第2卷,第2、3合期,第18—21页。等。抗战时期,交响乐在重庆掀起了一股热潮,虽然还处于初期阶段,但音乐家们开始有意识地推广交响乐,也开始培养自己的交响乐人才(如国立音乐院幼年班的成立),为抗战胜利后中国交响乐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3.对西方音乐理论的介绍

战时重庆音乐期刊的主编和主要作者大多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因此,他们格外注重对西方音乐理论的介绍,编辑们想尽一切办法,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讲解。如《新音乐》(月刊)和《乐风》都开辟了“音乐问答”专栏,解答读者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种种疑问,《乐风》还发表了音乐家们翻译及原创的音乐理论文章,如7期连载缪天瑞的“作曲练习”,[注]从1941年1月新1卷第1期至1941年9月新1卷第9期。一期一课,详细地向读者介绍了“分解和弦”“音进行法·乐句构成法”“小调·变化音·转调·变化乐段·形式”等知识。此外,《青年音乐》(月刊)还设置了“理论技术讲话”栏目,每一期向读者推介1—2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包括最基本的乐理常识,[注]如1942年3月《青年音乐》(月刊)在创刊号上发表的《乐理常识——音乐名词术语解析(三则)》及1942年7月第1卷第5期发表的应尚能的《音乐常识讲话——唱名法》;《乐风》1941年新1卷第7、8期合刊发表了缪天瑞翻译该邱斯的《和弦的构成及其连接》等。还有和声、[注]1945年2月第6期李绿永、黎国荃翻译的原田彦、守安省的《自修和声学》。曲式、[注]1942年10月第1期《音乐导报》发表的卡尔曼的《曲体解释》。对位[注]如1944年4月第4期《音乐导报》发表的林声翕翻译的E.Prgut的《严格的与自由的对位法》。等作曲理论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普通音乐爱好者因缺乏专业教材而丧失学习音乐知识的遗憾。同时,该刊还特设“青年习作指导组”,“聘请刘雪厂(庵)先生,陈田鹤先生,张定和先生,黄源洛先生,洪波先生为指导”,[注]编者:《征求青年音乐习作》,《青年音乐》(月刊),1942年,第1卷,第2期,第38页。并择优刊发青年人的习作。由此可见,各音乐期刊对西方音乐理论知识的介绍尤为关注,这为西方音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

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对西方音乐的传播和战前相比,在侧重性、针对性及普及性方面都有所不同。其一,在战前,虽然各音乐期刊对贝多芬的关注度高于其他西方音乐家,但对瓦格纳、肖邦、舒伯特、德彪西、帕格尼尼等音乐家也有极大的兴趣,同时各期刊还向读者介绍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以及20世纪的音乐家。而抗战时期,音乐期刊逐渐把关注重点转移到了贝多芬一人身上,对其他音乐家的介绍明显下降,这样的变化与当时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其二,出现了像《音乐导报》这种以介绍管弦乐知识为主的音乐期刊。在抗战这个非常时期,受战事、资金、纸张、印刷等条件的限制,发行一本音乐期刊并非易事,因此,如果没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一定规模的读者群,是不可能创办一本同综合类音乐期刊相比,受众面不大但十分有特色的音乐期刊,而《音乐导报》的出现恰恰说明了在抗战时期,西方音乐深受大众的喜爱且远超战前。其三,在作曲技术理论及乐理知识方面,战前的各音乐期刊虽已刊载过许多理论性文章,如缪天瑞的《曲调作法》[注]〔美〕该丘斯著:《曲调作法》,缪天瑞译,《音乐教育》,1935年,第3卷,第4—12期;1936年,第4卷,第1—2期。《乐式学讲座》、[注]缪天瑞:《乐式学讲座》,《音乐教育》,1934年,第2卷,第6—12期;1935年,第3卷,第1—6期。陈洪《转调的法子》、[注]陈洪:《转调的法子》,《广州音乐》,1935年,第3卷,第3期,第2—9页。萧友梅《乐学研究法》、[注]萧友梅:《乐学研究法》,《音乐杂志》,1920年,第1卷,第4期,第1—8页。贺绿汀《和弦研究》[注]贺绿汀:《和弦研究》,《音乐教育》,1935年,第3卷,第6期,第9—18页。等,但这些理论文章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抗战期间,由于抗战宣传的需要,除了专业作曲家,许多音乐爱好者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救亡歌曲,但他们大多缺乏作曲基础,创作的歌曲存在不少的问题,为此,音乐期刊通过“音乐问答”“作曲指导”等栏目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西方音乐理论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广大读者提升专业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为抗战救亡服务。

(三)对中国音乐的思考

各音乐期刊对中国音乐家及民族音乐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已故中国音乐家的追忆和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思考上。

1.对已故中国音乐家的追忆

总体上看,抗战时期重庆的音乐期刊对中国音乐家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对黄自、萧友梅和聂耳三位已故音乐家的追忆上。

黄自是“誉满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乐坛,且富有爱国民主情怀的教育家、作曲家、理论家”,[注]戴鹏海:《永远的黄自——纪念黄自先生百年诞辰》,《音乐艺术》,2004年,第4期,第9页。也是最早全面系统地向国内学子传授专业作曲技术和理论的音乐家,培养了如贺绿汀、江定仙、陈田鹤、刘雪庵等优秀的学生,对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青年音乐》月刊在1942年5月第1卷第3期上组织了“黄自先生逝世四周年纪念专页”,刊发了应尚能的《纪念黄自先生》[注]应尚能:《纪念黄自先生》,《青年音乐》(月刊),1942年,第1卷,第3期,第23—24页。及黄自的胞弟黄组方、黄长风撰写的《黄自先生行述》[注]黄组方、黄长风:《黄自先生行述》,《青年音乐》(月刊),1942年,第1卷,第3期,第25页。。该刊在接下来的第4期中,又发表了赵元任的评论文章《黄自的音乐》,[注]赵元任:《黄自的音乐》,《青年音乐》(月刊),1942年,第1卷,第3期,第6—8页。结合黄自的作品,对其旋律、和声等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音乐月刊》在1943年5月第2卷第1期中,刊载了黄自创作的清唱剧《长恨歌》,这也是首次在期刊上正式发表《长恨歌》全集。

而对于黄自,左翼音乐家们则有自己的看法,如在1940年5月第1卷第5期《新音乐》(月刊)的开篇文章李凌就发表了《纪念黄自先生》[注]绿永:《纪念黄自先生》,《新音乐》(月刊),1940年,第1卷,第5期,第2—3页。一文,这篇文章与上文提到的文章有所不同,李凌并非一味地褒扬黄自。他一方面肯定黄自的爱国精神及他所提倡的民族形式等。但另一方面,李凌又认为,黄自虽然鼓励“作家尽量多创作”“合中国人的口味”的民歌,但他自己却未能将这个主张“很好的实践起来”,[注]绿永:《纪念黄自先生》,《新音乐》(月刊),1940年,第1卷,第5期,第2—3页。其原因与他的经历及现实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冼星海也在《现阶段中国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中说道“黄自在一·二八前后写出了他的《旗正飘飘》和《抗敌歌》。在过去,他只写了许多唯美的,抒情的歌曲,当然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认识,他的贡献只停留在音乐教育方面,不像聂耳时刻站在大众前面,而又代表着大众的利益”。[注]冼星海:《现阶段中国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新音乐》月刊,1942年,第5卷,第3期,第102页。这两种声音代表了“学院派”和“救亡派”不同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难免有时言辞犀利。不可否认的是“九一八事变”后,黄自首开创作抗日爱国歌曲之先河,理应值得所有人尊敬。

萧友梅作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开拓者,他的逝世无疑是整个音乐界的重大损失,熊乐忱在1941年新1卷第4期的《乐风》上发表《悼萧友梅先生》[注]熊乐忱:《悼萧友梅先生》,《乐风》1941年,新1卷,第4期,第10—11页。,作者记述了恩师萧友梅先生以及萧先生对中国音乐教育所做的巨大贡献,文后附《萧友梅先生略传》。应尚能在1942年第2卷第4期的《青年音乐》(月刊)上发表了《纪念肖友梅》[注]应尚能:《纪念肖友梅》,《青年音乐》(月刊),1942年,第2卷,第4期,第4—6页。一文,这篇文章是为纪念萧友梅逝世二周年而作,该文回忆了萧友梅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更总结了萧友梅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功劳和他成功的原因。《音乐月刊》1942年3月第1卷第1期创刊号的首篇评论文章就刊发了宴青的《纪念中国新音乐的保姆萧友梅先生》[注]宴青:《纪念中国新音乐的保姆萧友梅先生》,《音乐月刊》,1942年,第1卷,第1期,第1—6页。,该文从“导言”“先生对于音乐教育之贡献”“先生之为人与生活”“先生的著述与其他”“尾声”五个方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萧友梅。

聂耳,人民的音乐家,他“拿音乐作斗争的武器”,并“把握着现实及配合正确的政治方向,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向前迈进”。[注]冼星海:《现阶段中国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新音乐》(月刊),1942年,第5卷,第3期,第102页。在他短暂一生中留下了多部经典的传世之作,就像李凌在《纪念黄自先生》一文中写的那样“六七年来中国乐坛殒灭了几颗巨星——王光祈先生,聂耳先生,黄自先生,张曙先生。这是不可补偿的损失”。[注]绿永:《纪念黄自先生》,《新音乐》(月刊),1940年,第1卷,第5期,第2—3页。而各音乐期刊也用专题论文或追思歌曲等形式来追忆聂耳,如《新音乐》(月刊)于1940年第2卷第2期,发表了“纪念聂耳先生逝世五周年特辑”,刊登了李焕之为悼念聂耳创作的歌曲《我们的歌手死在海底》,[注]焕之:《我们的歌手死在海底》,《新音乐》(月刊),1940年,第2卷,第2期,第1页。以及《聂耳先生的学习和工作》[注]矣之:《聂耳先生的学习和工作》,《新音乐》(月刊),1940年,第2卷,第2期,第2—4页。《聂耳先生的音乐》[注]程平:《聂耳先生的音乐》,《新音乐》(月刊),1940年,第2卷,第2期,第5—6页。两篇文章。在《聂耳先生的学习和工作》一文中,作者讲述了聂耳勤奋求学的经历并激励年轻人向他学习。而《聂耳先生的音乐》则分析了聂耳作品的四大特点,第一,他的作品具有真实性、战斗性和革命性;第二,采用五声调式;第三,拍子简单,多用变拍;第四,节奏有力,多用连续附点。《音乐艺术》也发表了光未然的《呼唤聂耳时代》[注]光未然:《呼唤聂耳时代》,《时事新报》,1944年8月,第4版。和李绿永的《路——纪念第九个聂耳节》[注]李绿永:《路——纪念第九个聂耳节》,《音乐艺术》,1945年,第2卷,第2期,第1页。两篇纪念聂耳的评论文章。

2.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思考

抗战时期,音乐家们认为必须“将中国数千年来的音乐传统作一深刻的认识”,才能“找出一条道路来,用以创造一种新的中国民族的音乐。——即中国民族新音乐”。[注]光未然:《向着民族新音乐的道路前进》,《新音乐》(月刊),1940年,第2卷,第4期,第11页。为此,《新音乐》月刊专门成立了“民歌研究会”,并发布了《民歌研究会组织大纲》,在全国招募会员,收集民歌、利用民歌、发展民歌、创作民歌。为了更好的帮助读者理解民歌,该刊还发表了《陕北民歌的曲式——陕北民歌研究之一》,[注]天风:《陕北民歌的曲式——陕北民歌研究之一》,《新音乐》(月刊),1940年,第2卷,第1、2合期,第85—90页。用翔实的例子分析了陕北民歌的曲式结构。在林克的《民族音乐点滴》[注]林克:《民族音乐点滴》,《音乐艺术》,1945年,第6期,第48页。一文中,作者明确地提出音乐家创作的作品应“表现中华人民的现实情感要求”“继承民族音乐艺术的优秀遗产”“建立民族音乐”。杨荫浏于1942年在《乐风》期刊上发表了《国乐前途及其研究》,[注]杨荫浏:《国乐前途及其研究》,《乐风》,1942年,第2卷,第4期,第16—18页;1943年,第3卷,第1期,第17—20页;1944年,第3卷,第2期,第23—26页。学界认为这篇论文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注]伍国栋:《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的转型》,《音乐研究》,2000年,第4期,第11页。文中杨荫浏阐述了他对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现实状况的思考和担忧,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希望和建议。70多年后的今天,这种担忧并未完全消除,而杨荫浏所提的建议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同时,该文也是杨荫浏对中国民族音乐一次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之后,他的研究几乎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并在20世纪50年代后以具体的成果表现出来。杨荫浏的学术观点不仅对整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还推动了其学科建设,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对中国音乐的思考侧重于对传统音乐新的探究,其主要表现为对民族形式的探讨,围绕如何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继承新音乐运动光荣的传统、接受民族音乐传统的宝贵遗产、武装西洋音乐高度技术理论水平”等几方面,来“创造民族形式”。[注]赵沨:《音乐的民族形式》,《新音乐》(月刊),1940年,第2卷,第1、2合刊,第33页。为此,他们还在重庆专门举办了音乐家座谈会,邀请众多音乐家参与到音乐的民族形式的讨论中来,[注]赵沨:《音乐的民族形式》,《新音乐》(月刊),1940年,第2卷,第1、2合刊,第32页。这场关于“民族形式的争论”座谈会对当时的音乐家影响颇大。首先,他们开始对民族音乐进行系统的整理、收集及研究,提炼其精髓,创作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其次,是散见于各音乐期刊中关于对中国音乐反思的理论文章,如赵沨的《音乐的民族形式》、[注]赵沨:《音乐的民族形式》,《新音乐》(月刊),1940年,第2卷,第1、2合刊,第22—37页。李凌的《论新音乐的民族形式》[注]绿永:《论新音乐的民族形式》,《新音乐》(月刊),1940年,第2卷,第1、2期合刊,第2—21页。等;再次,是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如由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1947级理论作曲组创办的“山歌社”及其编著的《中国民歌》,[注]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组1947级:《中国民歌》,国立音乐院油印本,1945年,重庆图书馆藏。以及举办的民歌演唱会等。当然,这场争论也影响和促进了战后中国音乐的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开始得以恢复其应有的地位并逐渐走向国际舞台。

结 语

抗战时期重庆的音乐期刊开辟了抗战大后方音乐理论研究的广阔空间。通过以上最具代表性的7本音乐期刊,探讨分析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的主要特点与关注重点,让我们感受到了近代音乐家们炽热的爱国情怀,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强烈的艺术使命感。各音乐期刊中所刊发的歌曲和文章,让我们对抗战时期的中国,特别是抗战大后方重庆的音乐状况、脉络及走向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加深了我们对抗战时期中国音乐的了解。一方面,音乐家们以抗战爱国为己任,积极投身于音乐期刊的创办,在音乐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爱国抗战歌曲,这些歌曲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奋勇杀敌,其所承载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将永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另一方面,抗战时期中国音乐工作者不断对当下音乐进行反思,在努力学习西方音乐理论的同时重视从传统音乐中吸取养分,使中国近现代音乐逐渐走上系统化、科学化、民族化的道路,而他们对已故音乐家的追忆除了有对音乐家的思念、尊重之意外,对其作品、思想等的研究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我国近现代音乐的一次总结和回顾。

但是,抗战时期重庆的音乐期刊也存在一些遗憾之处。首先是对音乐本体研究的不足,其中能称之为“研究”的理论文章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抗战时期我国音乐理论水平及研究能力普遍不高;二是由于抗战时局艰难等客观因素,使得音乐工作者们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有限;三是音乐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是对音乐教育的关注不够,虽然《乐风》杂志刊发了熊乐忱、李抱忱等人关于音乐教育的21篇文章,但其余6本期刊共发表音乐教育类文章仅6篇,而这些文章对于如何让中国音乐教育快速发展,如何让中国音乐教育更加科学规范,都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意见。最后,各音乐期刊发表的声乐作品远多于器乐作品,而优秀的器乐作品更是凤毛麟角。但不管怎样,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所弘扬的爱国精神和体现出的时代责任感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月刊音乐家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画与理
姚铜(音乐家)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画与理
画与理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欢迎订阅2015年《同舟共进》月刊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