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
2018-12-05寻琛华
寻琛华
(蓝田县中医医,陕西 西安 710500)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为特点的综合征,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发生得早,以41~50岁为高峰,发病率可达73.7%左右。糖尿病对血管病变的影响,则助长了高血压并发其他病势,尤其增加了发生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病变、心脏病、心衰和肾动脉硬化等危险性。现就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75~88岁,平均年龄79岁,糖尿病病程为4~20年,平均13年,高血压病程5~12年,平均7年。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第二代ACEI依那普利进行治疗,一日两次,一次10 mg剂量。观察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施慧达),引达帕胺缓释片(纳催离)联合依那普利联和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氨氯地平(施慧达)剂量为每次5 mg,每天1次,于晨起口服;引达帕胺缓释片(纳催离)剂量为每次1.5 mg,每日一次口服;依那普利剂量为每次10 mg,一日两次。对比并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 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
目前我国高血压控制的现状极不令人满查。在高血压患者中,知晓率仅为26.3%,接受药物治疗率为12.1%,但实际控制率(血压<140/90 mmHg) 仅2.8%,在农村更低。国内外已有较多大宗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严格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致残致死的报告,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作用。
2.1 控制血糖
对血糖未良好控制的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应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有研究表明,餐后血糖对血压的影响大于血脂异常和糖尿病肾病。临床表明,血压控制较好时,血糖易控制;反之,血糖控制不佳时,血压也不易降低。70岁以上老年人空腹血糖<8.0 mmol/L,三餐后2 h血糖<12 mmo/L即可,不必太严格。
2.2 监测血压
密切监测血压以了解降压治疗效果,力图达到24h平稳降压,防止血压变异太大。一些24 h动态血压监测显示,靶器官损害与血压变异有关;晨间血压上升与心脑缺血发作和猝死有关;24h 内血压上升峰的次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比静息时血压更明显;夜间血压下降程度与左心室的重量呈负相关,特别是女性。糖尿病的早期高血压,甚至无高血压时已出现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小,故对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夜间血压的变化。
3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3.1 戒烟
戒烟可能是高血压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及非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一种生活方式改良措施。。吸烟影响降压治疗的效果,使其防止器官损害的作用减弱。戒烟后1年可以看到对心血管病的好处。
3.2 体育锻炼
以静坐方式工作的患者可进行有规划的、一定量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跳舞、太极拳、除草或游泳等。每周3~4 次,每次30~45 min,可降低收缩压4~8 mmHg。不主张大运动量,如快跑、跳跃、举重或参加体育比赛等。
3.3 限量饮酒
过度饮酒除对糖脂代谢有影响外,还降低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性,增加脑中风的危险。建议男性每天服乙醇量< 20~ 30ml。女性比男性吸收
酒精更多,瘦人比肥胖人对酒精更敏感,故乙醇量应< 10~20ml/d。
3.4 限制食盐
老年人、高血压病人和糖尿病病人对盐敏感。高血压患者每天销盐的摄人量由每天10.5 g降低到47-5.8,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A-6 mHg。每天食盐量应<6 g。
4 结 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5 结 论
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更易患高血压,糖尿病与高血压在患者体内相互促进和恶化,加重了病情,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综上所述,联合用药治疗老年糖尿病及高血压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临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