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如明朝使用信用货币制度

2018-12-05殷博厚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纸钞铜钱白银

殷博厚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山东 泰安 271000)

所谓信用货币制度是指由国家中央银行或指定机构发行,根据法律规定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并将这种货币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现今世界各国基本实行这一货币制度。在此之前,上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流行的是金本位制,但是后来由于黄金储量的不均匀以及各国实力的差异,导致金本位的崩溃,造成各国经济动荡,最终由金本位制逐渐转向了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制度。

1 明朝的货币制度

1.1 铜钱

早在明朝还未建立时,朱元璋便在江西等地设立宝源局、宝泉局等生产铜钱。在明朝初期,铜钱被作为法定货币流通。然而,铜钱虽是官方法定货币,却因为其面值小,极为笨重,不易携带,并未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反而在民间兴起了自行使用各类通货进行商品交换的风气,官方却并未对民间交易中自行使用的通货进行明令禁止,这也为后来铜钱的废止与白银的流通创造了机会。

1.2 纸钞

由于铜钱的使用不便,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于是政府于洪武八年(1375年)开始发行纸钞并开始逐步收缴铜钱。纸钞与铜钱相比自然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便于携带,便于交换。然而,明政府在发行纸钞上并未借鉴前人经验,未实行“倒钞法”,一味地发行纸钞,而不回收,导致后来纸钞滥发成灾,贬值极其严重,最终也不得不以废止而告终。

1.3 白银

在明朝前期,政府一度禁止白银的流通使用,但随着对外政策限制的逐步开放,以及元蒙时期遗留的银两制深入人心。同时还有明代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并且当时铜钱的逐步废止与纸钞的不断贬值,白银的流通与使用已成为一种势不可当的趋势。在嘉靖以后,白银已经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2 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2.1 优点

货币制度是一种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之上的没有金属本位币的货币制度,不再以贵金属为基础,突破了货币的黄金限制,使得商品的交换更加方便。并且信用货币制度避免了因黄金储量不均匀所带来的困扰,使得世界各国都可以推行自己的货币政策。

2.2 缺点

信用货币脱离贵金属限制,是不兑现货币,其发行缺乏规定保证和内在的制约机制,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容易出现财政发行,导致通货膨胀。

信用货币是建立在国家法律和信用、通过信用渠道流通的货币制度,它失去了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如果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需要量,会表现为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市场的稳定。

3 明朝使用信用货币制度的条件

作为中国古代经济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明朝的经济发展史一直得到后世学者的重视。

3.1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封建社会进入晚期,政府加强了对权力的集中,也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但是在这一时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大量的雇佣工出现在社会各业的手工作坊中,社会中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雇佣关系。商品的生产开始形成规模化,政府已无力对其进行干预或禁止,这种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商品的生产速度,使得商品的流通加快,因此市场上需要更多的货币来保证商品流通的正常化,而当时铜钱的不便交易、纸钞的滥发以及白银的不断减少,于市场而言,使用信用货币制度未免不是一种好方法。

3.2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在明朝,由于恢复了汉人的统治地位和原先汉族的生产方式,并且明朝恢复了在元蒙时期被废除的科举制,录用了大批饱学之士。因此明朝的生产力较前朝相比,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生产力提高带来的结果便是综合国力的增强与社会经济的繁荣。而此时,商品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消费增加,对商品的需求也在增加,这样一来,也势必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撑市场的正常运行。

3.3 明朝不完善的货币制度

前面就已经提到,明朝前期的发展与后期的衰败都离不开其使用的货币制度,前期由于国家刚刚建立,市场逐步恢复正常化,一切法令都出自国家,经济在政府的指引下渐渐恢复。但是后期,由于市场的不断发展,货币制度却没能与时俱进,导致可流通的白银不断减少,市场上出现通货紧缩,经济出现退步,政府却没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说明朝的经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4 假如明朝使用信用货币制度

明朝的经济虽然发达,但是后期的衰败离不开其不完善的货币制度。其货币制度对于明朝历史的发展具有关键的影响。比如说,铜钱的不便使用致其最终被废止,纸钞的滥发也难逃贬值、通货膨胀带来经济混乱的后果。白银的使用虽然较为方便且被世人认可,但是后期市场上流通的白银越来越少,且白银在流通中的不断损耗使得百姓的利益不断受到损失,与其说是白银,不如说是不完善的货币制度拖垮了大明王朝。回头再看当今世界流通的信用货币制度,因其一系列的优点而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假如将这套现代的经济制度放在几百年前的大明王朝,则在税收、财政和贸易方面都会出现不一样的局面,整个大明王朝的历史乃至中国的历史或许会改写。

4.1 对税收的影响

信用货币制度与金属货币制度相比,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再以贵重金属为基础而单纯地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发行信用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假如信用货币制度在明朝时期实施的话,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税收局面也将有所不同。贵金属使用的减少对于税收来说能够减少税收程序以及税收钱款的收集、保存等麻烦,极大的提高税收工作的效率。而以信用为基础的税收制度也对民众自觉纳税的积极性有所助益。但是在明朝时期,如果信用货币制度下的税收缺乏一整套完善的监督机制,也就可能会存在各个税收环节脱节,从而无法收获理想的效果。

4.2 对财政的影响

信用货币制度,是由国家发行法定信用货币,强制在市场上流通。这种货币制度使得不再需要大量的金属货币,大大减少了国家的铸币支出。但是倘若这种货币制度真的在几百年前的明朝得到实施,想必并不会真的一帆风顺,有益无害。从其弊端来说,会增大经济的不稳定性。

首先,信用货币制度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在国家发行信用货币过程中,缺少内在的制约机制,且当时与现在相比较,信息落后,国家很难对经济做出准确的预算,这就难以避免地出现货币的滥发或少发的现象。这一问题在现在都难以解决,在明朝,想必更是无能为力。

其次,发行的信用货币不具有自动调节货币流通量的能力。在以前金属货币时期,市场进行的是等价交换,用真金白银购买商品。而信用货币制度则使用的信用货币,其本身并没有价值,因此容易造成市场波动,并且很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这对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4.3 对贸易的影响

金属货币制度虽然具有稳定的优点,但是前提是必须要有足够的贵金属作为货币基础和用来发行货币。这一制度在王朝建立的前期或许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到了王朝后期,则不可避免地出现市场上可流通地货币越来越少,国家的储蓄贵金属也越来越少。如果明朝使用了信用货币制度,那么市场上的日常交易便不再需要使用铜钱或者白银,这样一来,市场上的交易便不再需要贵金属货币,国家的贵金属储蓄也不会越来越少。市场交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家的经济自然也会不断发展。

5 结语

作为中国古代一个经济极为繁荣的王朝,明朝在中国的经济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其后期的颓废不得不让人叹惋。但其实明朝的衰败是必然的,当时的统治者始终无法摆脱历史条件的限制而创造出更好的制度。而将现代的信用货币制度套用在明朝的社会这样的构想,虽然让人充满幻想,却也多少有点不太现实,毕竟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没有必要去将时空打乱,做天马行空的设想。历史终究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历史也没有假如。

[1] 田小改.Q币与货币的比较分析 [J].中外企业家,2012,(07).

[2] 李欣荣.明朝货币制度变迁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5.

[3] 张炳南.黄金在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J].中国宝玉石,2013,(03):73-80.

[4] 马良.白银资本:在金属货币与信用货币之间徘徊[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121-127.

[5] 王忠国.信用货币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J].金融理论与教学,1998,(03):17-19.

猜你喜欢

纸钞铜钱白银
铜钱
你知道古代圣旨和纸钞是怎样防伪的吗
铜钱草
铜钱草上的小洞
民国时期纸钞上的防伪暗记
白银双曲线的几个新性质
古灵精怪包小黑
铜钱草
宇宙中发现黄金白银“制造厂”
明代纸钞拍出276万元创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