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宣誓与责任担当
2018-12-05本刊评论员
■本刊评论员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这铿锵声音,震撼着中华大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新的一页被揭开。
为什么是揭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新的一页?
因为这是在2018年3月17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新当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同志面对2 970名全国人民代表,抚按宪法,紧握右拳,进行庄严宣誓的声音。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69年来,国家主席第一次进行的宪法宣誓。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作为党、国家、军队最高领导人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恪守宪法的高度自觉,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全党拥护、人民爱戴的领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政治品格和领袖风范,深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执政、维护宪法权威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所以,揭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新的一页。
著名法学家伯尔曼在其名著《法律与宗教》一书中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最真实的生命就在于它被人们所信仰。宪法宣誓仪式的寓意就在于通过鲜明的仪式意象和强烈的心里暗示唤起人们对宪法的信仰。世界上193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有177个国家明确规定国家公职人员任职前要进行忠于宪法的宣誓。是因为宣誓是一种庄严的承诺,誓词是沉甸甸的诺言。宪法宣誓实际上是宣誓人向公众作出神圣的宪法承诺,体现了宣誓人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深厚的国家情怀。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会这样做。我们现在将“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写入《〈宪法〉修正案》,作为一种制度在宪法中确认下来,是为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更好地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而不忘自己的责任担当和国家情怀。所以,揭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新的一页。
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生活随着国家发展一年比一年更好。”这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意愿的体现,是强烈的责任担当,只有依法行政才能实现。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我们只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这次修改宪法为起点,更好地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就能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凝聚党心、民心。在法治精神、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道路上,迎来春光明媚而灿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