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关键节点
2018-12-05雷亚华乌鲁木齐爱华盈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雷亚华 乌鲁木齐爱华盈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关于制造业成本控制的概述
成本控制并不是单纯的降低企业成本,而是指以成本会计为主运用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并按事先预定的成本限额对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开支,通过比较成本限额和实际成本,衡量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成绩,确保预期的成本限额得到实现。并且通过调节、监督企业发生的各种耗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成本控制主要内容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在进行产品制造前所需做的准备工作的控制,其工作主要包括控制产品的设计、控制产品制造的物流采购等。事中控制是指对产品制造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事务进行控制,其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等支出。事后控制是指产品在生产制造结束后,对于产品流通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主要包括控制产品的销售、运输等费用。
二、我国制造业成本控制现存的问题
(一)成本监管机制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
完善的监管机制可以有效降低电子创新企业的成本,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监管机制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网络化、集成化、便捷化的需求。当前,部分电子创新企业主要依靠财务部门进行成本监管,主要关注生产阶段,针对的是成本的事中和事后控制,这就造成电子创新企业在信息时代的成本监管缺乏全面性。因此,电子创新企业应结合信息网络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此外,成本预算是控制成本的关键环节。首先,电子创新企业如配件等成本具有较大的弹性,而传统的成本监管机制具有滞后性,当成本超额发生时却无法对其进行及时检测。其次,部分电子创新企业的成本检测通常只针对于单指标,不能对成本发生问题的所有环节进行全面揭示。另一方面,部分电子创新企业缺乏资源信息共享意识,阻碍了企业间资源共享、相互协作的进程。
(二)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
部分电子创新企业把降低成本作为其运营的关键,以控制产品本身的成本为主要目标,忽视了产品效用,以及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运营效益性的作用。过分注重产品制造的某一环节,没有针对重点,未对产品的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同时,部分电子创新企业未建立起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导致成本控制使用方法不当,财务报告失真,产品成本偏高。另一方面,部分电子创新企业没有制定规范的成本控制管理办法及相关的实施细则,不能有效监督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无法及时反馈当前存在的问题,拖延了企业的生产进度。
(三)创新驱动未形成规模效应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进而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以及服务效益,引导我国制造业整体向创新驱动路径发展。目前,我国部分电子创新企业的科研投入与技术水平已经能够达到制造业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整体产业的技术水平与科研投入比例与以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一言以蔽之,我国电子创新企业中创新与研发占比总体上仍然缺乏规模性,进而影响整个电子产品创新行业的成本控制。此外,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丧失,我国电子创新企业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人员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以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和开发的专业人才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紧缺,而普通劳动力又严重过剩,这就导致我国电子产品整体上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竞争力较弱。
三、制造业成本控制出现问题的原因
我国电子创新企业的成本控制通常集中在产品的生产阶段,现实是多数产品的成本在开发设计、工艺流程确定等阶段就已经固定了。此外,部分电子创新企业的成本控制比较注重分析账面成本,例如差旅费、原材料采购价格等,较少关注提高设备利用率以及员工工作效率等。另一方面,部分电子创新企业未实施成本责任管理制度,没有形成科学的责任核算、分析、控制以及信息反馈体系,这就导致电子创新企业无法明确成本管理的责任主体,无法进行成本考核。同时,部分电子创新企业虽然建立了成本责任管理体系,但没有进行有效实施,导致电子创新企业在考核中只能针对各个部门的经济责任进行考核,对于各部门运营中发现的问题无法及时改正,造成前期工作失效。
四、加强制造业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创新成本监管机制
电子创新行业产品种类繁多,生产消耗零配件品种型号复杂,且产品升级换代频繁、迅速,成本核算比较繁琐。因此,电子创新企业的成本监管不能只局限于财务部门,应构建完善的成本联动监管机制,对于生产项目的产品研发和生产环节,各部门要协调配合,成本的检测、财务、审计、业务、产品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并搭建成本数据平台,实现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间信息数据的传输与对接,并结合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共同参与成本检查,形成监督合力,同时共享监督成果。此外,电子创新企业要制定质量成本目标,对于产品的合格率要严格把控,降低产品的内部损耗度,构建全面的质量管理指标。其次,电子创新企业的产品、业务、销售部门要进行联合共同进行存货、设备阶段性需求管理。另一方面,实现成本数据的共享与监测,利用信息化技术寻找潜在客户,降低产品库存。
(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电子创新企业成本控制要全面关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规范其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整个流程,建立全过程、全员的成本控制体系。同时,电子创新企业可采用统一采购和批量采购等方式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同时必须按计划需求进行采购,科学安排采购及到料时间,避免资金被大量占用。此外,实行预算方式精细化管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预算执行与编制的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管,并不断调整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构建完善的监督制度,就采购、生产等环节进行分环节制定成本控制监督制度和控制目标,并科学进行管理。此外,电子创新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不仅要关注特定的产品,还要关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同时明确成本控制体系的目标、内容以及评价指标,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使其符合电子创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三)加强技术创新
当前电子产品行业各项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入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也随着市场环境的调整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电子创新企业要一直保持竞争力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电子创新企业应当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配合技术研发。同时,合理的安排作业程序,加强技术创新。此外,电子创新企业一方面可通过制定良好的机制来引入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要对企业的内部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并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将成本控制与员工对于企业的贡献挂钩,激发员工创新活力。另一方面,电子创新企业要创新成本控制管理方法,提高成本控制效率,严格管控生产耗料,从工艺创新上来提高材料利用率,从技术创新上来降低原料成本,从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的创新方式上来提高设备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产品的固定成本含量和人工成本。同时,电子创新企业还要创新营销方式进而降低单位产品营销成本,增加产品销量。
五、总结
综上所述,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提高产品销量,还能推动电子创新企业的发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形势下,电子创新企业也应与时俱进,实现发展驱动要素的转型。当前,我国电子创新企业还存在成本监管机制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创新驱动未形成规模效应等问题。因此,电子创新企业应通过创新成本监管机制,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加强技术创新等手段来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