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8-12-05李美丹
史 宁,李美丹,吕 琳
(哈尔滨金融学院,哈尔滨150030)
一、我国企业信用管理概述
(一)基本概念
1.企业信用。企业信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商业信用,这种信用关系是建立在企业和经济实体之间的,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体现出了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信誉,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信用想要确立,企业就必须做到主观上的诚实守信和客观上的兑现承诺。
2.企业信用管理。现代社会对于企业信用管理的定义是对企业信用加以管理的技术,包括守信和授信在内,而企业信用管理的方法则是有信用的本质决定的。企业信用管理的目标是将信用风险降到最低,进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信用管理在本质上就是对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企业在信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信用数据加以收集和整理,在这之后加以整合形成征信产品,再促成企业的信用交易。
(二)信用现状
1.商业信用状况。我国企业通常会因为应收账款坏账率过高,致使企业拖欠贷款等现象,恶意违约和商业欺诈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有关部门曾针对被拖欠应收账款的2500家企业做出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拖欠案件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受到“三角债”的困扰,通过观察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过期的应收账款所占比例极高。据国家工商局统计表明,2014-2015年间工商局查处的违法合同就超过11000件,涉案金额超过500万元,在2015间查处的合同违法事件的国有企业有67件、股份制企业83件、公司1572件、个体户3219件,欺诈1678件等。
2.生产信用状况。根据我国的工商总局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所查处的劣质商品案件就128860件,案件所涉金额超过200万元,并且,这些的地区的制假范围正在日益扩大,已经从中低档商品过渡到高等商品,且有继续蔓延之势。我国工商局在2012年到2015年所统计的假冒产品、盗用商标的案件有 49810、45091、47046、43597 件。
3.财务信用状况。我国有许多企业都曾出具过虚假的财务信息,其目的就是为了逃税、避税等,有的企业甚至为了逃税,注册虚假的分公司,开设众多的企业账户等。以江苏省为例,2013年江苏省的税务管理部门在稽查税务的过程中共查处偷税漏税企业12000户,缴获应收税款40亿元,全省范围内共查获涉票案件1235起。
二、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理念落后
在1949-1978年间,我国的整体社会信用环境是完全由政府所主导的,由政府部门对整个社会资金进行统一分配、统一调度,这个时期政府部门职能多样化,就连银行部门也只能吸收少量的存款,政府将金融机构的信用功能压缩到最低。但在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的职能也逐渐弱化,而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也仍然存在着大量信用缺失的行为,因此,也就造成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再加上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对人民欲望的强烈压制,这就导致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狂热追求,而人们的信用管理理念则表现出强烈的滞后性,加上道德观的缺失,致使整个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不堪。
(二)信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国内有关于企业的信用信息分布在工商局、税务局和金融机构等部门之中,而每个部门所掌握的信用信息又不尽完整,因此,监管部门行使监管权力也存在着监管的交叉和监管的缺失。此外,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也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目前国内的许多信用中介机构规模小,信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信用产品较单一;第二,国内的许多家信用机构的经营管理不科学。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关的信用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信用中介机构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来自政府等部门的干扰,致使信用评级和信用调查有失公允,这就使得我国的信用机构和国外的信用机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也就阻碍了我国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
(三)信用文化意识淡薄
许多企业主只关心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不重视企业的信用文化建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信用制度建设工作。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市场中出现了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失信者得利,守信者得不到保护,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了整个市场信用的崩溃。对于企业而言,培养员工的信用文化意识与建立信用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要不断加深管理层对信用文化的重视,帮助企业提升信用文化的意识,让信用从一种心理习惯转变成为一种“制度”,使之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交易理念,为客户和企业之间搭建信任的桥梁。
三、企业信用管理对策
(一)培育企业信用理念
1.从中小企业家角度出发。企业文化往往生成于企业内部,其核心价值观的创造和主体意识的产生,绝非来自外因,而是在整个企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日积月累而来的创造和革新。所以说,一位优秀的创办者、领导者,对于企业文化的树立、完善和形成,其作用和意义都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绝对性的。
2.从企业员工的角度出发。精神文化的逐渐形成,还需要企业员工的努力。每一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信用表现,足以体现企业信用文化。说到底,企业文化要靠企业里的每一个人的表现,展现出来。
3.从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精神文化的核心力量。要提高企业的信用文化水平,必须抓住“核心价值观”这个关键。这是因为,“价值观”直接影响企业的本质发展,其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对外界各项事务的反应,都与“价值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1.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机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状况,一方面关乎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关乎经营双方的利益。企业信用管理机构的设计和形成,需要依托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机构设置等因素。其重要性需要整个市场的参与者共同维护。这时,便需要相关的行政部门维持市场秩序,对信用管理机构的建立发挥指导作用,以期达到减小信用风险的目的。
2.关注信用信息收集。建立征信体系,基础工作便是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相关行政部门,例如工商部门,可以依据市场实际,分门别类收集信用信息,并经过后期加工、评价等工作后,对外实行发布,为监管工作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
3.严格信用监管。为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客观的监管工作必不可少。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将违法违规的企业信息公开,同时,在与行政机关的合作、授予荣誉等方面进行约束,不合格企业将被拒之门外。
(三)做好企业信用文化意识的培养工作
中国企业信用管理必须要注重对于信用文化的有序培养。这种信用的培养首先是要建立在企业完善的信用制度基础之上,只有企业的信用文化制度规范,企业员工们才能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进而要大力加强企业上下所有人员的信用文化教育,加强员工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文化思想意识。可以通过每星期在固定时间观看信用短片、请专家授课的方式作为企业信用意识培养的方法,加强对于员工心理教育引导,全面系统的培养员工们自觉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积极营造企业信用至上的文化氛围。
[1] 孙晓娟.浅议如何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J].现代国企研究,2016(4):55-57.
[2] 王明胜.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构研究[J].中国管理信化,2016(9):48-50.
[3] 张艺馨.浅议如何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