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唱响新时代
2018-12-05卢羡婷
〉〉〉〉〉 刘 伟 卢羡婷 何 程
在素有“歌海”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用山歌来进行党课理论宣讲无疑是最接地气、最具传播力的形式之一。
“宣传学习十九大精神,壮乡儿女热情高”
夜幕降临,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傩面广场,散步、唱歌、跳舞的群众渐渐多了起来。山歌“歌王”莫丽芳、莫仁书与几名歌友坐在广场大榕树下,开始了他们的山歌对唱:“中央召开十九大,经济建设用力抓。‘一带一路’见成效,世界瞩目我中华……”
莫丽芳说:“我们创作的山歌集不仅有汉语版,还有壮语版,有助于各年龄段的群众了解党的理论政策。”莫仁书说,用脍炙人口的山歌宣讲党的理论政策,成为他们业余生活中的常态。不少群众被山歌打动,主动请缨与“歌王”们对唱几句。“我虽然不太会唱,但此情此景也让我有对歌的冲动。”当地居民莫武京说,“我们这里是广西有名的歌圩,男女老少唱山歌、听山歌。”
这样的情景,也在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自强村上演,四名宣讲员的山歌响亮。“山歌唱出党的好政策,我们容易听得懂。”自强村村民黄翠莲说。从附近村屯来宣讲的山歌手向少贤说,他们经常应邀到其他村屯宣讲党的理论政策。
在刘三姐故里河池市宜州区,歌声一起,“几天几夜唱不完”。“我们把党的十九大内容编成山歌传唱。歌手宣讲时,群众对不明白的地方就直接用山歌提问,比如什么是‘一带一路’。”宜州区文联主席左丹说。
在广西各地的城乡街巷、田间地头,一支支“接地气、有新气”的山歌萦绕耳际。壮乡儿女用自己的方式掀起一阵阵学习热潮,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广西歌圩协会副会长覃九宏说,山歌是广西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利用山歌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广西360多个歌圩都是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台,4000多名山歌手都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员。”
“人人争当山歌王,宣讲阵地牢牢筑”
广西在全自治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新时代讲习所”,让“理论歌圩”形成常态化,让山歌宣讲更见实效。
不讲空话套话,群众关心什么就讲什么,群众疑虑什么就解答什么,这是广西山歌宣讲的特色。左丹说:“山歌宣讲接地气、有乡音。‘歌王’们看见什么就唱什么,歌词都是反映生产生活的,老百姓很容易接受。”
广西各地在积极开展山歌宣讲的同时,按照有场地、有师资、有资料等标准,不断完善“新时代讲习所”建设,推动宣讲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为保证山歌宣讲有阵地,广西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基本都设立了一个固定场所作为集中讲习所,有的利用现有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有的在人流比较密集的广场。
靖西市是老区百色所辖的地处中越边境的县级市。该市湖润镇将讲习所建在主街道的一棵大榕树下。当年红八军曾在这棵大榕树下召开战前动员会。为传承红色文化,湖润镇于2010年在大榕树下建设了红军亭,而今又在这里设立“新时代讲习所”。
为提升山歌宣讲质量,广西还集中力量编写了山歌宣讲材料,并对宣讲歌手进行培训。据覃九宏介绍,党的十九大后,歌圩协会征集了数千首山歌,从中精选300多首编撰出版了《献给新时代——歌唱党的十九大(壮汉对照)》。去年,广西文联等单位在百色市凌云县开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西山歌之乡”歌手提高班,帮助山歌手提高山歌创作和演唱水平。
“高歌唱响新时代,道路越走越光明”
在广场歌圩、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山歌手们用10余种广西各地的山歌调式,通过对歌等形式,运用赋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表达了壮乡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携手走进新时代的壮志豪情。
“小节目”演绎“大精神”。在一首首山歌中,一项项惠民政策伴随着亲切的乡音传入乡亲们耳中,一幅幅发展蓝图伴随着平实的土语浮现在乡亲们的眼里。
“宜州蚕丝妹”谢电窕的两位山歌老师,正是广西有名的“歌王”黄月香、黄月霜姐妹。谢电窕经常与老师一起到处宣讲。“我们经常用山歌向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黄月香说。
广西各级党委、政府不仅重视山歌宣讲,还把山歌传承放到重要位置。“党委、政府每年都会安排经费做山歌传承。我们前两年建了一个山歌基地,有‘歌王’进行山歌教学。现在还涌现出不少小‘歌王’。”宜州山歌协会会长、“歌王”潘红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