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唐代《华严石经》病害分析探讨
2018-12-04周永丽连颖俊
周永丽 连颖俊
摘 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馆藏唐代《华严石经》是首尾完整的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方柱型石刻群,镌刻于武周称帝晚期(约700—704),原藏于古城晋阳西一千米的风峪沟风洞之内。碑文中蕴含丰富的佛学经典、武周历史、武周造字等佛学、历史信息,是唐初石经碑刻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由于镌刻年代久远,传承经历复杂,《华严石经》残损程度严重,故对其进行有效的病害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晋祠;《华严石经》;残损;病害;风化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研究是博物馆日常工作的重点,是对文物本体的高度认知,是做好科学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太原市晋祠博物馆藏有大量的碑碣石刻,其碑文内容体裁多样,种类繁多。出于保护和研究的需要,多年来我们对馆藏文物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其中对《华严石经》病害做了前期研究与探讨工作。
1 《华严石经》简介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是释迦摩尼成佛后宣讲的第一部经典,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期,如来觉悟后,第一次在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诸位菩萨宣讲的内证法门,是构成华严宗哲理、学说的核心。
圣历二年(699),武周则天皇帝在神都洛阳请于阗国实叉难陀等高僧大德翻译完成八十卷《华严经》,第二年即开始在北都晋阳(今山西太原)镌刻。晋祠现藏《大方广佛华严石经》碑刻135通,是首尾完整的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方柱型石刻群,原藏于古城晋阳西一千米的风峪沟风洞之内,1940年移入晋祠保存,现陈列于晋祠奉圣寺碑廊。
2 《华严石经》研究保护历程
自《华严石经》移入馆内保存至今,几代晋祠文博工作者对《华严石经》的研究与传承保护工作累代相续。
1952年,向崇善寺借得八十卷《华严经》善本,与石经一块一块对校排列,首次逐一编排石经次序。
1982年,对经石重新排列、校对,选择其中64通石碑完整、字跡较清晰的《华严石经》在奉圣寺建碑廊陈列展出。
1995—1997年,编印了《华严石经现存目录》,进行石经编号、拓片制作、拓片拍照并装订成册,出版《晋祠藏风峪华严石经石刻选》一书。
2012年5月,对全石、残石的基础数据进行核对、整理,精确测量石经的尺寸数据、残损程度,续建碑廊,将135通《华严石经》碑刻尽数陈列展出。
2016年,为《华严石经》拍摄拓片照片,建立数字档案,同时启动对《华严石经》的全面深入的研究、保护、修复和经文的整理查漏工作。
晋祠文博工作者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发表了数篇论文,对《大方广佛华严经》名称、释义、义理,《华严经》结构和内容,《华严石经》中的武周造字,《华严石经》书法特点,以及武周则天皇帝在佛教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 《华严石经》文物病害分析
因《华严石经》镌刻年代久远,保存过程曲折漫长,现藏135通经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为科学保护文物、弘扬中华文明,2016年底,在《华严石经》基础数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为《华严石经》进行病害分析。
此次立项的《华严石经》共有71通,均为国家二级文物,材质为石灰岩。这批石经中,最高为136厘米,最低的为30.5厘米。主要病害有:残缺、断裂、裂隙、墨汁污染、局部污染(泥垢、油漆)等病害。
《华严石经》共性病害分析。石经顶部、边缘有不同程度缺失,底部利用水泥与地砖相连接,石经与水泥接触部分出现水泥老化、松散病害。石经受到水泥腐蚀出现层状剥落,受其影响,碑文开始出现模糊不清,导致历史信息的遗失。有经文处有拓片痕迹,可溶盐侵蚀,墨汁污染。石经表面积尘,生物、微生物附着、滋生。奉圣寺碑廊陈列展出135块石经,其中石质良好,碑石完整,字迹清晰石经64块;碑石基本完整,字迹有模糊、剥蚀不清石经34块;碑石断裂残损,字迹不完整石经37块。此次立项主要针对其中71块病害石经。
4 从《华严石经》保存经历分析石经病害形成原因
4.1 第一阶段:《华严石经》镌刻初期
《华严石经》镌刻于武周晚期,完成后即藏于古城晋阳西一千米的风峪沟砖甃风洞之内。风峪风洞地上以风洞祠为主体建筑,地下是贮藏《华严石经》的洞室,经数次修建,至民国初期,风洞祠依然碑幢耸立、香火旺盛。《华严石经》在地下风洞内围绕中心塔柱环绕有序排列,且洞内有侧洞名黑风洞,可以保持风洞内通风良好。这一时期,《华严石经》基本处于干燥清洁并恒温、恒湿的状态,故石经安然基本无病害。
4.2 第二阶段:《华严石经》惨遭厄运,动荡颠沛流离失所的时期
民国初期,受到国民党政府提倡的新生活运动的影响和冲击,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反对封建迷信的风潮,受此影响,风神祠内的泥塑风神女神像与太原县城内城隍庙等地的神像、佛像,首当其冲被捣毁一空,这是对贮藏《华严石经》的风神洞最初的破坏。
从20世纪20年代至1936年,日本常盘大定、水野清一等勾结不法僧人盗窃、破坏、贩卖太原周边文物,天龙山石佛被肢解的同时,贮藏《华严石经》的风洞内原有一坐佛也在此时被外贼将其佛头像凿走、盗卖。随后而来的日军侵华,开始了大规模明目张胆地践踏晋阳文物的历史。
1940年秋天,驻守太原县城(今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的日军派遣民夫将风洞内大部分石经挖出洞口,并用草袋包装捆裹,准备运往火车站劫运出境。在马颐年、王惠、阎佩礼、王国珍、陈国英等晋源当地知名人士的共同策划和周旋下,终于使日军打消劫运计划,《华严石经》才得以抢救脱险。
1941年冬天,仍在王惠等人的精心策划下,由马颐年组织民夫、马车将挖出洞外的《华严石经》全部运往晋祠庙内保存。晋祠庙内的《华严石经》主要堆放在唐叔虞祠两廊之下,直至新中国成立。
这一时期,风洞内石经大部分被挖出,在挖取的过程中,石经断裂、残损不计其数,风洞中还遗留部分石经。
1942年日军纵火烧毁风洞之上的风神祠,风洞顶部坍塌,风洞古迹从此化为废墟。而遗留在风洞内的部分石经也就埋入废墟之中。
4.3 第三阶段:《华严石经》再遭重创
抗战胜利之后,阎锡山军队占领太原县,强令城中民众用石经修筑碉堡,修筑过程中,部分石经被粉碎、肢解,被水泥、灰浆沾污,造成石经不可修复的破坏、损伤和湮灭。直到1962年夏,晋源附近村民在太汾公路东侧的一座碉堡残骸上仍然发现残破的《华严石经》。
4.4 第四阶段:《华严石经》与太原县风洞的关系彻底断绝
1964年晋源果树场在风洞祠基础上修建果窖,發现洞室内尚存数通石经,通知晋祠文管所(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前身)迁回。至此,《华严石经》与风峪风洞长期的依存关系彻底断绝,而风峪风洞及周边也成为农场。历史上曾风光无限、香火兴旺的风神祠及风洞仅作为遗址保存。直至20世纪90年代,由于土方工程建设,风洞遗址消失,继续寻找、发现《华严石经》的机会消亡。
4.5 第五阶段:《华严石经》保护与研究过程中对石经造成的损伤
《华严石经》自1941迁入晋祠后,先后在晋祠胜瀛楼周围、唐叔虞祠碑廊、景清门原址、文昌宫后仓库等地存放和展出,最终在1981年和2012年分两批在晋祠奉圣寺兴建碑廊将135通石经尽数展出。在此期间,《华严石经》几经搬迁、安置、拓片制作等,对石经造成新的损伤,由此产生拓片痕迹、可溶盐侵蚀、墨汁污染等新型病害。
由于奉圣寺碑廊呈半封闭状态,碑刻避免了日光照射、雨雪侵蚀的伤害,但是不可避免表面有积尘、生物、微生物痕迹。
5 结束语
针对晋祠馆藏《华严石经》的个体特征,进行先期的病害分析,结合先进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从预防性保护、修复研究以及日常维护、管理、研究等方面入手,避免、减轻和延缓自然力和人为因素的对石经造成的损伤,是我们每一位文博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对文物的保护,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与研究中,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科学地保护文物,弘扬中华文明,延缓这些珍贵文物的衰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厚植精神的沃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