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论个人利益

2018-12-04林春财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集体利益个人利益马克思

林春财

【摘 要】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的第一前提,集体的个人利益是一切出发点和归宿,反对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个人利益;集体利益

[Abstract] With Marxist real individual as the histrory premise, it is proposd in this article that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 interests is the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of Marxism, colletive individual interests are the starting point and aim of everything, with opposition against holism and individulism.

[Keywords] Marx;Individual interests;Collective interests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讨论是一个热门话题,通过对传统集体主义的批判,主要表现为对个人利益不尊重,忽视个人的主体性,提出新集体主义要对个人利益充分尊重,尊重人的价值、尊严。其实是如何正确对待个人的问题, 是这场讨论的核心。本文试着指出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为历史的第一前提,在集体中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是最终目的。因而,集体的个人利益是马克思的出发点和归宿。

1 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第一前提

马克思认为现实人个人是历史的第一前提,这一提法,就说明了没有个人就没有集体,现实个人是历史前提,而现实的个人就说明在社会中的个人。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这里所说的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马克思指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2]”。既然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第一前提,首先要有个人存在。其次,现实的个人首先要获得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当人们自己的吃喝住穿等方面在质和量上都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的解放就根本是一句空话[3]。”再次,,这种满足不同动物,是通过人的生产进行的,不是直接获取自然物,因而历史的第一活动就要生产,并以物质生产作为人存在的条件,因而人是是生产中的人,是通过创造性劳动来满足自己。最后,现实的人是在生产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从相互依赖中得到满足,因而人总是离不开集体。

2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历史的目的

马克思认为个人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历史不能把人当作工具,个人是社会存在的享受者,历史的归宿点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个人是历史目的。首先,人追求自己利益,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其次,人是目的,“‘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再次,历史唯物主义最高价值目标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个人能力和个性的提升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事实上, 在任何社会里,人们对自己利益的追求是不可否认和忽视的一种客观存在,正是人们对自己利益的不断追求成为人们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可见,个人是历史的目的,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马克思讲的是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是有别于抽象的人,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必须从社会中才能实现自己生存的满足。

3 集体和个人是共生关系

在前面已讲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第一前提,现实的个人是进行着创造性生产活动的人,在创造性生产中结成社会关系。个人是集体中的个人,集体中的个人创造了集体;同时要看到集体是个人的集体,是个人创造的集体,并没有谁先后,二者是共生关系 。

4 反对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既然二者是共生关系,说明集体个人是互为目的和手段,因而要反对把集体当目的,个人为手段,或者个人是目的,集体为手段。既反对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整体主义就是把个人不当作目的,而只是当作手段,从而忽视个性和人的尊严及价值。整体主义错误原因有两点:首先,集体和个人不是整体和部分关系,也不是集体是目的与个人是手段关系,把个人仅当手段就违背了人道主义;其次,它常推导出极端集体主义,即要求牺牲个人利益。一方面整体主义认为机体的整体的生存发展才是目的, 而构成机体的各个部分, 如手、脚等等, 都是保障机体整體仅公是生存发展的手段。但是,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与机体及其各个部分的关系,根本不同。恰恰相反, 集体或社会是人的联合体, 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实现每个人享受和发展,一句话, 人与集体或社会不过是互为目的手段,因此,整体主义是一种反人道主义。另一方面,整体主义常犯走极端的错误 。 因为它在任何条件下都要求个性压抑、权利放弃乃至牺牲自我利益, 以便更大地增进、保全整体利益。这是错误的。因为要符合利益冲突时的道德终极标准是“ 最大利益净余额” , 个人的利益不完全是违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增长有利于集体利益增长。坚持集体个人互为目的手段的价值取向特别要同“整体主义”相区别。 反对“群体本位”,把集体利益当作至上原则,忽视个人合法利益,甚至主张牺牲个人合法利益以实现国家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化

个人主义是—种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尊严、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强调自我支配的政治、伦理学说和社会哲学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从个人地位至上出发,以个人为中心来看待各世界、看待社会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世界观。这种理论实质: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集体)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每个个人在道义上是平等的。 它没有认识到个人是现实的个人,必须通过集体才能得到自由,脱离了集体个人没办法生存;集体和个人是共生关系,不能只把集体当作手段。特别是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是一种只从自己或者小团体出发的个人主义。其本质特点表现:把个人的私利、目的放在第一位,不管他人的合法利益、社会的公共利益,是为了实现一己私利,可以不管法律、道德,不择手段,丧尽人的天良和社会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其信条是“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种个人主义是社会不和谐,危害社会,危害公共利益的根源。

坚持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第一前提,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目的,就是要把集体的个人当作现实的人,当作历史目的,不应该把这个人当作是抽象的人,而是在“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 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6]”。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 出版社,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123.

[3] 杨金洲,郑莹.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及其当代 价值——《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之二[J].中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85..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75:146.

[5] 耿步健.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论述谈集体利益高于个人 利益[J].求索,2005(9):108.

[6]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经典语录[EB/OL].(2015-11- 18)[ 2018-9-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18/ 18/7499155_514118303.shtml.

[7] 王海明.集体主义之我见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4(05):2.

猜你喜欢

集体利益个人利益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漫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