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绿色发展的中国经济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2018-12-04陈婕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绩效评价制造业

陈婕

摘要:在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国经济绿色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提高了环境约束力,增强了产业绿色发展的责任意识。基于以往绿色发展研究成果,界定了企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并从绿色发展绩效、经济绩效、社会责任绩效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制造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绿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资料,通过量化后对企业绿色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发现,传统“三高”行业和处在绿色产品研发前沿的行业更加重视绿色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价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关键。坚持绿色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面临的各种资源环境问题,构建基于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是产业发展的关键。2010年1月1日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气候变化披露指南》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气候变化的重大风险;英国的非营利组织——碳信息披露项目( CDP项目) 每年通过向全球多家大型企业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和披露企业的碳信息。这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日益重视绿色发展及环境保护,并把它作为衡量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倡导下,中国产业的综合绩效水平究竟如何?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在绿色发展方面表现如何?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使制造业企业充分认识到增强绿色发展综合绩效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政府及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制造业节能减排改革的进程和效率,助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基于以往宏观层面和城市层面绿色发展的评价研究和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的观点,制造业绿色发展指制造业通过实施绿色经营管理战略,使用绿色生产技术方法,开发或生产绿色产品,以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的。其实质是生态文明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延伸和具体化,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增长、财务利润、社会责任,只有三者协调可持续均衡发展、相互统一、才能追求经济利益这一目标的真正实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关于绿色发展的研究(或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宏观层面绿色发展评价研究较多,国际上比较知名的评价体系主要有绿色增长监测体系、绿色经济衡量框架、生态效率指标、加利福尼亚绿色创新体系和环境绩效指数等。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标、中国绿色发展指数、中国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中国关于企业绿色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对绿色发展状况的评估主要包括三类方法:环境技术效率、绿色绩效指数和绿色化程度。Chung、Fare、涂正革、王兵、杨志江等把污染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通过方向性距离函数(DDF),同时考虑期望产出增加和非期望产出减少来评估绿色发展的效率,并用绿色绩效指数综合评价绿色发展的状况。早期的相关探索有挪威、芬兰等国依据自身环境资源禀赋的特点,构造具有本国特色的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随后,余东华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利用门限回归,将不同国家根据其发展水平构造核算框架体系。宋锋华构造门限回归效应分析人均GDP和对外贸易因素对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影响,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符合EKC假说,且目前已经处于倒“U”曲线的下降部分。因此构建了低碳转型进程的动态评估指数,对31省市1986—2010年的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进行分析。

绿色化程度通过门限回归方法进行评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UNEP绿色经济衡量框架,从经济转型、资源效率、社会进步三个角度为各国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導。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从减少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压力、提升生态系统活力两个环保目标出发联合发布著名的环境绩效指数(EPI),对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了量化,指标体系的核心是“经济体为获得每单位经济产出所耗费的资源或造成的环境问题”。这种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适用范围广,但是这一类指标体系只反映效率问题,对其他方面关注不够。基于此,2006年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了资源综合绩效指数 (REPI),该指数从资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两个方向测度了2000—2009年各省资源环境压力的大小。有一些学者选取收入、能源、教育等指标综合评估了地区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欧阳志云等(2009)利用了《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七项现成的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进行了评价,主要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环境情况,并且只针对具体指标进行了分析,没有进行综合分析。黄羿等(2012)的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相对综合,该指标体系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三个层次出发,构建了包含三个一级指标、十八个二级指标的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系数,对广州市绿色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但是陈诗一认为上述统计指数缺少精确的经济学生成机制,且多为静态比较分析,不能够反应中国低碳化、绿色化的进程。因此,构建一个综合性强、全面考虑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效果的指标体系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笔者认真梳理了有关绿色发展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以往绿色发展研究述评,从绿色发展绩效、经济绩效、社会责任绩效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制造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绿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资料,通过量化后对企业绿色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全面构建基于绿色发展的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引入到业绩评价体系中,对指标体系进行重新构建,这可为制造业实现绿色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基于绿色发展的我国制造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原则

评价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的主要目标是借助计量统计方法,合理有效地衡量工业绿色发展各层面的要求。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须遵循以下原则:

1. 科学性及战略性

设计和构建评价指标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做到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实际状况,并展现实用价值。绿色发展战略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我国战略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当设计具有符合制造业长远发展战略的指标。

2. 全面性和简明性

制造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全面、系统地折射出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全貌,实现定性和定量、静态和动态、长期与短期指标的有机组合;各指标数量不能太过繁琐或过于简单,要保证指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简洁性,应避免指标的冗余和遗漏;指标评价方法应结合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进行恰当的选择。

3. 系统性和动态性

评价指标需要从不同角度反映评价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各角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水平,形成有机统一的体系。需要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相结合,不仅能够反映区域水平发展状态,还要体现其动态变化过程。必须对各个层面的指标进行跟踪检查、不断更新,使整个评价体系具备时效性。

4. 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因制造业发展须落实到具体行业发展领域,因此选取的指标应考虑获取指标的数据具备可操作性,放弃那些难以获取的数据,便于数据的采集和收集。所设指标具有统一可比的分类方法、统计口径及计量方法,指标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选取基本的,具有相对意义的能够反映制造业绿色发展差异性的指标。

5. 低碳绿色性和环保性

指标体系应当突出强调低碳和绿色性的指标,将绿色发展和环境改善等因素充分考虑其中,并作为评价和选择的重点。

(二)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

根据企业绿色发展的内涵,结合本文样本企业绿色发展实践,从绿色发展绩效、经济绩效和社会责任绩效三个维度构建工业企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绿色发展绩效指标

维护生态和合理利用资源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柱,企业应在充分考虑生态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将环境因素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要把全面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这些目标需要用以下三个层面的指标反映:绿色增长、绿色技术和绿色治理。绿色增长指标包括工业总产值、工业产值增长率、工业单位增加值水耗;绿色技术指标包括废弃物处理达标率、工业企业R&D;支出占增加值比重、绿色产品投资回报率;绿色治理指标包括环境价值链的整体提升程度、重大环保违规金额、排污治理金额。

2.经济绩效指标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对绿色发展评价的出发点和根本。绿色发展观下,企业发展最理想的状态是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態效益共同协调发展。因为只有经济利益的稳定增长才能使企业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目标,确定绿色发展经济绩效评价主要考虑财务层面、员工层面、生产层面三个维度。以此构建了以绿色产品销售收入贡献率、废弃物处理量的运营总费用、企业可持续增长率评价财务层面的经济绩效水平,以企业员工满意度、环保人员综合素质反映员工层面的经济绩效水平,以废弃物处理劳动生产率、工厂废弃物处理能力利用率反映生产层面的经济绩效水平。上述三个维度的指标一并用于评价制造业的经济绩效。

3.社会绩效指标

欧盟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在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创造利润的同时,将对员工、消费者、公益和社会等方面的责任也考虑在内,融入到其生产过程中,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企业社会绩效”源于20世纪70 年代初,用于衡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果,根据中国社科院编制和印发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结合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最终确定企业社会绩效评价主要从客户、社会和政府角度入手。通过客户满意度、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满足客户对制造业绿色发展日益渐增的需求;突出企业参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责任,通过税费缴纳率、污染事后处理效果、社会贡献率、居民满意度等指标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社会与国家层面的绩效评价之中。

(三)指标权重确定

1.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对权重的计算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具体包括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通过邀请10位专家,发放指标体系表,就指标间的重要性进行打分,去掉两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获取平均分,再反馈给各位专家,经过三轮打分,最终获得各类指标间的判断矩阵。同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综合评价。

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确定各项相关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把影响评价目标对象的有关因素和指标按相对重要性定义为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方案层,然后对分层后的指标进行一系列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最后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每一层的元素之间依照比例标度表(见表1)列出矩阵(见图1)。

首先,建立权重判断矩阵。应用T.L.Saaty所提出的比例标度表对同一层次的指标进行评分,可以保证计算得出的权重是科学合理的。然后对成对指标进行比较,给出重要性判断值(bij),根据同一层次所有指标的判定结果构造一个判断矩阵B(见图2)。

通过第一步得出的判断矩阵,计算得到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 ,再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值。

其中,n为矩阵阶数。将向量 = 通过 进行归一化处理。 为指标的权重系数,得出权重向量 。

第三步:模型检验

运用一致性检验标准对每个判断矩阵进行检验,若通过一致性检验,则得到的权重向量有效;若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则需要反馈给专家进行重新评估,直到通过检验以确定权重的有效性。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计算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程度的指标为: ,引入每个矩阵适用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计算得到检验数值 。若 ,则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检验通过;若 ,则判断矩阵不具有一致性,检验不通过。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层级指标赋权如表2所示:

四、实证分析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不同所有制的工业企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企业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选择中国上市工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并对分行业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完整性以及连续性,研究所使用的样本为中国制造业2001—2017年各产业的统计数掘,数掘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为了更进一步分析制造企业绿色发展情况的行业特征,分别对13类有代表性的制造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价及其子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同时为了进一步分析各细分行业性质,本文将绿色发展相对比较集中的重点行业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行业,如化工、电力、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这类企业因为环境问题较为严重,较早开始谋划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另一类是新兴行业,这类行业从创建之初,就比较重视绿色产品研发、绿色产业链建设,着力于绿色发展,比如绿色设备带动设备制造业绿色发展、绿色家电带动电器机械类制造企业绿色发展等等。

另外本文亦从区域分布的角度分析绿色发展绩效评价指标在不同地区的评价情况,本文将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他们的绿色发展绩效评价情况如表4所示。在这些区域中,东部地区得分最高,为47.5,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一些重点行业和企业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同时,东部地区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集中,更能够接受和融合绿色发展的战略理念,并将其深刻植入于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因此其绿色发展增长幅度较大、财务效果突出、绿色治理颇具成效。这使得其三个维度的指标得分均高于其他地区,总分排在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东北地区,其绿色发展绩效得分为46.8。东北地区从区域发展水平上在各地区中并不突出,甚至受到地域和传统工业发展的限制,其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但是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其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时间漫长,积累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因此,在传统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伴随着国家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不断推行,东北地区更加大了制造业的改革和创新,寻求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更加环保的生存模式。其逐渐引入绿色发展的理念,并在制造业中广泛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其绿色发展绩效得分相对较高。但是,东北地区制造业对于绿色发展还是重视不够,還需进一步加强绿色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当前,又迎来中部崛起的发展机遇,因而绿色发展的空间很大。但是由于中部地区的一些省份绿色产业整体产出能力、绿色资源投入力度和绿色环境支撑能力不足,很难起到绿色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带动作用,因此整体绿色发展绩效水平不佳。如江西、河北、天津、山西这些省份分布在中部,经济发展一般,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不高,限制了该地区绿色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些地区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实力,若能发挥各评价能力之间的带动作用,有望取得更好的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绿色发展相关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基于指标体系对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工业细分行业绿色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发展表现出普遍化、规范化、标准化等趋势,绿色发展举措行业特征显著。根据相关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各个细分行业绿色发展特征,未来中国工业企业重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绿色发展战略。

第一,建立完善的工业企业绿色管理体系。首先需要积极制定工业企业绿色战略,加强环保管理体系建设,重点需要从绿色增长、绿色财务、绿色公益等方面建立绿色战略体系;积极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按照企业环境报告的要求,积极推进发布和完善《企业环境责任书》,积极履行环境责任。

第二,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发展绿色化。坚持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投入产出效益、碳排放强度、对产业发展的评价与引导,聚焦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动能,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高效益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属于低能耗高效益产业,需要大力提高规模总量,继续巩固竞争优势,提升行业综合实力。优化发展高能耗高效益产业,重点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突出生态效益,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发展低能耗低效益产业,传统服务行业和部分处于发展初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属于低能耗低效益产业,应重点加强转型升级,大力提高产业价值链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限制发展高能耗低效益产业,如冶金、建材等产业,应加快产业优化进程,加强资产重组、布局调整,推动链条整合和低碳升级,促进产业体质增效和节能降耗。

第二,积极开发绿色产品和技术。根据行业特征推进绿色产品,加强绿色设计,节能减排工艺。比如绿色设备、绿色家电、新能源、绿色材料、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绿色矿山等等。除了专门的绿色产品之外,还要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比如家电类的节能降耗技术、建筑类的保温技术等。绿色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以及典型绿色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研制。基于绿色技术具有跨行业、跨专业的特点,研究建立绿色技术公共平台。

第三,全面实现绿色生产。加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发展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方面,要积极推广节水、节电、节材技术的使用和创新,实现资源节约利用;环保方面,要加强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的处理。同时,对于化工、金属、饮料等循环经济模式成熟的行业,要积极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建立完善循环型制造业体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通过绿色宣传、绿色培训等深化企业员工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加强绿色培训。

第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加快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产品的培育发展,推动建立和完善绿色信用体系,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环保行业和绿色技术开发领域。

第五,积极投入绿色公益事业。积极提升企业环保责任,发布完善的环保责任报告;积极参与绿色公益事业,积极引导绿色消费,稳步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建立绿色标识体系,分行业、分产品制定并发布绿色采购标准;以政府采购带动社会绿色消费、鼓励企业加大绿色产品研发,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倩,曲世友.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及政策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3(7):11-17.

[2]陈路.环境规制二重性: 抑制还是促进技术进步——来自武汉城市圈的证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12):43-48.

[3]郭妍,张立光.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与间接效应[J].管理学报,2015(6): 903-910.

[4]李玲,陶锋.中国制造业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选择——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5):70-82.

[5]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xpenditures: An Application of SERIEE in Australia [R].1999

[6] Czech Statistical Office. Green Growth in the Czech Republic Selected Indictors [R]. 2011

[7]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Waste accounting in Germany Possibilities and Limits [R]. 2011

[8] Ministry of Government Legislation of Korea. Framework Act on Low Carbon, Green Growth [R]. 2010

[9]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and Geography of Mexico (INEGI). Green Growth Indicators for Mexico [R]. 2011

[10] OECD. Towards Green Growth: Monitoring Progress OECD Indicator [R]. 2011

[11] Statistics Netherlands. Green growth in the Netherlands[R]. 2011

[12]李德水.努力探索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环境经济, 2004, (8): 3~4

[13]夏光.“绿色经济”新解[J].环境保护, 2010,(7): 8~10

[1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J].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15]宋锋华.经济增长、大气污染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J].宏观经济研究,2017(2).

[16]涂正革,王秋皓.中國工业绿色发展的评价及动力研究——基于地级以上城市数据门限回归的证据[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47-56

[17]张友国.公平、效率与绿色发展[J].求索.2018,01:72-81

[18]吴传清,黄磊.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估及其协同效应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46-55

[19]林昕瑶;,宫恩康,方哲.我国新常态视域下的绿色经济发展探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78-84

[20]刘冰,张磊.山东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探析[J].2017,07:141-152

责任编辑:萧敏娜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绩效评价制造业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