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见霉豆腐

2018-12-04至简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豆腐乳攸县坛子

至简

在一桌子的鸡鸭鱼肉里,我看见了它,白色小蘸碟,鲜红的油泼辣椒粘裹着几块腐乳,仅是那色泽,就已经非常诱惑人了,夹一块尝了一下,果然,入口细腻滑软,那味道,让无辣不欢的我顿时来了精神。我毫不掩饰地对陪同我们吃饭的朋友表达了自己的喜好:“这个,很好吃。”

他们告诉我,这是霉豆腐。

那顿午餐,虽在小镇食堂,但一桌子的菜肴都很有特色,多是按湘菜的经典做法做的,可辣味儿却减了几分,也还有绿菜是按粤菜的上汤做法做的,天南地北口味不同的人坐到了一起,能看出这是令厨师们伤了脑筋之后才做出的口味。发现霉豆腐的我再没有多吃其他菜,而是白米饭拌了霉豆腐,再喝两碗汤,足矣!

我告诉同行的美女作家,中午我在餐桌上发现一道小吃,特别好吃,叫作霉豆腐,美女作家说她怎么没有发现,我说下午再见的时候我告诉你。

吃晚饭时,我既没有见到霉豆腐,也没有见到美女。第二天午餐的时候,我正好和一位县领导成了直线,和女县长邻座,这样的饭局不免让人拘谨,我想如果吃好这餐饭的最佳状态就是不抬头看对面的领导,只管吃自己的,这样我们彼此都能吃得自如。而霉豆腐就在眼前的餐桌上,我给美女作家递眼色,她夹了一点一尝说是太咸。而女县长见我喜欢霉豆腐,先是拿勺给我碗里来了一块,后来又给我夹了一大块,饭后进电梯,一位作家老师跟我说:“哇,你真能吃那个豆腐乳,跟我一样,我也很爱吃。” 艳秋老师也说:“哦,看来你是真能吃辣,吃那个霉豆腐很厉害啊。”同行的作家们都是观察事物细腻入微的人,我这才知道自己的吃相暴露无遗,从那顿饭之后,大家都知道我爱吃霉豆腐。

因为喜欢,采风之行中也就很留意,得知了这道特色小吃的悠久历史。

霉豆腐的来由与很多道名菜一样也是偶然所成。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叫阿岑的单身汉,跑长途买卖,平时生活很简单,每顿饭只要一块白豆腐就可以。有一年冬月,因同伴催得急,把吃剩下的豆腐随意一搁便出了门,哪知道一去就是半个月。回家那天豆腐已长出了寸把长的毛,丢掉吧,阿岑有些舍不得,干脆蘸点盐腌在酸菜坛子里,心想等毛退了看还能不能吃。想不到数天后揭开坛子,一股异香扑鼻而来,轻咬一口,口味极佳。于是,阿岑不再去跑买卖,而是在家做起霉豆腐生意来,从此当地人们的餐桌上多了一道开胃菜。这个故事让人想起叫花鸡、麻婆豆腐的传说。

攸县人家家会做霉豆腐,制作工序上是很讲究的。做霉豆腐,时间在立冬和冬至之间,豆腐的水分不能过重,切成小块,铺在稻草上,然后就是等待。在合适的气温、湿度的共同作用下,菌丝生长出来,接下来就是将霉的豆腐块黏上配料入坛封存。过去的配料一般只用盐和辣椒面,有些人还加些五香粉增香。

霉豆腐好吃又和它的原料有关。攸县境内攸水和洣水流淌而过,而豆腐的制作技艺也渊源流长,民间有很多出名的豆腐作坊。据说是攸县皇图岭的霉豆腐最好吃,究其缘由是豆腐好,且那儿的辣椒也最出名。还毗邻醴陵、萍乡,很早就有繁华的墟场。南来北往的食客促使商家不断改进工艺,使得霉豆腐越做越好吃,而现今,一罐霉豆腐里,由于制作工艺的改进,又添加了茶油。这种山茶果压榨出的优质食用油也是攸县的特产。那一罐霉豆腐粘裹着红艳艳的辣椒,又浸泡在亮澄澄的茶油里,怎能不让人馋涎欲滴呢。

当地还流传吃霉豆腐的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江西界头有个烧药罐子的老头,极好酒,每到皇图岭赶場,必到酒肆喝酒,但又舍不得花钱,每次只要一块霉豆腐送酒。一日,有人对他说:“你儿子在那边吃烹皮肉,你还在用霉豆腐下酒。”老头气得脖颈鼓起说:“这个败家子,索性要败一起败,店家!再来一块霉豆腐!”

攸县人居家勤俭,味道鲜美而成本低廉的霉豆腐是居家必备的下饭菜。一块霉豆腐,也是走南闯北的攸县人对于家乡味道最真切的回忆。

拿自己家乡的特色小吃招待远方客人,亦饱含了热情和诚意。人在旅途,就是遇见的过程,有些遇见是你往日的生活中被忽视的,遇见一片飘零的树叶,遇见一只纷飞的蝴蝶。有些是你从未曾体味过的,遇见一座陌生的城市,遇见一个难忘的场景,也有可能是遇见一道独特的小吃。所有的遇见都是一份因缘,成了日后回忆里的味道。当我喜欢霉豆腐的时候,陪伴我们的攸县友人觉得既新鲜也有亲近感:“原来她也喜欢我们的小吃啊。”

汪曾祺在他的文章里曾经这样概括,“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又说,“中国人在饮食上口味很杂。”而在我生活的河西之地,每到一家餐馆,你必定能看到餐桌上放一个醋罐,一个辣椒罐,这是吃很多食物都会加的调味品,这也就说明了河西人的口味。当然,除了酸辣河西人也喜吃牛羊肉,融合了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

如今,当餐桌上没有季节划分的时候,东南西北的口味早就界定得不是很分明了。在河西,湘菜馆既多也受欢迎,我就常会去临近城市的一家特别地道也实惠的毛家菜馆吃饭。而本省相邻四川、重庆的各类老火锅店在小城时不时掀起一阵消费热潮,女人们吃火锅解嘴馋从不分春夏秋冬。我自小练就了吃辣的功夫,小时候,喜欢在拉条面里拌上油泼辣子,现今吃牛肉面,也要在汤里多浇几勺油泼辣椒,也喜欢吃四川人在街头卖的蘸满了辣椒汁的麻辣串。这是我看见霉豆腐眼前一亮的起因。一开始我并没有把它定位成一道菜,我觉得它就像是北京的“王致和腐乳”和“贵州的老干妈”一样都是调味品。我常喜欢用老干妈加葱花炒米饭,味道独特不说,还是一道偷懒的快餐,并把它推荐给了友人;也常喜欢在吃刚出锅的热花卷的时候,加一块王致和豆腐乳再抹一点油泼红辣椒。而这次看见霉豆腐的时候,我突然就想到,哦,原来有这么一种豆腐乳,早就是上面裹满了红辣椒的,我以为那是我自己独创出来的吃法呢。霉豆腐从做法上来说,应该属于坛子腌菜,用瓦坛腌渍各色菜肴,从南到北历史悠久,过去人们一个冬季的菜肴多在几只瓦坛子里。

攸县采风那几日,我先是在酒店前台看到了玻璃瓶装的霉豆腐,后来就问前台能否发快递,结果得知我们住的小镇快递不好发这类食品。后来就想回去再邮购,结果那夜回到县城的酒店里,突然发现,房间的桌上放着瓶霉豆腐,先是惊喜,继而有些不好意思,想来是自己赤裸裸的喜欢让陪同的朋友们发现了。后来同行的作家老师们又都为如何带回去这瓶霉豆腐而想尽办法,担心机场不能随身带,又担心快递保证不了玻璃瓶的完好,文友老师知道我喜欢,有几个都说要把霉豆腐送我,可是河西距离湘水之畔天遥地远,我回去一站到不了,中途要经停,尽管贪心地想着多多益善,最终也还是只拿了两瓶。我们一行人从攸县回到长沙的夜晚,辉煌灯火里,有人拎着、有人背着装瓶瓶罐罐的布袋子,忙不迭的样子着实有些滑稽,我笑着说,看咱们一群人真像是小山村来的。

那天与艳秋老师在长沙机场分别,我说的分别之语不是我们何时再聚或是一路顺风之类的话,我说的是到了机场你那几瓶霉豆腐是咋带回去的,她发微信告知我,明天我去机场就知道了。他们一行要到子夜才能到达北京。第二天早上,微信留言及时收到:“豆腐乳能随身携带。”我到机场,因为有数本此行获得的书籍,就打算一块托运,机场人员说要放泡沫塑料包装,否则不能保证安全运到,后来,那些书和两瓶霉豆腐总共算了150元的托运费,看机场人员打包,我嘴里咕咕叨叨说:“唉,这两瓶霉豆腐总共值多少钱呐,这么贵的托运费。”但是转念一想,“这书与霉豆腐都是不能丢掉的,有时候实际的价格与心里的价值是不能对等的。”当我从嘉峪关机场落地的时候,霉豆腐和书都完好无损地与我同时平安落地了。

回来数天后的一个傍晚,我给一位好友送去一瓶霉豆腐,第二天他回信说:“那个豆腐乳真好吃。”他又传给我一张照片,拿自家精致的青花瓷盘装了四块豆腐乳。而我自己那瓶就放在餐桌上,每天吃,南北结合的吃法,拌白米饭吃,也夹了热花卷吃,有时候竟然还拿筷子夹一块吃,我发明了一个词:“裸吃。”就是不加任何别的食物,单吃它。那几日竟然觉得胃口大开。

霉豆腐咸极、辣极、香极,属于重口味。有时候我喜欢一种能给味觉带来极致感受的东西,吃了会刺激味觉神经,很让人在混混沌沌的状态里提提神儿。想想也是,假如,每一天,不辣不咸不酸也不甜,那不就是没滋没味儿吗?味觉和日子有时候是重合的,如果味觉没滋没味的,那日子也就过得清汤寡水了。

国人的饮食不论是从做法到吃法都是充满了智慧的。重庆人的火锅应食客的要求口味分为特辣、中辣、微辣,但是主食又喜欢搭配一些清淡的粥类做调和。而河西人早有這样的吃法,吃白水面条,就要搭配一道醋熘绿辣椒,或是卤大肉蘸蒜汁儿,舌尖上一浓一淡既冲撞又融合,吃得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儿,那才叫一个爽快!这霉豆腐之类的坛子腌菜,都是重口味儿,吃的时候自然也要一种浓淡相宜的搭配吃法,合乎口感也利于肠胃。

吃是烟火俗事儿,但是这浓淡相宜又怎么能说不是一种艺术的吃法呢。这浓淡相宜若用在别处去,也是让人舒适的,那女人的妆容,浓淡相宜才让人看着大方美丽。

世上何物是真正的美味珍馐呢?古人早就说过“物无定位,适口者珍”啊。

责任编辑:黄艳秋

插图选自绵竹年画《三猴烫猪》

猜你喜欢

豆腐乳攸县坛子
卖坛子
教你巧吃豆腐乳
攸县:创新教育 打印未来
厌氧填料池+SBR工艺处理豆腐乳生产废水工程实践
宜宾豆腐乳毛霉分离及应用
湖南省首届生态文明论坛在攸县召开
盲人买坛子
盲人买坛子
身在煤海不“染“ 黑——攸县煤炭局2014年上半年勤廉工作侧记
土地改革与农村社会转型——以1949年至1952年湖南省攸县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