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带上去旅行
2018-12-04一心
一心
一
每次乘坐飞机,我总喜欢靠窗的位。
飞机从地面滑行,然后一跃而起,那个瞬间,身心突然脱离熟悉的地面,有种无法掌控自我的不安。
我透过小小的舷窗往外看,树木矮下去,高楼矮下去,山峰矮下去,地面被切割成一块一块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星罗棋布,青色的河流蛇一样蜿蜒其间。我睁大眼睛去搜寻自己居住的建筑,它连同旁边高耸着红色十字架的教堂,都变成了一个模糊的点,微小如尘。
我哑然失笑,那个点可是我近十年的身心栖居之地,装满生命里许多喜怒哀乐的小世界。从小到大,我们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不断地转换,越是年轻,转换越快。年纪大了,倒是慢慢稳定下来,喜欢安居在一个点里生活。说白了,我们一生都在寻找一个个点。那些点里所有的快乐与幸福,苦痛与挣扎,在这个高空的视角下,如同我们俯视脚下忙乱的蝼蚁,实在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飞机越飞越高,整个地面都变成了一个模糊的点,渐渐地,天地间只剩一片云的世界。我们曾经无数次仰望天空,渴望成为一抹自由的流云。此刻,它们像洁白柔软的棉花,大朵大朵地盛开在身边,触手可及。
我闭目,空心,即使是片刻的时光,我也想以一种云的姿态活过。
二
火车突然钻入一条隧道。
光亮瞬时消失,眼前成了黑色的盲区。黑暗初始让人充满警觉和恐慌,其他感官变得异常敏锐。耳畔火车呼啸而行的声音,显得格外响亮。车的缝隙里挤进来一些风,皮肤上有了丝丝凉意。卧铺车厢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散发着方便面、卤肉、鸡蛋等多种混杂的气味。
我不得不放下书本,收回流连在文字里的目光,或者被迫停止观赏那些沿途的风景,抑或暂时搁置盘桓在心头的俗世烦恼。
在一片巨大的黑暗里,我看不到别人,也看不到自己。我閉上眼,打开心,这一刻,无须关注世间万物,只与自己的心灵赤诚相对。我全身心地放松下来,从真世界和假世界中抽身而出,回到自己的世界,享受这段短暂的独处时间。
很快,眼前一亮,隧道转眼已被甩到了后面。窗外依旧阳光灿烂,油绿的树木和整齐的麦田,在眼前一掠而过。窗内又恢复了喧闹,几个调皮的孩子继续嬉笑着在走廊里跑来跑去;对面中铺的女孩儿慵懒地躺着玩手机游戏,脚指甲上的大红色鲜艳欲滴;下铺的胖男人又在吃东西了,发出吧唧吧唧的响亮的声音。
我依然坐在窗前看书,累了就侧过头看窗外,想着一些纷乱的杂事。那个黑暗中真实的自我又悄然藏匿起来,在别人目光的注视下,我面无表情,不想用任何细节来袒露自己的内心,甚至一丝微笑。在这无遮挡的光明的世界里,没有人知道我的孤独。
当火车驶入下一条隧道时,我想起了纪伯伦的诗句,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
三
旅行中认识一位朋友,她去过很多地方。可是,她却告诉我,已经厌倦了旅行。
她说,出门前要做各种攻略,然后大箱小包地带着一大堆生活必需品,跑东跑西,够麻烦的,最后只是相机里多了些图片而已!那些景点也不过如此,没什么意思!
不久,我又看到她在朋友圈里晒最新旅行照,有些诧异,询问,她笑答,趁能走的时候就走走,否则这辈子白活了!何况,我经常在外旅行,很多人羡慕得很呢,没办法,停不下来。
我的羡慕之情立刻消失殆尽,原来旅行并不是她喜欢的生活方式,而是从中获得某种心理满足的炫耀方式。她认为花钱去旅行,在别人眼里,就是享受生活,甚至认为去的地方越多,就越显现出人生的价值。
真正的旅行,不是走马观花的到此一游,不是功能强大的相机拍摄,也不是千山万水的遍布足迹,而是从中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愉悦,那才是真享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朵淡菊,一座南山,陶渊明就进入了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只孤舟,一场大雪,柳宗元就钓出了妙不可言的空灵禅意。他们于咫尺之间,行走天涯,达到了许多人永远无法企及的远方。
旅行并无时空的限制,只要身心远离了世俗的束缚,就能体味到自然与人生的真趣。用耳去谛听,山水有清音;用鼻去细嗅,为有暗香来;用眼去欣赏,处处皆风景。
朋友,别忘记,把心带上去旅行!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