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可以信任的“军师”
2018-12-04吴岱雯
吴岱雯
【案例描述】
12岁的小凡最近一段时间迷上了玩“王者荣耀”,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家长着急上火之余,用断网、责备等方式强制禁止小凡玩游戏。小凡为此闹起了情绪,在家中发脾气、摔东西,甚至扬言要离家出走。在多次管教无果后,小凡的家长向我寻求帮助。
【辅导过程】
为了对小凡展开有针对性的辅导,我进行了一次家访。当我来到小凡家时,他正全神贯注地玩着“王者荣耀”,全然将家长的话当耳旁风。我见此,制止了家长即将出口的责备,静静坐在一旁看小凡玩游戏。很快地,我就发现自己对“王者荣耀”几乎一无所知,小凡在游戏中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于我而言是全然陌生的领域。我意识到正因为家长和老师对手机游戏的世界一无所知,所以无法和孩子间建立有效的沟通。
回去后,我即刻下载了“王者荣耀”,认真摸索游戏的玩法,一段时间后,我掌握了基本的游戏操作。紧接着我对小凡进行了第二次家访。这时我已经能看懂小凡的走位和打法,还能准确预判对局的胜率。当小凡为逆风局感到焦躁时,我及时给他以指点,在我的提点下,小凡最终取得了对局的胜利,这下小凡对我刮目相看,主动地向我发起了邀请:“老师,您能和我一起玩一局吗?我觉得您玩得挺好的。” 我笑道:“老师可以陪你玩20分钟。”于是,我在游戏里和小凡互加了好友,和他的三位朋友一起组团。在玩的过程中,我主动充当“军师”,时常提点他们要顾全大局,培养默契。在我的指导下,小凡团队取胜的几率明显提升。
一局终了,小凡意犹未尽,提出再玩一局。我适时提醒他:“小凡,你今天的功课完成了吗?”小凡有些局促地低下头,小声说:“还没有。”我并没有责备他,而是温和地说:“你能把作业本给老师看看吗?”小凡犹豫了片刻,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和游戏里攻无不克的英雄不同,面对作业的小凡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作业中的许多错误没有及时订正。我对他说:“我们一起将功课完成,错题订正,然后我再陪你玩一局,好吗?”小凡点点头。一开始,他一心惦记着游戏,做功课时频频走神,我趁势开导他:“小凡,你这样会耽误更多的时间,与其三心二意,不如先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再好好玩游戏。”小凡听取了我的建议,当他静下心来认真订正,功课很快就完成了。我看了看手表,笑道:“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你从一开始就认真完成功课,结果会怎样呢?”小凡思索片刻,回答说:“我能节约很多时间。”我点头道:“你说得对,老师和你一样,也很喜欢“王者荣耀”这款游戏,当我工作累的时候,也会打两把游戏放松一下。但是为了能玩得更开心、更自在,我会先把工作做好。你可以对比一下,刚才老师陪你打的那把游戏和现在这把游戏,哪一局让你感觉更加轻松?”小凡毫不犹豫地回答:“这一局。”我接着提问:“为什么呢?”小凡说:“因为一开始我总担心您问我的功课,现在功课做完了,我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我笑着鼓励他:“小凡,老师发现你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在游戏里你尽心尽力地保护队友,这是对别人负责,用心完成功课,是对自己负责。”在我的鼓励下,小凡彻底卸下了心防,愿意向我诉说心事。
原来,小凡的父母平日里工作很忙,当小凡在学习上遇到难题的时候,很少有机会能向父母请教。作业本上的错题日积月累,时间久了,小凡就对完成功课生出了逃避心理,恰巧“王者荣耀”在青少年群体中十分流行。在游戏中,小凡技术犀利,常常能得到队友的夸赞,在虚拟世界所获得的成就感让他逐渐沉迷。了解到问题的症结后,我一方面和小凡的父母进行了深入的谈话,让他们多关心小凡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我常借与小凡一同玩游戏之机,辅导他的功课,一段时间后,小凡的学习情况有了明显进步。为了进一步提高他的积极性,我不仅在课堂上表扬小凡,而且收集了Flash 游戏制作的相关资料,把游戏制作作为拓展内容搬进了课堂。我将游戏人物的静态图像导入Flash软件,再逐帧播放,一张张静态的图片就变成了帧变动画。小凡看得两眼放光,对此非常有兴趣。当我提问谁愿意来尝试制作时,小凡主动举手。与我用成品图片做出来的动画不同,小凡选择自己设计游戏人物,他参照《西游记》画了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和猪八戒,并在我的指导下让人物动了起来。激动之余,小凡说:“老师,我发现制作Flash游戏比玩游戏更有趣,玩游戏是跟着别人的思路走,做游戏可以自己设计剧情,太有意思了。”此后,小凡开始自学网络动画课程,并亲自动手制作动画《新新西游记》。我以班级的名义将小凡制作的动画上传到网络空间,通过这一平台,小凡可以和同学交流游戏制作的心得,也能听取改进建议。
在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小凡不再沉迷“王者荣耀”,而是能够跳出桎梏,用审视的眼光思考游戏的改进方法。最终,小凡的作品在全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案例反思】
当小凡沉迷“王者荣耀”导致成绩下降时,由于亲子关系生疏,父母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不仅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而且加剧了小凡的逆反心理。家长越是禁止,小凡就越是沉迷。我试图通过陪孩子玩游戏的方式与之建立联系,用与人的联结代替小凡与游戏的联结。当联结建立后,我发现小凡之所以沉迷游戏,是因为他在现实世界里无法获得成就感,只能将情感寄托于游戏的胜负。为此,我一方面指引家长改善亲子关系,一方面努力发掘小凡的优点,给予他肯定与鼓励,把孩子从虚拟世界拉回现实世界。同时,用认真完成功课,学习Flash游戏制作等更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代替沉迷游戏的行为。
需要明确的是,面对沉迷于游戏的孩子,我们要防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孩子沉迷的行为。在此案例中,游戏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开展教育的工具,游戏中相互配合的精神,巧加利用也可以成为生动的教育素材,游戏动画也能引起学生对Flash动画制作的兴趣。教师应当思考的是,如何将网络游戏转化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世界。
(作者单位:汕頭市龙湖区丹霞小学
广东汕头 515041 )
责任编辑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