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有教研札记(四)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材“解析力”

2018-12-04冯继有

中小学德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解析家人家乡

冯继有

“太多东西了,听得好累。”

“都没拿到新教材,感觉有点一头雾水。”

“我就狂拍课件,以后再看呗。”

这些是听完一场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版教材培训讲座后,我听到的部分教师的反应。

随着统编新教材不断推出,对教师进行教材培训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目前,各级各类教材培训绝大多数都是讲解性的。培训者一册一册、一单元一单元、一课一课地,向受训教师细致讲解教材的特点、编写意图等,还给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

毋庸置疑,讲解性培训能帮助教师快捷地获得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准确认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总是这样把教材一口一口地“喂”给教师,也有明显的弊端,不仅讲课的人累,听课的人也累。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版教材总主编鲁洁教授,总是希望教师要自主解读、灵活运用教材,避免“千课一面”。讲解性的教材培训授人以鱼,却难以授人以渔,也就难以实现鲁洁教授的上述期望。

其实,对话的教材观,是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总体设计者高德胜教授的一贯主张。教材是对话,而不是训话;教师不能只充当传声筒,自然也就不能只是接受教材分析的结论。

因此,我努力尝试探索性的教材培训,力图将教材培训与教学教研结合起来。我希望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不是一味详细讲解教材,而是从教学设计的任务出发,引导教师在共同探索中“发现”教材的编写意图。从中,教师不仅得到教材分析的结论,更重要的是提高教材“解析力”。

解析力原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后来也运用于管理学。我拿来借用,所谓教材“解析力”,就是教师对教材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和理解,进而在教育教学中做出恰当判断选择的能力。

“解析”入门:深入教材的字里行间

“如果有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小导游的活动,安排学生查阅资料,从各方面介绍家乡,包括名胜古迹、建设成就等。你觉得这位教师是否理解了教材?”

在引导教师分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发现家乡的美”一栏时,我提出了这一思考讨论题。

很快,有老师表示自己也曾经设计过类似的活动。但是,教学中教师发现不少孩子都是复制黏贴资料,或是朗读背诵资料,效果并不好。

“发现家乡的美”,关键词是什么呢?当然是“美”,而且是“在我心中”的美,孩子们自己“发现”的美。老师们由此逐步深入,理解了教材中提到的家乡“壮观”的标志性建筑,松软的海滩、金黄的沙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的“美”,而非脱离儿童生活经验的,所谓“著名”“悠久”“成就”。同时,老师们也注意到,“听爸爸说”是孩子在与长辈交流中发现的美,“歌里唱的”是从文艺作品中发现的美,“画下来”周围的美景则是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并尝试用自己的手和笔来表现美。

看来,如果这节课要设计“小导游”的活动,我们一定要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发现和感受到的家乡的“美”。而不是念那些搬来的,孩子自己也似懂非懂的详实精彩的“导游词”。

由此,我提醒教师解析教材要深入“字里行间”。即便没有别人提示,自己也要善于读出简单文字所蕴含的编写意图。

“解析”细节:透视教材的“画影图形”

在分析“我的家乡在这里”一栏时,我又提出了另外一道题供老师们思考讨论。

“如果有教师教学中设计写明信片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家长帮助下写出准确地址,了解家乡具体在哪里。你觉得这位老师是否理解了教材?”

一位老师表示认同,但也有老师感觉,这种教学设计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有点难。于是,我请大家继续通过解读教材找线索。

“哦,我明白了。教材说的‘在这里不是指家乡的具体位置,而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风貌。”

“你怎么看出来的呢。”

“字里行间啊,还有配的图。”

的确,四幅图(见图1)分别描绘了蓝天绿草骏马肥羊的家、依山傍水的家、黄土高坡的家和城市里的家,这契合了课题“我爱家乡的山和水”。至于了解家乡位置、家庭地址的教学目标,恐怕要等到中高年级学习祖国的地图、行政区划时再去达成。

教师解读教材还要透视“画影图形”,特别是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设计了更多的图画。如果我们忽略它们说的“话”,就可能遗漏理解教材的重要信息。

继续“解析”:联系教材的“前言后语”

带着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老师们解读教材的兴趣越来越浓。我继续用思考讨论题驱动大家分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我爱我们班”中“团结友爱的同学们”一栏(见图2),“如果有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了解自己的兴趣,怎样选报兴趣小组,你觉得是否理解了教材?”

教师对教材读得更仔细,思考和讨论的质量也在提升。很多老师都发现,教材中的“兴趣”和“朋友”基本上都是同时出现的。“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成了好朋友,一些有共同兴趣的同学还组成了兴趣小组”,这里不是就“兴趣”谈“兴趣”,而是基于“共同兴趣”实现“团结友爱”。如果我们带着孩子单纯地学习“了解自己的兴趣”“选报兴趣小组”,当然也就没有真正理解教材的意图。

这也表明,教师解读教材还要联系“前言后语”。一句话要放在一栏中看,一栏要放在一课中看,一课要放在一单元中看,一单元要放在一册中看。我们读教材一定要避免盲人摸象,一叶障目。

超越“解析”:教材解析“功夫在诗外”

“家人的爱”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0课,教材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他们发现“家人的爱藏在哪里”,感受“相亲相爱一家人”,并尝试“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我们解读教材既要充分尊重、理解教材,也要敢于质疑教材。这一课的教材有没有问题呢?我请老师们再用审视的眼光看一看。

教材中有一幅圖是“妈妈忙着做家务,是对家人的爱”,另一幅图是“爸爸辛勤工作,是对家人的爱”。妈妈在家做家务,爸爸在外工作,性别刻板印象很明显。为了不以偏概全,我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全课出现孩子形象13人,男孩7人,女孩6人,男女比例基本相当。家人形象20人,男性7人,女性13人,女性明显偏多,接近男性的两倍。做家务、照顾人的家人形象,男性4人,女性8人,女性又是男性的2倍。外出工作的形象3人,均是男性,没有女性。

可见,总体看来,男主外女主内,男性挣钱养家,女性更擅长于做家务、照顾家人,这样的性别偏见还是隐藏在这一课教材之中。这不仅不利于孩子们构建多元平等的性别角色,也不利于孩子们充分感受和传递“家人的爱”。后来,我将此意见反馈给该册教材的主编孙彩平教授,得到了她的积极回应。

上述发现源于我正在研究探索的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目前,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普遍都很薄弱,教材编写出现上述问题,而我们在教材解读中不能发现这一问题,并不奇怪。我只是希望用这样的探索过程,提醒教师“功夫在诗外”。教材“解析力”有时也在教材之外,道德与法治教师解读教材还要超越教材,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人文修养。

与此相应地,既然教材是对话,那么,教材培训怎么能让一线教师失语呢?探索性的教材培训要想办法让一线教师参与进来,让他们将自己的头脑运行起来,将教学与教研联系起来。

希望今后探索性的教材培训能够多起来,帮助广大教师切实提高教材解析力。我希望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自主合作而非依赖专家去解读教材,听懂对话;进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老师和同学对话,实现更好的成长。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解析家人家乡
我的家人
与家人一起进餐有助于身体健康
睡梦解析仪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