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西湖:美丽的世界文化遗产

2018-12-04陈志华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世界遗产西湖杭州

陈志华

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自古以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湖风景美如画

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自古以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在杭州西湖100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景点中,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和“西湖新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以及近年来相继建成开放的多处新景点,将西湖连缀成色彩斑斓的大花环,使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致,阴晴雨雪别有情韵。

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不仅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而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杭州西湖独特的文化景观,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的“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作品,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13世纪)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西湖在10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并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是世界独具一格的文化景观。

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遗产之一。西湖作为全球少数湖泊类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填补了世界遗产中以突出“文化名湖”为主要价值特征的湖泊遗产空白,是对世界遗产类型的重要补充,对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产生积极影响。

景区管理的“西湖模式”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西湖景区逐渐摸索出适合开放式景区管理的“西湖模式”,积极践行“景区免费看,服务不打折”的管理服务理念。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引下,西湖景区紧紧围绕“一个目标(还湖于民)”和“两大主题(发展和保护)”,立足“三力提升(内强发展实力、外添景区魅力、人增成事合力)”,抓好“四项重点(环境保护、交通管制、客流分流、秩序管控)”,实施“五最(最清洁、最美丽、最有序、最文明、最安全)”管理,实践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开放式景区管理模式。其根本着力点在于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实现“发展旅游”与“保护西湖”相结合。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景区人满为患、车量拥堵、资源破坏等问题也逐渐暴露,西湖景区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原则,通过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使西湖的景点格局更为完善,人文蕴涵更为深厚,基础设施更为完善。

二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实现“经营西湖”与“还湖于民”相结合。西湖景区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出台利民政策措施,开展惠民行动,用更加秀美深厚的自然文化景观和免费开放作为亮点,还湖于民,造福于民。西湖申遗成功后,市委、市政府在第一时间郑重承诺“六不”,即坚持“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进一步明确了西湖景区“免费开放”基本政策不变,让西湖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公园。

三是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实现“管理西湖”与“优化服务”相结合。面对日益增长的管理压力,西湖景区通过“管理转型升级”来带动“服务优化提升”。一方面,理顺体制,加强对风景区的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扩充公园管理、执法管理、景中村管理等队伍力量,重点强化公安民警、交警力量保障,实现公安24小时三班制的新勤务机制,首创全天候、全覆盖的巡逻防控体系,全力打造“旅游警察”队伍。

此外,不断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管理水平再上台阶。创新巡查模式,实施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巡查管理模式;完善网格化管理,重点管理景区无证导游、无证兜售、非法营运、残的等热难点问题;强化区域联动机制,重点对旅游秩序、违法行为开展常态化的联合管理和不间断的联动整治;健全基层防灾和森林防火管控机制,加强防灾应急队伍建设等。

在管理不松懈的前提下,景区力求在服务上求新求变,不断优化:将抓窗口、树形象作为提升景区服务水平的重点,通过开展业务培训、专题讲座和主题活动等形式,不断提高导游、讲解员及一线“窗口”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服务水平;推出“掌上西湖—手机智能导游系统”,为国内外游客免费提供6种语言的导游信息,使景区服务更加便捷。景区内各场馆充分利用人文及自然资源,拓展第二课堂空间,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社会教育服务。环西湖沿线主要干道均设置了残疾人通道,多数公厕配套了无障碍设施间,部分景区提供免费轮椅,方便老年人、残障人等特殊人群游览观光。

实践证明“西湖模式”是成功的,它不仅给那些热爱西湖的市民、游客带来了舒适和便利,也给景区乃及整个杭州市带来了极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西湖模式”充分具备健康发展、和谐共赢的可持续性。

智慧景区建设成果显著

2016年9月4日,中国杭州G20峰会“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在西湖文化遗产地的精彩亮相,惊艳了世界,让世界再次聚焦西湖。作为杭州G20峰会的会客厅,西湖也迎来凤凰涅槃的时刻。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数字中国、网络强国的战略思想,西湖景区以服务民生、服务游客为主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游客体验度和获得感,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两网一平台”,实现“政务通”和“西湖通”全面应用的城市数据大脑景区中枢,从此逐步纳入西湖景区数字景区顶层设计日常议程。

数字景区总体规划主要为“搭建一个云数据中心,构建两张基础网,提供五类基础服务支撑(数据交换服务、数据展示服务、数据基础服务、政务通服务、西湖通服务),推进八大应用导向:实施精准治理、构建平安景区、打造智慧旅游、发展生态经济、推广智能设施、普及惠民服务、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环境提升。

而今,智慧景区视频监控系统、西湖景区森林消防指挥调度系统、掌上巡查系统、游客统计分析系统、西湖世界遗产预警监测管理系统、西湖景区电子门禁管理系统、西湖夜景观智慧照明系统、“智慧西湖”服务亭及自助服务终端、“掌上西湖”APP等一些列智慧景区建设成果正发挥着“为民服务全程全时、景区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的积极作用,为广大市民、游客“畅想智慧”提供了强大的服务保障和舒心旅程。

猜你喜欢

世界遗产西湖杭州
西湖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什么是世界遗产
雪后西湖 暖阳
杭州龙井茶园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2020年将在福州举行
杭州旧影
西湖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