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之约 共享未来

2018-12-04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开放型金秋中日关系

金秋不愧是收获的季节。

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在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尤其是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共享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2018年11月5-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在象征着希望和幸运的四叶草造型的国家会展中心,来自全球172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逾3600家企业携着热切的期盼赴东方之约。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在历时6天的洽谈采购中收获颇丰,博览会成果远超预期完美收官。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其中,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成交164.6亿美元,消费电子及家电展区成交43.3亿美元,汽车展区成交119.9亿美元,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展区成交33.7亿美元,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成交126.8亿美元,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成交57.6亿美元,服务贸易展区成交32.4亿美元。此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意向成交47.2亿美元。

在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主旨演讲成为扩大开放和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时代强音,“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

进博会主动搭台扩大进口,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市场的巨大红利,以及鲜明的中国方案、中国创制,开创了人类贸易史的先河,受到国际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

本期在“今日视点”栏目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题,推出大型专题报道,试图以文图并茂的形式,记录中国在新一轮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博会—这一记录世界人民在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中所展现出的积极乐观、通力合作、开放共享的精神风貌。

同样值得浓墨重彩的是,2018年10月23日,被称为“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习近平主席亲临开通仪式并指出,“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同时向世界宣示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并期望粤港澳大湾区在新时代推动形成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期在“特別报道”栏目刊登了知名港澳问题专家邹平学所撰写的文章—《一桥飞架伶仃洋,三地融通铸辉煌》,深刻阐释了港珠澳大桥特殊的经济价值和丰富的政治意涵。

在北京最绚烂的金秋,曾经跌到低谷的中日关系在中日双方领导人的战略引领和强有力的推动下,重新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国。在中日双方共同努力下,安倍首相此次访华取得成功。

本期“全球直击”栏目,由本刊特约评论员张旭东撰写的《中日关系迈进新时代》,视角独特,阐释深邃,表达了人们期望促进中日友好的步子迈得再大一些的愿望!

新时代,新发展,愿更加开放与自信的中国与世界一道,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开放型金秋中日关系
金秋稻飘香
金秋夕阳
Analysis of Character Etymology of the textbook A Key to Chinese Speech and Writing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
自贸区法治环境建设探讨
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站在新起点
金秋时节画老年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