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将军
2018-12-04海兴无
海兴无
江西吉安市有一个叫漠陂的千年古村。从这个方圆仅1平方公里的村庄走出了3位开国将军:梁兴初中将、梁必业中将、梁仁芥少将。他们3人同姓且同族,但辈份不同。他们都是梁氏“耕读为身家之本”文化的受益者,但因出身贫寒,3位将军都只上过三四年学。他们都是1930年参加红军,梁必业、梁仁芥同一天入伍,梁兴初、梁必业则在同一支主力部队分别任军、政主官。
梁兴初:铁打的“万岁军”军长
梁兴初(1912-1985),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解放军第四十七军、第三十八军军长,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打铁的”炼成“铁打的”
梁兴初15岁那年,父亲送他去学打铁。打铁锻造了梁兴初的性格和体魄,后来他说: “参加革命后,无论多苦多累,我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咬紧牙关,顽强挺住,这得益于我打铁3年,养成了铁打的性格。”
1930年4月,毛朱红军来到漠陂村,梁兴初丢下铁锤参加了红军。1931年5月,在第二次反“围剿”中,班长梁兴初手提一把大砍刀,从山上猛冲下来,连劈数敌,其他敌人吓得扭头就跑。他猛追猛砍,突然一串子弹扫来,他双腿一麻,跌坐在地,他一咬牙,又站了起来,一步一瘸地朝前冲,直到战斗结束。
1931年8月,第三次反“围剿”的黄陂战斗打响。时天降大雨,道路泥泞,担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三连副连长的梁兴初率部冒雨发起攻击,先后两次负伤,倒下了又爬起来,继续发起更猛烈的攻击,取得了黄陂战斗的胜利。梁兴初因此获得“模范连长”称号和红星奖章一枚,所在连被授予“战斗模范连”。
1933年1月,在于都河伏击战中,他带领九连冲在全团最前头,一颗子弹从他的左腮穿透头部,血流满面,但他坚持不下火线,带领全连从中午打到黄昏,连续击退敌人的7次进攻。战斗结束后,他昏倒在阵地上,这一昏迷就是3天3夜,战友们以为他醒不过来了,但他硬是闯过了“鬼门关”。
他9次负伤,九死一生,赢得了“铁打的”威名。
“把刘志丹的根据地‘抓来了”
在1935年9月12日,中央政治局俄界会议决定将中央红军一、三军团缩编为陕甘支队。腊子口战斗后,由于信息闭塞,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未能下定部队开往何处的决心。
红一军团直属侦察连连长梁兴初和指导员曹德连接到毛泽东亲自布置的特殊任务: “你们设法给我搞点精神食粮来——就是国民党的报纸,要近期的。”毛泽东强调两遍“要近期的”。
梁兴初带着换上国民党军服的侦察连,大摇大摆地开进哈达铺。镇上的人都以为是中央军来了,镇长等人在镇公所恭迎梁兴初这位“中校长官”,就连路过此地的一个国民党军少校副官也闻讯前来拜访。
曹德连带领几个人到镇邮局找“精神食粮”,副连长刘云彪带两个排去控制保安队。梁兴初似模似样地向屋里人“训话“,还对镇长下令:“兄弟我是来打前站的,明日1万多中央军要路过此地,你赶快派人去筹备一些粮草物资。”镇长不敢怠慢,急忙吩咐人照办。
这时,刘云彪回来朝梁兴初点点头,梁兴初迅速拔出驳壳枪高声宣布: “我们是红军!谁也不准动!”屋里人个个呆若木鸡地看着他。梁兴初说: “你们不用害怕,只要听招呼,我保证你们的安全。”
曹德连只找到几张发黄的陈年旧报,但梁兴初从那名国民党少校副官那里找到一捆报纸,有近期的《大公报》和《山西日报》。
梁兴初连夜将报纸给毛泽东送去,毛泽东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7月23日《大公报》刊文《陕匪势猖獗》称: “全陕北赤化人民七十余万,编为赤卫队者二十余万,赤军者二万”,还有“刘志丹徐海东有合股势” “徐海东窜甘”等消息。他兴奋地对梁兴初说: “你们把刘志丹的根据地给‘抓来了,立了大功啊!”
第二天,毛泽东在干部大会上说: “同志们,国民党报纸给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的消息,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现成的根据地。这是个天大的喜讯!我们要振奋精神,到陕北去。”于是中央红军长途跋涉二万五千里,终于找到了落脚点。
“谁想撤,就踩着我的身体过去”
1948年10月22日,根据“东总” (东北野战军总司令部简称)命令,第十纵队司令员梁兴初指挥部队驰往黑山、大虎山,阻击国民党廖耀湘兵团的5个军。23日战斗打响,廖耀湘派一部攻击黑山正面东野十纵二十八师的尖子山阵地。廖本想一天拿下黑山,结果只占了一个警戒阵地。
晚上,梁兴初开会传达“东总”电令: “务须使敌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毫无进展。只要你们守住黑山三天,西逃之敌必遭全歼。”大家听了浑身热血沸腾。24日晨6时,廖兵团的炸弹、炮弹向侧翼高家屯一线狂泻下来,地动山摇、硝烟蔽日。梁兴初赶到二十八师指挥所,对师长贺庆积说: “敌人躲开了刀锋,攻击我刀背,你要把刀锋给我翻转过来!”
敌人在飞机、重炮的掩护下,组织了4次集团式冲锋,石头山、92高地、101高地相继失守。梁兴初立即下令集中炮火轰击,贺庆积命令二十八师八十二团一营和三营发起冲锋,激战半小时,收复了3个高地。
当天晚上,十纵调整防御部署,梁兴初强调: “如果说今天我们头上挨的是千磅炮弹,那么明天我们头上就一定挨的是万磅炸弹。不管头上压力有多大,我们一定要钉在阵地上!”
25日,一阵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声撕破了黎明的帷幕。有“国军之花”之称的新六军一六九师,一小时内向101、92、石头山高地发起3次冲锋,都被我英勇的八十二团打了下去。敌人一个连突然从侧面爬上石头山,敌我双方在山头上展开白刃战。这时敌人竟然对石头山实施炮火覆盖,双方全部伤亡,敌人占领了石头山。
上午10时,敌人以4个营兵力,向92高地发起攻击。八十二团五连和一连击退敌人3次冲锋,最后只剩下10多名战士,敌人蜂拥而上,战士们拉响成束手榴弹。接着,敌人又以尉级军官组成的“效忠党国先锋队”,向101高地发起波浪式冲击。八十二团四连和六连击退了敌人20多次进攻,阵地上剩余不足百人。下午4時,101高地再次失守,黑山防线危急。
梁兴初打电话命令贺庆积马上组织反击。贺庆积感到部队伤亡太大,极度疲劳,建议等到晚上再反击。梁兴初斩钉截铁地说: “不行!一定要在天黑前夺回101!如果让敌人喘过气来,修好工事,我们再反击,难度更大。必须马上反!”顿了顿,又补了句, “你反还是我反?”贺庆积大叫: “我马上反!”梁兴初又调三十师的一个营增援,并亲自督战二十八师阵地,师政委晏福生担心他的安全: “梁司令,还是撤一撤吧。”梁兴初说:“谁想撤,就踩着我的身体过去!”
贺庆积调集所有预备队,在十纵所有炮兵火力的掩护下,分4路直扑101高地,天黑前全部收复丢失阵地。这一天,廖兵团动用了5个师的兵力进攻十纵坚守的各处阵地,所有进攻都被遏止。
26日凌晨,十纵收到“东总”急电: “东进主力已到达,敌已向东溃退,望即协同主力动作,从黑山正面投入追击。”这意味着十纵的任务胜利完成。梁兴初下令十纵向敌发起全面进攻。12月28日,战斗胜利结束,廖耀湘兵团10万人马被围而歼之。
黑山阻击战是梁兴初军事生涯的杰作。战后,梁兴初、贺庆积等登上101高地。高地已被炮火硬生生地削去2米,变成“99”高地。黑山土地和石头被硝烟熏得如锅底一般黑,树木变成一根根黑木桩,满山遍野都是烧得焦黑的尸体……梁兴初浑身颤栗,这位铁汉禁不住潸然泪下。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1950年10月,梁兴初军长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开赴朝鲜前线。在第一次战役中,彭德怀交给三十八军的任务是奔袭熙川,歼灭南朝鲜第八师。部队在运动中,梁兴初收到朝鲜人民军误传的情报:发现联合国军“黑人团”。他决定谨慎行事,结果贻误了战机,致使敌八师溜掉。开总结大会时,彭德怀满脸怒气,怒斥梁兴初: “什么虎将,我看是鼠将!”“我彭德怀别的本事没有,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整个会场顿时鸦雀无声。散会后,彭德怀给梁兴初捎话: “不要因为挨了批就泄气,下一仗要打好。”
1950年11月初,彭德怀部署第二次战役。 “志司”(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简称)给三十八军的任务是先打德川,并派四十二军一个师助战。梁兴初当即拒绝:“打德川三十八军包了!”25日傍晚,梁兴初命令三十八军主力兵分三路出击,次日上午9时,占领了德川城北、城东高地,南朝鲜第七师被包围在德川河谷的狭小地带。经过7个小时的激战,全歼第七师师部及所属第五、第八联队。
27日一早, “志司”指示下一步以打美军为主,三十八军立即向军隅里前进,派出一个先遣师火速赶往三所里,阻止敌人撤退和增援。梁兴初下令:一一三师作先遣师直插三所里:一一二师向价川前进:一一四师跑步前往控制嘎日岭,保证一一二、一一三师侧翼安全。一一三师为避美军侧向,实行无线电静默,14小时急行军72.5公里,于28日8时许抢占三所里。
一三师电台一打开,即被美军发觉。一一三师行动展开没有几分钟,美骑一师一个团就扑了上来。一一三师击退其10多次冲击,死死钉在了三所里。美军企图从三所里西面的龙源里逃走,一一三师先敌一步占领了龙源里。在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中,不仅卡住了美第九军向南的退路,而且击退了美骑一师和英二十九旅向北的增援,使南北敌军相距仅1公里,却可望而不可及。
梁兴初命一一二师派一个团至龙源里以北的松骨峰增援。三三五团一营三连堵击松骨峰,三三七团一营三连堵击龙源里,互为犄角。美军十几架飞机轮番轰炸两个山头,数10辆坦克掩护步兵6个多小时轮番进攻,未能前进一步。志愿军子弹打完了,用枪托砸、用刺刀挑、用牙齿咬、用手雷擂,与敌人血肉相搏.有的战士被汽油弹点燃,就抱住敌人同归于尽。著名作家魏巍以三三五团一营三连的英雄事迹写成《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发表, “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战士的代名词。
三十八军的战报送到“志司”,彭德怀只说了3个字: “打得好!”并亲自写了嘉奖令,参谋把电文拿走,彭德怀又要了回来,大笔一挥写下一行字: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梁兴初看见嘉奖令上面的“三十八军万岁”,豆大的泪珠抛洒下来。三十八军亦以“万岁军”名扬天下。
梁必业:敢于担当的政工领导干部
梁必业( 1916-2002),曾任解放军三十八军政委,志愿军副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军事科学院政委,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戮力打造“梁梁部队”
梁必业一参加红军,就在罗荣桓身边工作。受罗荣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他学到了不少好思想、好作风。抗战时期,他随罗荣桓挺进山东,先后任一一五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教导第一团政委。1945年8月,山东军区成立第一师,梁兴初任师长,梁必业任政委,人称“梁梁部队”。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第一师挺进东北,开辟东北解放区。这对一师而言是一个大转折,梁必业提出“到能消灭更多敌人的地方去打仗,解放更多受苦受難的群众”的口号,把广大指战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二梁带领部队千里跋涉,于1945年11月抵达东北,顺利完成了战略机动任务。
1946年2月,国民党军蓄意向东北解放区发动进攻。梁必业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加强形势教育,提高指战员的警惕性:二是开展大练兵,提高部队战术水平:三是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使部队时刻保持临战状态和旺盛斗志。当敌人来犯时,二梁指挥一师奋起反击,运用“一点两面”的战术,在秀水河子取得东北战场第一个歼灭战胜利。此战后被美国西点军校列为教学经典案例。
梁必业以清醒的政治头脑参与作战决策,以政治上的主动保证军事上的胜利。1946年6月6日,是国共东北停战协议生效日,但国民党军却进占拉法、新站。一师和二师商定予以迎头痛击,在总部尚未回电的情况下,二梁等不惜承担着政治、军事上的重大责任,指挥部队断然向敌发起攻击。8日晨打下拉法,9日晚攻克新站,毙伤俘敌团长韦耀东以下1800多人。 “东总”致电东北各部队,推广拉法、新站作战经验。
1947年初,一师编入东北野战军一纵,在严冬季节三下江南作战。1月6日,一师在张麻子沟设伏,仅经两个半小时,全歼敌新一军一一三团团长王东篱以下1100多人,打击了敌“王牌军”的嚣张气焰。 “东总”转发了梁必业起草的张麻子沟战斗经验总结,通令表扬一师作战勇敢,政治工作活跃。3月7日,一师驰往郭家屯堵歼敌人。当时敌离郭家屯40公里,一师距离有70公里。梁必业发挥政治工作优势,激励部队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一夜强行军70公里,先敌到达郭家屯,迅即投入战斗,毙伤俘敌八十八师二六三团团长蓝松岩以下2000多人。“东总”在嘉奖令中指出:“这一胜利是一师指挥的积极与平时政治工作和军事教育的效果。这种机动勇猛与坚决执行命令的精神,特别值得称赞和表扬。”
1947年5月后,二梁先后调离一师,梁兴初任第十纵队司令员,梁必业任第一纵队副政委,次年3月任纵队政委。以善打大仗、硬仗著称的一纵,在锦州战役和辽西会战中战功卓著,成为东野的头等主力。1948年11月,一纵改称解放军第三十八军,梁必业是这支王牌劲旅的首任政委,指挥部队人关,在平津战役中担任天津主攻,率先突破天津城防,活捉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
1949年5月,梁兴初调任三十八军军长,与梁必业再次并肩战斗。他们挥师南下,梁必业以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为三十八军保驾护航,使其保持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风、彪悍的战斗力,协同兄弟部队进行了宜沙、衡宝、广西、滇南等大小战役,所向披靡,一直打到云南中缅边境,为全国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
传承罗荣桓的工作作风
1960年12月,梁必业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又直接在罗荣桓领导下工作,成为一位杰出的军队政治工作领导干部。
梁必业重视运用典型推动政治工作。1963年11月,他带几个同志到广州军区调研,写出一份考察报告,强调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和培养典型,并对典型的培养、宣传等提出了具体意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看后批示: “这个考察报告很好,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报告中所道出的一些经验,在全军均应引起注意。”梁必业还善于发现和总结先进典型的经验进行推广,对指导和加强部队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梁必业认为,军队政治工作不能搞形式主义,但也要有一定的形式,形式好效果就好。他常以“一头大猪影响小,两头小猪影响大”的故事来阐释这个道理。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撤军时,有个单位为表示心意,给志愿军送来一头180斤的大肥猪,但只有几个人知道,影响很小:另一个单位给“人民军妈妈”送来两头小猪,猪耳朵带上小红花,一路上敲锣打鼓,还举行了送交仪式,指导员和“人民军妈妈”都讲了话,妈妈感动得流泪,影响很大。
在大是大非面前,梁必业坚持原则,体现了高级政工领导的可贵政治品质。林彪提出“带着问题学”的口号,把学习毛泽东思想庸俗化。1961年1月,罗荣桓在与梁必业谈话时质疑“带着问题学”的提法。在总政一次办公会议上,耿直的梁必业传达了罗荣桓与他谈话时讲的观点: “带着问题学,就是要到《毛选》中去找答案。这样提不适当。比如,两口子吵架,发生了问题,如何到《毛选》中去找答案?还是应当学习立场、观点、方法。”同年4月,梁必业列席了军委召开的常委会。会上讨论《合成军队战斗条例概则》,条例中有“带着问题学”的内容。罗荣桓指出:“带着问题学《毛选》,这句话还要考虑,这句话有毛病。”这句话是林彪的“专利”,可他装模作样地问:“这句话在哪里啊?”罗荣桓要梁必业将有关一段话读了一下。林彪又问罗荣桓:“那你说应该怎么学?”罗荣桓坦率地说: “应当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精神实质。 ‘带着问题学这句话改掉为好。”林彪只好说: “不好就去掉嘛!”
1964年12月,梁必业主持召开全军组织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全军4年来组织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会议刚开始,叶群突然找到梁必业,传达林彪指示:会议不要总结经验,主要应揭露部队当前存在的问题。梁必业认为,会议议题是总政早定的,大家带来的材料和情况都是按事先通知准备的,临时改变议题会议不好开。他没有听叶群的,仍按照原定方案进行。对此,林彪极为不满。
1965年底,梁必业被打成“罗(瑞卿)梁反党集团”,撤销了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职务,被列入中央专案审查。
叶剑英称赞“梁必业肩膀硬”
“文革”期间,公开批斗梁必业的大小会共计有百余次,千人以上乃至万人批斗会10多次。在那种特殊年代,梁必业无论面对怎样的批斗,要他写任何交待材料,他都没有对林彪写一句检讨的话,没有说一名对林彪称颂的话。
1972年4月,在叶剑英的过问下,历经8年关押批斗、监督劳动的梁必业回到北京。1974年12月,梁必业重新工作,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总政治部党委第二书记,主持总政日常工作。
1975年初,为挫败“四人帮”控制军队的阴谋,由叶剑英提议,并報毛泽东批准,成立了由叶剑英负责的配备各大单位领导班子小组。梁必业为小组成员,并负责具体落实工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梁必业汇报了各大单位班子配备的经过和具体方案,邓小平在会上说: “班子配备是好的。”政治局通过了军委提出的班子配备方案,对保持部队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张春桥,提出反“经验主义”,矛头直指周恩来、邓小平等。梁必业坚持总政决不发“反经验主义”的文件,要求《解放军报》 “一定不要宣传反‘经验主义”。同年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时,梁必业指示《解放军报》:“要用大量篇幅很好地宣传长征精神,宣传党、军队的光荣传统和老干部的功绩。”张春桥阴阳怪气地指责: “又是为老干部评功摆好。”
1975年10月,“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始,张春桥极力想通过总政发指示,把“批邓”先在全军发动起来,继而带动全国。张春桥几次找梁必业谈话,要抓军队的“批邓”,并逼迫总政揭发邓小平的“问题”。梁必业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抵制。
1976年夏, “四人帮”搞突然袭击,打总政党委的“闷棍”,指责梁必业和总政党委“不听主席的,却听邓小平的”,逼总政党委作检讨。之后,总政党委连续开会,“批判”连续开了18天,直到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飞机失事,陈锡联派杨成武、梁必业出京处理,才中止了“四人帮”对总政梁必业的围攻。
叶剑英赞叹: “梁必业肩膀硬,是个好同志啊!”
梁仁芥:敢打硬仗的“武政委”
梁仁芥(1912-1991),曾任解放军第三军、第一军、第六十八军政委,甘肃省军区政委,兰州军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火线上任独立二旅政委
梁仁芥参加过3个方面军的长征,作为红军干部团上干队学员,跟随中央红军长征:抵达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调任懋功独立营政委、四川(西北)团省委书记,随四方面军行动;红二、四方面军会师,随红三十二军划归二方面军建制,任二方面军政治部青年部长,从此在贺龙麾下开始了新的征程。
1947年10月初,西北野战军发起延清战役。任雁门军区第六军分区政委的梁仁芥,奉命火线担任三纵独立二旅政委。虽在政治工作岗位,但他总是在战斗最前沿指挥部队作战。在西野,官兵們都知道有个“武政委”梁仁芥。
在延清战役中,他与旅长唐金龙指挥独二旅,率先攻克延川县城。彭德怀致电嘉奖: “祝你们胜利地夺取延川,你们的英勇迅速,值得全军学习!”接着,独二旅又率先攻入清涧城,配合友军全歼守敌,俘敌师长廖昂。
1948年2月,梁仁芥与旅长张开基率独二旅参加宜川战役。时刘戡带3万人到瓦子街前停止不动。梁、张商量后,下令攻击宜川外围。梁仁芥到三十六团前沿阵地指挥,拿下了外七郎山,迫敌龟缩至瓦子街任家湾一带,进入解放军既设阵地。为防敌人掉头突围,梁仁芥指挥十九团攻进宜川,当敌军全力反扑时,他又主动撤出,诱敌东进,断其后路。敌败局已定,纷纷缴械投降。
1948年,在陕中冬季战役中,西野二纵攻打永丰镇,激战一夜未果。独二旅奉命助攻,梁、张率部轻装跑步赶至永丰,迅即投入战斗。梁仁芥指挥10多门迫击炮,用抛射炸药包的战法,仅30分钟即炸开了土城堡,攻进永丰镇,和友邻部队一起歼灭了敌整编七十六师,俘敌师长李日基以下9000多人。受到二纵司令员王震的赞扬。
攻克兰州再建奇功
1949年2月,独二旅改编为第一野战军第三军七师(头等主力师),张开基任师长,梁仁芥任政委。
1949年8月12日,一野发起兰州战役,到8月25日,控制了兰州外围主要阵地。七师的任务是助攻狗娃山,梁仁芥亲赴十九团指挥。途中他审问刚抓获的俘虏得知敌军撤回兰州城的部署和口令,他与张开基商量后,决定尽快向兰州城区发起进攻,打掉敌省指挥机关。当时军、师间的通信尚未联通,他断然下令边行动、边报告,除留十九团部分兵力控制狗娃山阵地外,其余部队直插关西夺取铁桥,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七师十九团八连率先赶到黄河铁桥,桥面上挤满了企图西逃的敌人,骑兵、步兵挤在一起,铁桥上黑压压一片。八连用冲锋枪对敌群一阵猛烈扫射,突如其来的攻击使敌军乱作一团,相互踩踏。在七连、九连和机炮连的火力掩护下,八连攻占了桥头堡,扼住了敌人西逃的咽喉。
梁仁芥又亲率部队趁夜黑下雨,反穿雨衣伪装,遇敌即以当日口令应对,穿插直逼兰州市中心敌指挥部。26日4时许,七师控制了城内各要点,他率师指挥所开进敌省政府大楼。彭德怀接到报告,不敢相信,打电话问:“是不是搞错了?”梁仁芥答:“我的指挥部就在省政府中山堂,没有错。”彭德怀高兴地说: “打得好!你们一定要把黄河铁桥守住!”梁仁芥下达死命令:人在桥在!坚守铁桥的十九团三营死死控制了桥头和周围制高点。走投无路的敌军从城内涌出,一批又一批地冲向桥头,一次又一次地被三营打了回去,敌人纷纷跳进黄河逃命。兰州战役全歼敌5个师2.7万人,其中七师歼敌逾万。
将控制区域向南推进
1950年6月,梁仁芥因战功卓著,由师政委直接提拔为第三军政委,率部向河西走廊进军,驻扎张掖、武威、酒泉一带。
1952年6月,第一军和第三军合并组成解放军第一军,黄新廷任军长,梁仁芥任政委。1953年初,第一军奉命分两路入朝,接替第四十七军的阵地,担负三八线西侧的临津江两岸的防御任务。梁、黄在一线展开5个步兵团计25个连,贯彻“积小胜为大胜”的思想,广泛开展冷枪冷炮杀敌和小分队出击活动,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
6月下旬,梁、黄命令第七师十九团隐蔽至敌阵前潜伏,27日向笛音里西北无名高地发起突袭。可26日中午,美空军出动飞机40多架次,对十九团、七师后勤处两处指挥所进行了数小时的轰炸,致使正在坑道内开作战会议的十九团连以上干部及指挥机构人员114人全部牺牲,七师包括后勤处处长、政委在内30多名干部战士牺牲。
担任主攻任务的十九团指挥中枢突然丧失,梁、黄指示七师乘夜幕将潜伏部队撤回。潜伏战士得知首长牺牲,个个满腔怒火,坚决要求再战,为团首长报仇。七师是梁仁芥带的老部队,他感慨地说: “这才像我的部队!”梁、黄命令行动推迟一天,按原定方案,继续攻击。梁仁芥命令:所有缺失指挥员正职的由副职接替,下级补上级的缺位。
经过一天的紧急调整,入夜,十九团在137门火炮、10辆坦克的支援下,向笛音里无名高地南朝鲜军发起进攻,十九团战士们高喊着“为团长报仇”口号,仅用4分钟即突破敌前沿阵地,30分钟占领主峰,全歼守敌。随后经过5昼夜反复激烈的争夺,打退了敌人两个团的数十次反扑,巩固占领阵地,使志愿军实际控制区域向南推进了5平方公里,为停战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
梁必业痛悼梁仁芥
1974年,梁仁芥不顾62岁高龄和严重心脏病,率甘肃省军区500人的支农队,帮助古浪县兴修水利。受到叶剑英充分肯定.1975年解放军总政治部下文号召军队向梁仁芥学习。
1991年,梁仁芥弥留之际,以诗文的形式写下《我的后事》:
人老多病必作古,死后遗体送解剖:培育学员尚有用,谁若不为是愚人。又:人老谁无死?纱布裹尸好。告别不许搞,追悼没必要。骨灰做底肥,挖坑种棵柏。以免污空气。丧事从简办。为国能节约,事完告亲友。
1991年11月8日,梁仁芥在西安逝世。家属遵循他的嘱托,丧事从简。梁必业得知梁仁芥逝世的消息,万分悲痛: “我与仁芥少年从戎,情同手足。他来京治病期间,我几次去医院探望。我们在一起,忆过去,看现在,想将来,开怀畅谈,感慨万千。他离京返陕后,我写下《古稀话衷肠》欲与仁芥共勉。但信未发出,获悉仁芥不幸逝世,噩耗传来,十分震惊。我怀着极为悲痛的心情,谨以没寄出去的诗文对仁芥同志表示沉痛的哀悼和深切怀念。”诗文有云:
我和仁芥是老乡,隔壁邻居还同窗,贫穷叫卖命相怜,走街串巷俩互帮。己巳(1929)携手加入团,庚午(1930)并肩把兵当,特委介绍到四军,共进红军大学堂。……戎马生涯六十载,战斗工作各一方,人民公仆子弟兵,从事政工系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