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的是竹悟的是境
—— 周盛荣“冰雪墨竹”贵阳巡展

2018-12-04肖凌霄

藏天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墨竹冰雪传统

文/本刊记者 肖凌霄

◎周盛荣

10月27日至29日,画家周盛荣的“冰雪墨竹”全国书画巡回展贵阳站展在贵阳美术馆举行。展出的57幅作品,皆是画家的潜心之作,其中不乏荣获全国美术金奖的作品。

周盛荣是中央美院的第一届美术博士。他主攻中国画,山水花鸟皆擅,独创的“冰雪墨竹”画法,丰富了中国画画竹的技法,其墨竹画展近年来在全国几十个城市巡回展出。

走进展厅,迎面两幅大尺寸的山水画挂在墙上,左边是悬崖红叶《太行秋色》,右边是汹涌波涛《海纳百川》,高山流水,硬朗柔软相映生辉,却各有各的气势磅礴。

环顾展厅四周,有冰雪墨竹,有古寺幽山,有嗅香女子,有清修居士,营造了一个颇有禅意的观赏空间。

周盛荣出生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外祖父曾是山东省国术馆馆长,武术世家,家学渊源。受家庭熏陶,他自幼文武兼修,不但习武也爱好画画,家乡的山林田野、花鸟鱼虫都是他笔下肆意表达的对象。他曾师从梁天柱、张文光等著名画家,潜心习画,作品立意清新自然,画面细腻生动妙境天成。

年轻时周盛荣在青岛就已颇有名气,办了许多备受好评的画展。随着技艺日渐深厚,他愈发感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素养有所欠缺,阻碍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因为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少了国学、哲学、宗教、诗歌等方面的钻研,很难画出精品。1999年,年过不惑的周盛荣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原中国画系)进修班,并在第二年考上了研究生,随后攻读了博士。他还努力钻研文人画的优秀传统,从壁画和民间艺术中借鉴大胆的用墨和鲜明的色彩,汲取传统作品中的养料,形成自己的风格。

近年来,周盛荣专攻花鸟,工笔和写意结合的特色鲜明,作品突显工笔的细腻逼真,又充分表现出作品的飘逸洒脱之韵味。

“我一直给我的学生强调,没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手法再精湛,也只是匠人之作。为什么许多人觉得国画比油画难懂,因为国学本就博大精深,涉及宗教、诗词、历史、哲学、地理、人文等等,要想理解国画,先要研究国学。国学所蕴含的东西如此丰富,让人可以不断挖掘和解读。”周盛荣说。

成功的画家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符号,比如徐悲鸿擅画马,齐白石擅写虾,周盛荣也把自己的主攻方向选在竹子上,旨在从中寄托理想,陶冶情操。竹代表高风亮节,周盛荣笔下之竹,常令观者叹服。

周盛荣画竹的路数多有讲究笔墨趣味、格调清新的墨竹一类,更有自成一派的大量雪竹、冰竹图景。前者显示出他的笔墨功力与人文修养,后者则反映了他开阔的艺术视野和大胆的创新追求。

历代文人多爱竹,画竹者同样众多,五代南唐画家徐熙的墨法画竹已至炉火纯青,清代朱耷、郑板桥等以书入画,将文人墨竹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周盛荣认为,写竹贵在得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竹子的精神,更是人的品格。他对墨竹、雪竹和冰竹的研究与探索投入了十几年的心血。他的墨竹画法,主要继承了前人的传统,更加注重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之下的竹态、竹趣,如春天之竹、夏天之竹、风中之竹、雨中之竹等,各有不同之态和异趣。画不同之竹,又有不同的笔法和技法,如画雨中之竹,除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墨的浓淡外,又用了清水的点染,使竹叶水气淋漓、雨点显现。

◎巍巍太行山

◎ 傲雪邀明月,竹影暗自吟。红裘添秀色,万物归本性。

周盛荣的“冰雪墨竹”,则是一种创新。他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只用清水和墨色,不用白颜色和矾水,通过反复的渲染,而画出大雪飞扬、冰天雪地之中的竹叶和竹林,观者无不赞叹称奇。

周盛荣成了“冰雪墨竹”的开山派。“雪景中的竹之所以难画,一是可供借鉴的传统不多,二是画中既要生动地画出竹的姿态和精神,又要渲染雪景的气氛,实非易事,而周盛荣的冰雪墨竹突破了前人画竹的传统,在传统中更有创新。”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赞其“新法新精神”。

邵大箴说,在这方面,周盛荣表现出自己的聪敏和悟性。他善于创造满构图的雪景大氛围,更善于在大氛围中精心书写画中的核心部分——竹和鸟雀。在创造大气氛时,他主要用墨和色彩的洒、滴、泼、染等手法,也充分利用创作过程中的偶然效果,但在描绘竹和鸟雀时,则发挥笔墨的“书写”能力,中锋用笔,功夫严谨,笔力遒劲,造型生动和有神韵。他还利用虚实浓淡的对比的本领和技巧使画面层次丰富。周盛荣的“冰竹”技法,突破了前人画竹的传统,在传统中更有创新。尤其可贵的是,画面背景和中心部分两者水乳交融,和谐地形成一体,这说明作者有很好的构思和创造能力。

作为武术世家后代,周盛荣自幼习武,17岁参加山东省农民运动会,获得武术比赛第三名,被青岛市柔道队选上,练了8年的柔道,还获得了城运会柔道比赛季军,并代表我国参加北京亚运会。这样传奇的经历,让他的书画艺术生涯多了一份生动跳跃的色彩。

◎海纳百川 润泽九州

猜你喜欢

墨竹冰雪传统
我的植物朋友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闫正国墨竹欣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王光先国画作品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