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鳝对蔬菜上常用农药的敏感性试验

2018-12-04王玉兰杨宗英桂卫星侯玉洁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22期
关键词:蕹菜黄鳝农药

王玉兰 杨宗英 桂卫星 侯玉洁 刘 军

黄鳝(Monoplerns albus)为底栖鱼类,喜暗避光,喜静易惊扰,适应能力强,白天活动少,多在淤泥中钻洞或在石隙中穴居,夜间出穴觅食,对水体水质要求不严,耐低氧。目前国内黄鳝养殖模式主要有土塘养殖、水泥池养殖、稻田养殖和网箱养殖,不同的养殖模式均要求在养殖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为黄鳝栖息提供附着,利于其隐蔽,起到遮阴防晒、降低水温的作用,目前种植的水生植物以水葫芦和水花生为主。

黄鳝与水蕹菜(Aponogeton Lakhonensis)生态种养模式中,水蕹菜作为网箱养殖黄鳝遮阴、降温的植物实现了“一水两用”,不仅保证了黄鳝的健康生长,而且可产出无公害蔬菜,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水蕹菜生长周期与黄鳝生长周期一致,其旺盛的茎叶替代水葫芦、水花生等植物可为黄鳝遮阴防晒、降低水温。水蕹菜合理的水面覆盖率不仅不会影响黄鳝呼吸、摄食,而且水蕹菜发达根系可将网箱内的氮、磷转化为其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定期采摘水蕹菜能加速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迁移,净化水质。但是在水蕹菜生长中、后期易发生斜纹夜蛾、造桥虫等鳞翅目的病虫害,为防治水蕹菜病虫害的发生需要喷洒农药,药物对黄鳝生长和

摄食是否有影响对黄鳝养殖者来说十分重要。为有效防控黄鳝与水蕹菜生态种养模式中的病虫害和确保杀虫药物对黄鳝生长无影响,保证黄鳝养殖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黄鳝进行一些蔬菜常用农药的敏感性试验,以作为科学用药的参考依据。

表1 黄鳝对五种试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一、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黄鳝

试验用黄鳝选用野外笼捕的健康黄鳝,平均体重20~28g,平均全长30.0~36.8cm,试验用鳝置于室内暂养5d,待稳定后进行试验。

1.2 试验药物

五种试验用药物均由农资店购买,且均由通过GMP认证的企业生产。“康宽”,生产企业为美国杜邦公司,主要成分为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成分含量200g/L;“苏云金杆菌”,生产企业为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效成分含量16000IU/mg;“大蒜精油”,生产企业为南昌市万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甲维盐”,生产企业为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阿维菌素”,生产企业为河北润达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1.3 试验条件与方法

五种试验药物,在预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正式试验的药液浓度范围。试验组分为常用蔬菜病虫害防治浓度、扩大2倍浓度、扩大4倍浓度、缩小2倍浓度及缩小4倍浓度,每个浓度组设置三个重复,并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试验用水为充分曝气的自来水,溶解氧9.8mg/L,pH6.0~6.5,水温22~25℃。

试验在室内的塑料箱中进行,长60cm,宽45cm,高50cm,每箱药液12L,室内温度27℃,各试验组黄鳝均为10尾,试验期为4d,观察记录各组黄鳝投放入相应浓度药液后12h、24h、48h的存活情况。将48 h内黄鳝致死的最低浓度及下一个浓度定为最低致死浓度范围,中间忍受限(半致死浓度)TLm按Karber法求出,安全浓度计算公式为: A=48h TLm×0.31/(24 TLm/48 TLm)。

二、结果

试验表明,五种药物无论是正常药物浓度还是扩大2倍、4倍或缩小2倍、4倍,黄鳝12h、24h、48h、72h、96h均无死亡,故可以认为黄鳝对以上五种蔬菜杀虫农药均不敏感(见表1),且生产实践中发现“康宽”防治水蕹菜病虫害的效果最好。

三 、讨论

1.黄鳝与水蕹菜生态种养模式中,建议养殖户在水蕹菜发生病虫害之前可首选喷洒“康宽”(20%氯虫苯甲酰胺)进行防治,该药物低毒,高效,对施药人员和鱼虾也非常安全,有效期可以达到15d以上。

2.7-9月份是水蕹菜病虫害高发期,为了保证最好的防治效果,在泼洒以上各种药物时,7月份每15d喷洒一次,8-9月份每10d喷洒一次,喷洒时要均匀喷洒于蔬菜叶面。为避免斜纹夜蛾、甘蓝夜蛾、造桥虫等产生抗药性,以上五种农药应交替使用。在喷洒农药后一定要间隔7~10d,待药物分解后才可采摘水蕹菜上市。

3.喷洒农药时,要保证药物充分溶解,均匀喷洒于蔬菜叶面上。根据鳞翅目生活习性,应选择傍晚喷洒农药,效果会更好。

猜你喜欢

蕹菜黄鳝农药
南方奇蔬
——蕹菜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黄鳝料占全国的70%,今年特种料将激增40%,看这家企业如何再造辉煌?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黄鳝销售价格出现“倒挂”,散养户亏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