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运车辆火灾自救及预防

2018-12-04

汽车与安全 2018年8期
关键词:灭火器火势车门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客车已成为人们外出旅行常用的交通工具。但是这一交通工具在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针对近年来发生的客车交通事故及由此引发的火灾等问题,客车乘坐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客运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

车辆自身可燃物较多

客运车辆由于自身的结构导致,易燃可燃物品较多,如油料、地板、海绵座椅、橡胶轮胎及各类车内装饰物,它们分布均匀,一旦发生火灾会导致迅速蔓延,不易扑救,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大量财产损失。其潜在热量比同等空间内的建筑材料大6-7倍,热值相对较高,并能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根据实验:海绵的燃点低于100摄氏度,地板燃点为250摄氏度,橡胶轮胎的燃点低于300摄氏度,从以上数据可见,点着的烟头或者打火机、火柴引燃的明火足以引燃车厢。

车辆自身火源较多

车辆自身火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车辆电器系统引起火灾,主要与温度、温度和电压波动、线路短路、电器导线接触不良、线路超负荷、电器设备故障有关。二是汽车供油系统漏油引起火灾、主要与供油系统损坏、人为改动导致原有供油设计改动不当、供油设备质量不达标、化油器故障导致回火有关。燃油的泄漏也是汽车自燃的罪魁祸首。汽车自燃有很多是在燃油系统出现问题,燃油的泄漏可以说是引发汽车自燃的另一个罪魁祸首。在一些普通化油器式汽车上,汽油滤清器多安装于发动机舱内,而且距离发动机缸体以及分电器很近,一旦燃油出现泄漏混合气达到一定的浓度,加之有明火出现,自燃事故将不可避免。汽车在行驶 10 万公里后,很容易出现高压线漏电现象,瞬间电压可以达到一万伏以上,这足以引燃一定浓度的汽油蒸汽。如果点火系统存在漏电断火现象,还容易造成进气系统回火,假如空气滤清器有很多油污,也会引发火灾。三是汽车机械、配件故障引起火灾,主要与汽车发动机及其它机械润滑系统缺油,机件摩擦引燃,排气管断裂,离油泵较近的排气管段出现串火现象,车辆轮胎充气不足造成摩擦起火有关。

高温天气下长时间运行

据统计数据显示,七成以上汽车自燃都发生在行驶状态下。夏季气温高,如果汽车长途行驶,超负荷装载,使各部件在长时间内不停的运转,造成温度升高,加上天气酷热,发动机通风设备不好,就可能造成电源短路,引起自燃。当然,如果车载货物放置不当,也会发生相互碰撞从而产生火花,引发汽车自燃事故。

人为因素和外来因素较多

客运车辆属于临时性的人员聚集,人员较为复杂,导致人为造成火灾的因素增加。主要有旅客或者是司乘人员违反规定私自携带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乘车。人为纵火导致发生火灾。吸烟不慎引起火灾。乘客和驾驶人吸烟后随意扔烟头引起。有的乘客将烟头丢在座椅缝隙处,有的丢在卧铺床位上,引燃座椅和可燃物引起火灾。

火灾扑救困难

客车自身携带消防器材少,无固定消防设施。如果前机盖或油箱起火起不到控制和有效扑救的作用。消防设施的配备严重不足大大影响了客运车辆灭火的效果加大了财产损失,使大多数着火车辆错过了扑救的黄金时间。每辆车车厢内仅配备1-2具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仅能对初起火苗起到扑救作用。同时,起火初期对火灾难以发现,客运车辆的起火部位大部分都在机盖底部、发动机处和客车放置行李的车体底部,导致初期发生火灾时难以发现。加之,现在大多数客运企业每辆车最多配一名驾驶人一名乘务员,导致如果发生火灾时扑救力量不足。

客运车辆火灾的预防措施

制定车辆消防安全强制性标准

客运部门应出台和制定消防安全强制性标准,对客运车辆使用的车身材料、座椅材料、装修装饰材料及填充材料进行规定,必须使用不燃材料。对使用材料的毒性也要进一步规范,要求其使用毒性小或者在固定时间内毒性散发慢的材料。要求所有客运车辆使用一次性无缝隙汽车厢底板,对于车辆的孔洞做防火封堵,有效隔绝汽车底盘和发动机部位火灾。扩大车厢内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增加安全出口数量。

配备主动消防设施

从现阶段客运车辆配备的消防设施来看难以起到扑救的作用,要是固地待援客运车辆大多数行走在高速公路或者国道上离城区较远,等到消防队到达进行扑救损失会增大。由此可见配备主动消防设施尤为重要,应设计配备小型自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自动感温装置。行李厢、发动机仓座椅底部等位置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有助于迅速逃生的爆破式破窗器,机械爆破式安全门或车顶逃生通道等设施,为旅客加配防烟、防毒面罩。

加强公路客运车辆的消防安全管理

要制定客运车辆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驾驶人、乘务员、车检员、发车员、车站安检员等各岗位人员职责,明确分工,确保操作规程和检查作业标准步骤、措施落到实处。在车站和车厢内部醒目位置张贴和安装防烟、防火、防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标志。增强防火巡查、检查,在客运车辆运行过程中乘务人员应每两个小时进行一次车厢检查,在服务区休息时乘务人员应对车辆进行内部和外部全面检查。

加强消防宣传培训工作

司乘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客运站应定期组织司乘人员进行客运车辆逃生演练,要求每名司乘人员懂得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得车辆火灾的预防方法、懂得扑救方法,每名司乘人员必须达到会报警、会使用灭火设施、会扑救初起火灾的要求。每次出车前安排乘客提前15分钟上车,利用15分钟的时间给乘客进行消防安全逃生、车辆火灾疏散、初期火灾扑救的简短培训,安排年幼的儿童、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乘客坐在离出口近的位置,为年轻体力较好热心的乘客安排一旦发生火灾引导乘客疏散,协助乘务人员进行灭火的岗位安排其座在车厢内离灭火器和逃生窗较近的位置,增加救援和灭火力量,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人员能够有序的疏散、参加灭火、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夏日客运车辆做好日常养护

自燃的高发期对汽车做必要的养护和检测十分重要。另外,一些小工具也是车中必备之物。

起动前,从内饰到工具要注意不要轻易私自改装汽车。如果一定要改装,应让专业技术人员做专业改装,如电路改装或加设备时,电源线一定要包好,防止漏电。

不要将易燃物品放在光照处。气体打火机、空气清新剂、香水、摩丝等不要放在车内容易被太阳光线照射的部位,如仪表盘上;更不要将汽油、柴油等危险油品放在车内。

车上应自备救生锤、急救箱等物品,一旦发生自燃事故的话,就可以及时逃生和进行紧急清洁处理伤口。

行车后,从散热到停歇别忽视在夏季,不要让汽车长时间曝晒,长途行驶时,一般 2-3小时就停车半小时,打开机器盖让车原地散热。

在行车的时候还应注意,发动机运转时,不往化油器口倒汽油。

在停车的时候也要引起重视,千万不要将车停放在易燃物附近。因为现在生产的汽车一般都装备三元催化反应器,而这个位于排气管上的装置温度很高。汽车停驶后应及时关闭发动机。

日常保养要勤快。天气炎热会导致塑料元件老化加速,尤其是发动机,在工作状态下温度较高,其附近电线的外表绝缘皮容易老化脱落,造成隐患,可能导致汽车自燃情况发生,因此车主要特别注意自燃风险的防范。正因为如此,做好机动车的日常检查,及时对易燃部位如发动机、油路、电路等经常进行检查保养,防止线路故障或接触不良非常必要,这是预防机动车火灾最重要的手段。

车龄4年建议投保自燃险。尽管大多数车辆投保了车险,但多是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盗抢险,基本上没有附加自燃险(即“车辆自燃损失险”)。目前保险公司的车损险主险中,自燃是除外责任,必须另行投保自燃险。

自救和逃生

发生自燃如何自救

1.自燃一般有前兆,比如车身有异响、异味,这时应当机立断熄火停车,最好能将车停在避风处。

2.查找起火点,注意不要随意打开车前盖,因为空气进入车内反而容易助燃,在将灭火器拿到手里后再打开。

3.如果火势自己无法控制,马上拨打 119报警,同时拨打投保的保险公司报案电话,在第一时间拿到报案号,或要求保险公司出现场

防火专家认为,除了爆燃这种特殊情况,大多数公交车 / 大巴车内的意外都可以通过自救解决。比如公交车自燃一般是有个过程的,发生紧急情况时,驾驶人应先停车,打开车门,再切断电源。最重要的是乘客不要慌乱,要在驾驶人的指挥下紧急疏散。一辆载客60人的公交车,正常情况下在90秒内就可以完成乘客疏散工作,所以只要保持冷静,乘客一定能安全下车。需要注意的是乘客下车时一定不要忙着拿东西,因为这有可能堵住车门。乘客在乘坐公交车时,应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不要携带酒精、汽油、天然气等易爆易燃物品,以免发生意外。

目前国内的公交车多为后置发动机,驾驶人一般难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而车辆自燃一般有前兆,比如车身有异响、异味,乘客发现后,应提醒驾驶人熄火停车。驾驶人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应该将车辆驶往人烟稀少的位置,将乘客疏散至安全地点。如果公交车是在加油站等容易发生爆炸的场所起火,应该立即将车驶离。

当出现浓烟时,确定发生燃烧,乘客要保持镇定,不可慌乱。要有序疏散,当车门、窗口被逃生的人拥堵时,后面的乘客一定要先帮助堵在前面的乘客尽快逃生,只有前面的人脱离危险,才能让出更大的逃生空间。

平时乘坐公交车时,乘客要有意识地往车厢后半部走,向车后门位置挪动,这样一旦有异常,更易于逃生。

此外,公交车自燃时易产生大量浓烟,浓烟倒灌车身,容易造成窒息和有毒气体中毒。此时,乘客应尽量用衣物或是棉制品浸水后掩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如果乘客衣服被火烧着了,千万不能跑,因为一跑就加快了空气对流,会促进燃烧,使得火越烧越旺。此外奔跑还有可能将火种带到别的地方,扩大火势。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把衣服脱掉,用脚踩灭,如果来不及脱衣服,也可以卧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压灭。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的人身上喷射,因为多数灭火器内的药剂会引起伤口感染。

在车门不能够正常打开的情况下怎么办

一旦车门无法正常打开,临近车门的乘客可拉开车门上方的红色紧急开关,打开车门逃生。

离车门有一定距离的乘客,可使用安全锤敲击车窗上标识着“安全出口”标记的部位,敲碎玻璃逃生。如果没有安全锤,其他硬物也可用来敲碎玻璃。实在找不到工具时,可以用衣物包住脚,扶着座椅靠背,用脚掌用力蹬车窗玻璃,记住是蹬,不是踢。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钢化玻璃中间最牢固,四角和边缘较薄弱,使用安全锤或其他硬物时要猛击车窗的四角和边缘,然后将整块玻璃推出窗外,若敲击中间部分,玻璃破损部位较小,突破时间长,不利于逃生。

使用灭火器正确灭火

公交车上一般都配有灭火器,比较常见的是在驾驶人的座位旁边,也有的在后门垃圾桶的位置。如果遇到火灾,会使用灭火器的可以帮助驾驶人一起灭火。需要注意的事,在使用灭火器时,周围人员应尽量远离,因为喷溅物也容易伤到人。

扑灭气体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首先应先切断火势蔓延途径,然后切断火势中有可能受到辐射的压力容器,如果可燃物为液体流淌状,应将灭火器喷流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至远左右扫射,直至火势熄灭。如果是在车辆发动机盖部位着火的,不能打开发动机盖灭火,因为一旦打开了发动机盖,由于空气对流的影响,火势会越来越大,司乘人员应从发动机盖下侧灭火。如果火势较大的,车辆有可能会发生爆炸,司乘人员应远离车体,并放弃灭火。

避免浓烟捂住口鼻

如果现场火势较猛,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燃烧产生的烟尘被吸入体内,而火灾产生的浓烟总是向上升腾,所以尽量选择低下身子弯腰的姿态通过现场。

逃生灭火设备的位置

根据车辆发动机位置的不同,灭火器通常放置在驾驶人座椅靠背后面、下车门附近以及后置发动机箱三个位置。

手动紧急开关在车门附近。在驾驶人用按钮无法将车门打开的情况下,扭动或拉出紧急开关可以将车门打开。每辆公交车的车门附近都有这个开关,有的设在车门上方,有的设在上下车门的台阶壁上。

紧急逃生窗在车顶。公交车头顶有两个紧急逃生出口。很多时候它被用于通风,因此人们认为它们只是通风口。在紧急情况下,旋转位于车厢顶部的逃生窗红色或黄色旋钮,能将天窗打开逃生。

车顶气窗。一般大巴车都有两至三个气窗。万一车辆已经侧翻,可将扳手旋转 90 度后,将气窗用力向上顶起,从而逃生。

做到有序逃生

车上乘客男女老幼都有,有序逃离至关重要。如果起火,千万别挤在门口。如果你靠近门边,可以协助驾驶人使用应急开关打开车门。如果车门打不开,年轻力壮的男乘客可以使用安全锤,帮助大家从车窗逃生。同时女乘客可以安抚下老人和小孩。

当逃生通道打开时,大家千万不要拥挤,也不要急着冲出车外。因为万一车外有其他车经过,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这时先行逃离的乘客应协助驾驶人,在门边或者窗边进行疏导和保护。逃生时应让老人小孩先行离开。

猜你喜欢

灭火器火势车门
车门关闭过程的流场分析
车门气密性对风噪的影响分析
2012款进口雷诺科雷傲车车门无法手动解锁
开车门保护装置
面对火情要冷静
小小消防员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