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屈原形象的文化内涵

2018-12-03李艳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楚文化形象屈原

李艳艳

摘要:在中国,屈原不仅是一个文学形象,他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一个神明似的存在。人们称颂他的忠君爱国,赞赏他的诗情才华,他的作品被人们诵读、喜爱;他的形象为人们所崇拜、追随。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问,他为什么投江,他用生命捍卫的究竟是什么,屈原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从屈原的成长经历环境以及历来对屈原的评价来看,他既是开创浪漫主义先河的诗人,又是充满政治理想抱负的青年才俊,更是集家国情怀于一身的中国文人形象代表。

关键词:屈原;形象;楚文化;爱国

中图分类号:12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8-0109-03

屈原这个楚国的贵族在大楚江山坍塌前夕,在汨罗江抱石自沉。但屈原的名字却从未消失,千百年来,人们每年端午为了祭祀他,纷纷采摘粽叶、挂起艾蒿、划上龙舟,以一个节日的盛典去祭奠他、怀念他。

正如李国文在《中国的文人非正常死亡》一书里所说:“有史以来,文人能够享受到将其忌辰列为全国性节日,全民为之年年纪念,获此殊荣者,只有屈原。”但屈原却没有一个固定的形象。从历来对屈原的评价看,他是开创浪漫主义先河的诗人;是被小人构陷仕途失意的政治家;是中国文人知識分子形象的代表。各种史料形容和在各地供奉的关于屈原的外貌形象也各有不同,有的清瘦俊朗、骨骼轻奇、翩翩若仙,有的是膀圆肩宽、五短身材如贩夫走卒。那么,屈原其鲜活立体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

一、翩翩少年,谦谦君子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日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楚王熊通的儿子熊瑕的后代。屈姓是楚王熊通因功封赏给儿子瑕的姓氏。屈原在《离骚》中自叙“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自述他生于“三寅汇聚之时”,也就是夏周年的寅年、寅月、寅日。从星象学上看,人们认为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刻。这个时辰出生的人,非富即贵。因此屈原的出生给屈姓家族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因为,到屈原出生300多年来,屈家一直是王姓贵族的骄傲,世代担任幕翱之职总揽军政、外交和教育大权。这样显赫的家族背景,激励着屈原去恢复荣光。

屈原早期的作品《橘颂》是历史上第一篇咏物四言诗,他在《橘颂》里写道:“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嘉兮。”他歌颂橘树的“受命不迁,深固难徙”一旦离开了南方,就难以成活这种品质。因此,少年时期的屈原就以橘树特殊的品格,来表达自己对楚国王室的忠诚和对自己身世的荣耀感。

作为楚国的名门望族,屈原当时承担了振兴家族和助楚国强大的使命。河南信阳出土的文献中清楚地记载了西周时期的贵族教育是“母教之七岁”,就是7岁以前的教育是由父母在家负责完成的,7岁以后就到学校进行系统的学习。由此可以推论,屈原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他接受的是系统的贵族教育。学习书、算、礼、射等技能,阅读礼乐典籍和儒家经典。现在山西一带的有些农村地区也仍然保留着这样的一些习俗,生了男孩,就在门口挂一张弓,第三天要背着孩子举行乡射礼,从中也能看到一点遗俗的痕迹。这能看出,在屈原生活的年代,当时的贵族子弟除了掌握必要的军事礼仪之外,还要学习书、算等基础文化才能算成长为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才可能成为掌管政治的栋梁之才。

1993年10月,在湖北郭店一号楚墓发现了一批先秦竹简。竹简上刻满了一种像蝌蚪一样的文字,称为“蝌蚪文”,这些弯弯曲曲像蝌蚪一样的文字,刻录了16篇以儒家为主的中原典籍。而这一时期为战国的中期,正是屈原生活的年代。说明屈原接受的也应该是儒家思想典籍为主的教育。他秉承的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理念;崇拜的是尧舜禹汤、文王、比干、箕子等这些儒家偶像式的人物。但是屈原生活的环境又是一个与儒家文化迥异的环境。屈原的出生地是现在湖北秭归这个地方,地处南方,水系发达。那里优美的风光和旖旎的水乡培养了屈原的浪漫情感,当时战国七雄中,秦国最强,齐国最富,而楚国最大、人口最多。楚地水系发达,物产丰富、经济富庶。《汉书·地理志》记载:“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蒇赢蛤,食物常足。”丰富的物质条件,催生出艺术的花朵,旖旎秀美的风景滋养着楚人细腻浪漫的情感。到屈原时期,楚文化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特别是在美学、音乐、器皿等方面显示出与中原文化中规中矩、中庸平和的大不同。浪漫轻松的物质生活,人们自由想象、纵情驰骋,更多的是注重情感的愉悦。在审美方面也有别于中原文化。当时巫文化盛行,楚人相信自己是火神与凤的后裔,每年岁末,他们都会用自己独特的祭祀形式、祈祷、求神。娱神娱人充分展示出人们情感的活跃性。可见在屈原的时代,楚人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现今湖南凤凰这个地方,仍保留着较多的楚风遗俗。当代作家沈从文在他的小说《边城》中详细描述了许多保留至今的楚地风情。

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原,既熟读中原典籍,同时也饱受巫风的熏陶,身上流淌着南方民族热情奔放的血液。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说屈原是“南北方融合,以北方文化为主的诗人,兼具北方人的感情与南方人之想象”,这可以说是最为贴切、最为准确的表述。这样的教育学习环境和南方热情洋溢的环境浸染着少年时代的屈原,屈原的人格可以说在他的少年时代就已经基本形成。就像是一棵“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美好高洁的橘树。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屈原表现出和多数人完全不同的人格。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和美好芳香的橘树结合起来,就是少年时期的屈原形象。

二、政坛新秀,青年才俊

屈原的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和倾襄王三个时期,他的主要政治活动是在楚怀王时期。

屈原20岁束冠,行加冠礼,离开家乡开始他的壮游,楚国贵族的这一身份,使他有直接进入郢都的通行证,此时的他犹如一棵荣华出众的橘树。屈原从三峡到江陵的水路,沿着水路奔赴郢都而去,这条水路也是文人墨客的游历之路,两千多年前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奔赴求取功名。千百年来,仕途坎坷是多数中国知识分子最寻常的归宿,也是他们内心深处最沉重的悲伤,不过此时花样年华的屈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屈原在郢都是怎样开始他的政治生涯的,史料没有记载,推测应该和后来的李白游学长安一样,在郢都兰台这个文人讲学论议、读书作赋之地脱颖而出,得到了楚怀王的赏识。屈原24岁已经获得楚怀王的青睐,他的第一个职位是三间大夫,主要負责楚国贵族三大宗族(昭、屈、景)等贵族子弟的教育、礼仪等事务。屈原的志向不止于此,当时战国末期的局势是“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历史上著名的合纵连横就在此时期,楚国的战略决定着天下的格局。楚怀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作为合纵抗秦的代表人物,屈原被任命为左徒之职,登上权力的巅峰。“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经常与怀王商议楚国国事,参与制度的制定。在政治上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主张联齐抗秦。与此同时,屈原还主持礼仪祭祀外交等对外事务,联合他国共同抗衡秦国。由于屈原的政治改革计划触犯了贵族利益,遭到小人的嫉妒和排挤,又加之自身性格耿直忠烈,掌握政权的贵族重臣,为了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变法,屈原遭到上官、子兰等人为代表的旧贵族集团的打击报复。他们在楚王面前为屈原捏造不实之恶名,以致其遭怀疑,逐渐被楚王疏远,先后两次被流放。第一次是在楚怀王时期,第二次是在公元前305年顷襄王时期,楚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屈原主张联齐抗秦,坚决反对,与秦结盟作为一种政治交换,屈原再一次被逐出郢都。

三、香草美人,浪漫诗人

屈原被流放期问,文学创作达到了个人的高峰。他的作品,在西汉刘向父子编纂的《楚辞》中收录有25篇;司马迁认为有26篇,包括《招魂》这一篇;现代作家郭沫若认为是23篇,没有《远游》《卜居》《渔夫》。

屈原作品从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以《离骚》为代表的作品,主要以事传情,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和追求。《离骚》全诗共373句,是屈原饱含深情,用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闪耀着个性的光辉,也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一类是《天问》,它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开篇就连向苍天发问,172个问题一气呵成,内容上至天文地理、下到历史哲学、文学宗教等许多领域,表现出诗人极高的学术造诣及其自然观和历史观。《九歌》则是屈原在流放期间收集整理的楚地祭祀的乐曲歌谣的一组祭祀乐歌。屈原在诗中神思奇妙、纵横驰骋,上天入地,飘游九州,大量运用了想象奇妙的比喻,以楚地民间传说中的神为原型,结合自身感受,承袭神话发展,虚幻了许多内容,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是代替人或者神叙述,吟诵了一曲曲人神恋歌,它不仅是作者的自我抒情,其更多地显示了南方楚地浪漫神秘的文化色彩,将时代语境融入艺术创作的情境之中。

屈原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容深刻。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去观照且表现纷繁复杂的忧患意识和情感;以深沉的历史思考和敏锐的哲理思辨角度来展现楚地民族的生活气韵,感情诚挚而复杂;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之风,创立了“楚辞”这种以楚地方言为特点,以《离骚》为最高成就和典范的诗体“骚体”。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自屈原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诗人。

屈原的高洁志向和浪漫文风,既反映了现实世界的种种矛盾,又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为一体,大量运用芳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格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作品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一时期的屈原既是关注现实的浪漫诗人,又是神话世界的芳草美人。

四、家国情怀,爱国文人

屈原被楚王流放期间,从史料看,应该仍然担任公职,负责王室子弟的教育工作。公元前278年,秦军的铁骑直逼郢都,曾经雄视天下的楚国,面临崩溃的边缘。人民离散、家国残破。屈原这个绝望的贵族,悲愤交加,在大楚江山坍塌的前夕,在汨罗江抱石自沉,生命之火就此熄灭。

战国末期,各国诸侯求贤若渴,屈原仕途失意,何不去他国求职?当时朝秦暮楚、楚才晋用、游说取士之风盛行,士子们或群出或独行天下,形成了战国时代特有的“贤才之臣,入楚楚亡,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丧”等热闹局面。同一时代的商鞅、苏秦、张仪等人都有离开生地到他国为官的经历。屈原的行为却成为那一时代的孤竭的存在。司马迁在《屈原列传》里的“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说的就是在《橘颂》中,屈原曾反复赞叹橘树“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的这种品质。屈原在他的少年时期,就形成了坚定不移、忠贞高洁的品格。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屈原的目光至死不渝地投向故国,那奔腾不息的江河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魔力,让诗人辗转反侧,却始终不肯离去。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说,好的知识分子要能舍生成仁、杀生取义,为了要得到仁,获得大气凛然,充塞天地的大义,在鱼和熊掌之问,有时要能舍弃最宝贵的生命。屈原深悟儒家思想,在思想的滋养上以儒家为正宗,在情形旷达上又破除了中庸之道。作为楚国贵族屈原把自己的命运和楚国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两千多年前,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屈原就上演了一场文人知识分子与命运抗争的大戏。

司马迁在列传的最后,这样写道:“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鹏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同死生,轻去就。”这就是屈原对于故国的那份不能割舍,“这就是中国文人对于生养自己的土地的那份眷顾之情,这就是中国文人对于抚育自己的祖国的那份热爱之心。此情此心,所形成的精神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得以五千年长存下来的凝聚力。”

时光如漫长的刀锋,无情地切除了这一历史的真实再现,但我们对屈原的怀念是永远的。“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这是屈原留给后人最质朴最动人的诗句。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各地的人们,高悬艾叶,遍洒雄黄,龙舟竞渡,米粽飘香,纷纷以节日的欢庆去祭奠屈原,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每个中国人都会对屈原的爱国精神肃然起敬。千秋家国,自屈原始。

(责任编辑:陈树)

猜你喜欢

楚文化形象屈原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端午思屈原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