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探讨
2018-12-03聂林宏
聂林宏
摘要:在高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必须抓学生的课堂听讲,向45分钟要质量;抓学生的课后自习,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抓学生的日常生活积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提升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结合高考出题方向,提升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科特点;课堂教学;课前预习;生活积累;地理思维;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8-0091-03
高中地理是文科学生的高考必考学科,也是除了数学之外的学生感觉最难学习的一个学科,这是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地理学是一门“奇怪”的学科。高中时文科学生学文科学生考,报考大学时是理科学生报理科学生在学。这是因为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在高中学习的地理知识是以识记为主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以及一些相应的自然地理知识,以表象知识为主体;到了大学以后,需要学习的是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要运用许多数学、物理和化学的知识,文科学生不具备这些知识储备,因此无法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只能由理科学生来学习了。
了解到地理学科的特点之后,在高中阶段如何进行地理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让学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呢?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抓学生的课堂听讲,向45分钟要质量
获取地理知识,第一印象很重要。在进入高中的第一节地理课上,教师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结合自身魅力,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讲课上,教师讲的知识上。让学生的思想围着教师转,把学习地理的兴趣带进课堂。要想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教师需要事先就深入了解学生。每一届的学生特点都不一样,感兴趣的事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一届新生入校时,先研究他们的特点、喜好,对地理知识已经具有的储备,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而又不被注意的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现象来引入地理知識,把教材中死板的知识灵活地呈现在学生的课堂里。让学生能看得到,摸得着。笔者所在的学校一直要求教师做到高效课堂教学,每周必须有半数以上的课堂使用精心设计的课件。切实做到在“三讲”“三不讲”(三讲: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要求教师每堂课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这就逼迫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所教的每一名学生,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反复推敲每一个设问,笔者最常用的方法是从天气入手。天气预报是学生每天都能接触的,但大多数学生并不会看天气预报,只知道关心今天的天气是否晴天,气温如何,有多大的风。至于这些现象怎么产生的不知道,也不会看天气形势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并不重视地理学科,因为中考不进入总分。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对这一科不感兴趣。生活中用不上,考试又不算分,自然而然地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到了高中选择文科就必须要考。刚开始教材讲关于宇宙环境的内容,涉及到了很多没学过的理化知识,数学中立体几何知识,对学生来说简直是难以接受。所以要求教师刚开始教学时一定要讲得浅显一些,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入手,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大多数学生都听懂跟上,同时也要向学生渗透一个理念,学地理不只是为了高考拿分数上大学,学好地理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在今后的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抓学生的课后自习,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能让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如果从兴趣出发还会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启示,联系自身的实践心得,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问,带着问题去听课,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会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现在的高考中,对题型的选择和题材的选取越来越贴近生活,更多的问题是让学生联系实际回答。而现在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恰恰缺少了这些知识和能力,现在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家长费尽心力创造出来的“笼子”里,很少有机会接触自然,接近生活。过去生活中人们都能拥有的一些基本技能他们都不具备,比如说,很大一部分学生分不清东南西北,辨不清左右,这在过去只是极个别的学生才有的现象,而现在的学生中这种现象已经是普遍存在,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路痴,自己上街不搭车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课前预习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一点地理知识,逼着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为学习新的知识提供帮助。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以刺激学生主动开发自身能力获取知识。长期坚持下来,会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自学习惯。
课后巩固主要是通过习题的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原理,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知识技能,不论是对知识的识记还是理解还是应用,都要通过习题的训练解答来完成。现在的教辅资料很多。教师需要精心挑选适合现在所教学生的习题,要有层次,有梯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级递进。最好设计一些有一点开放性的习题,以便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做习题,但是大多数学生并不理解这些习题的作用。只是机械地听从老师的吩咐去完成。从未想过这些题为什么会这样问,做这些题有什么用。教师也不会告诉学生,也是只留大量的题让学生做。学生被训练得做题像条件反射,做题背题对答案,从来不去好好思考一下这么做的意义,通过这些习题的训练让自己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提高。由于初中的知识含量少,范围小,教师的题海战术会让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特别是现在网络新闻媒体中也在大肆宣传“名师”“神教授”的“几字真言”“几条铁律”就能让学生成绩提高,这些都是应试教育下的急功近利,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学生的成长与树木的成长是一个道理,要有成长必经的阶段,不能人为地省略几个环节,或者是过度利用了某个环节,其结果就是学生到了高中只会做题不会思考,兴趣全无,灵气泯灭,潜力枯竭,难以应对高中的学习强度,最终被淘汰到高考的路上。所以课后的巩固学习很重要,要慎重地选择习题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后巩固这个环节,通过合理的习题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抓学生的日常生活积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学习任何一门知识,说到底都是在增强学生自身的素养,提高学生自己的能力。学习知识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一种知识有计划、有步骤的积累过程。虽然说学习的结果相同——考大学,增强自身素养,提升品质,但是积累过程千差万别。在相同的时间段内,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很大,反映出来的效果不尽相同。现在大多数教师都在采用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的方法进行教学。但是效果却是与预想的结果差异很大,好多学生只记住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却忘记了教师让学生通过这个事情来掌握的知识理论。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之后,各种各样的图表文字、风景图片大量涌现,一节课的内容过多,容量太大,超出了学生所能接受的能力范围,反而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扰,对学生学习知识极为不利。学生在课堂上只顾得写和记,来不及思考探究设问。让学生越学越死,越学越累,越学越烦。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的做法是从学生自身生活入手,一点点地积累熟悉,把地理知识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它常态化。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每天坚持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做好对本地区的天气的积累工作。
让学生每天记录下当地天气的阴晴、风雨、冷热等这些情况,可能开始时学生并不能感觉出这是在学习知识。但是经过教师的点拨,再结合必修一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就会让学生对一些现象产生疑问: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如何测量出来,其中的原理是什么。这给教师讲授高一地理相关知识做好了铺垫,有经验的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从讲解什么是天气入手,逐渐進入到深层次的对流层大气受热。顺便就把比较难理解的对流层大气直接热源是地面这个知识点给总结出来,进而可以让学生明白射向地球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如何在大气与地面之间转换的这个知识难点。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为什么不是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十二点而是午后二点?就此来思考一天中最低的气温出现的时间为什么会是日出前后?结合生活实践的教学总是能加深学生学习知识的印象。教师讲清楚知识点和学生学会知识点是一个现象的两方面,是截然不同的也是最容易被人们混淆的。让学生自己动手是从学生学的方面人手教知识,与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共同学习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培养学生坚持收看天气预报,可以通过解说员的讲述教会学生看天气形势图、卫星云图。还能教会学生学习中国政区,长期收看就能对中国的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了如指掌。这可不是只会死记硬背就能达到的。经过多年教学笔者发现一个现象,有一大部分的学生对文字很敏感,记一些有关地理事物的名称很快,但是做不对相关的习题。究其原因是他们不能把文字和文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通俗一点说就是学生头脑中没有地图的概念。一般情况下地理素养较好的学生看到一个地名,在脑海中呈现的是这个地点的图形。像提起黑龙江省学生头脑中马上出现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提到黄河马上在脑海中显现出弯延曲折的巨大的“几”字形等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和练习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积累才能做到的,所以要求广大的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中逐渐渗透,有意识地增加这方面的训练。
四、提升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现在的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从以前的记忆和理解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选取的考试材料都是一些常见的地理现象或是过去发生过的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事件。看上去并不很难,也容易读懂。但是学生答不上题或者不知怎样回答。经过深入分析,笔者发现是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地理思维。对题中所给的隐藏的答题点找不到,不能领会出题的意图,答题抓不住重点,往往写了很多文字,但是没有一句是采分点。答题的时候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但是考试后一看标准答案相差太远,一道辛苦做完的试题得不了几分,心情特别沮丧更是影响了今后学习地理的兴趣。笔者认为,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好学生的地理思维。在平时课堂上讲授知识点时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选取身边常见的学生能够注意到的地理现象,先教会学生如何表达描述,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遣词造句要用相应的地理术语。再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这个地理现象中反映出我们现在学习的哪个知识点,蕴含了哪一种地理原理。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然后再进行习题训练时尽可能地用学生已有的比较熟悉的知识或者是已经学会的知识点去理解接受尚未学会的新知识。用已有的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反过来用新知识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在课堂上老师尽量放纵学生的思维发散,哪怕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甚至是可笑的,只要对学生的地理思维建立有好处,都要在以肯定的同时再进行指导,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正确的地理思维。
在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大多数的学生的思维都被固化过。很多教师为了达到统一教学的目的,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唯教师马首是瞻不敢越雷池一步,久而久之学生就只会跟着教师人云亦云,或者有意识地迎合教师的提问、配合教师的想法,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更多的学生甚至没有学会如何动脑筋思考问题。学习过程中多数采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由开始的背教材、定义、公式、原理,到后来去背习题、背答案。在一些教师有意识的题海战术下,学生的成绩提高很快,学生自己也认为背题是得高分的捷径。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就逐渐被放弃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下降和自主解题能力的丧失。到了高中阶段势必会跟不上课堂教学,特别是一些在初中学习成绩比较好分数比较高的学生尤其严重,他们听不懂老师的课堂教学,高中的知识点又多又难,只是依靠背诵和记忆是完全不能学好知识的。所以说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思维很重要,是学生学习道路中必备的能力。
五、结合高考出题方向,提升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时学生养成的不良习惯,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最常用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讲授新知识时尽量只将要讲授的主要的知识点框架建立起来,剩下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填充,做到这一点要先教会学生使用相关的学习工具。就地理学科而言,充分利用和教材配套的地图册是最好的方法。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却是对地理教材知识点有效的归纳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新旧知识最好的衔接。同时,也是被许多教师忽略了的很好的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到位就能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具体做法:
第一步,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地图,帮助学生把文字知识转换成图像知识;
第二步,教会学生读图填充相关知识,并能提高阅读的速度;
第三步,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地图,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作业;
第四步,教会学生利用地图册自己学习对解答习题有帮助的知识。
在每一节地理课的教学中,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练习,这不仅是传授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更是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结合高考出题走向,不难看出对学生的能力考察在逐渐加强,教师要更好地应对高考就必须从提升学生的能力入手。学生在课堂以外学习地理知识所能用到的材料,除了教材之外就只有地图册了。熟练地运用地图册会让学生在课堂之下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下面再来说一下对地理教材的使用。在2010年之前学生使用的是人教版的地理教材,这版教材的系统性特别强,条理清楚,知识框架结构完整。不只是涵盖了高考所考的知识点,更有一些地理学科的答题语言,学生容易记忆,教师容易教。假如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的讲授没有理解透彻,回家之后反复阅读也能帮助其对知识点的理解。2010年开始黑龙江省改用了湘教版教材,知识文字内容上好像比原来的教材简单一些,增加了一些文字材料,把一些高考必考的知识点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而高考要考察的知识点和考察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减少,这样一来就让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增加许多,对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把知识点重新梳理量化,就容易忽略教材中补充的一些文字材料。这些文字材料所包含的地理知识点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掌握,这无疑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具备这种自学能力,因此就这样在高考的路上被甩了下来。
高考要考察学生的知识点很多,学生的能力有限,不能对所有的知识点都熟练掌握并加以运用。作为一名多年工作在一线的地理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寻求一种更适合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一个道理,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目标。
(责任编辑: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