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工作坊”对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启示
2018-12-03张宝胜李敏勇
张宝胜 李敏勇
摘要:早在1919年,德国成立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首任校长格罗皮乌斯聘请了许多在不同工艺上技艺精湛的人任作坊大师,作坊大师主要的工作就是教会学生手工技巧和技术知识;艺术家则侧重激励学生开动思想,开发创造力。包豪斯的“工作坊”既是供学生各门课程实习所用的车间,又是学习的课堂。通过借鉴“工作坊”模式,开展现代“名师工作室”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探索让学生在“名师工作室”这一特殊场地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技术、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为当下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包豪斯;工作坊;工作室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8-0073-03
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进一步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2014月9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要求增加学徒制试点规模,丰富培养形式,扩大试点范围,稳步推进试点工作。目前,高职室内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基本上还是以课本“章节讲授”为主,实践内容偏离“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低,在学与用的关系上较为被动。包豪斯“工作坊”的教育模式为我们当下的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学以致用”的借鉴,既能培养“双师型”教师,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一、包豪斯“工作坊”教学模式解析
早在20世纪的20年代包豪斯“工作坊”未出现之前,所有的工艺美术学校,在设计方面侧重艺术风格表现,只能培养出具有艺术概念的艺术家,并不是企业需要的设计师。
1919年4月1日德国创立的“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为工业时代的设计教育开创了新纪元。包豪斯提出了新的指導理念“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广泛采用“工作坊”体制进行设计教育,让学生参与动手的制作过程,完全改变了以往只会绘画,不会动手制作的陈旧教育方式。同时,包豪斯还开始建立与企业界、工业界的联系,开创了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密切联系的新的教学模式。
包豪斯开创“工作坊”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基础是手工艺,美术家都必须回到手工艺(或手工)”,“通过手工艺训练、素描和色彩训练、科学和理论训练来实现的”。现代版“师徒制”教学模式就是以包豪斯“工作坊”为基础,在学习中只有大师、技工和学徒。将艺术观念和思想加以引导,通过实践操作,在技能、技巧上领悟体会得到提升。包豪斯的“工作坊”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手工艺的个性,是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雏形。
二、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探索
(一)“名师工作室”教学新概念
中国古代就有“以师带徒”的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朴素的以师傅带徒弟的技能传授方式依旧值得我们借鉴。包豪斯“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工作坊”式教学,打破了艺术教育中的自由式、散漫式及非标准式的教学模式,为现代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提供了借鉴。
鉴古思今,融汇中西。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在充分研究前人“师徒制”的精髓,融“工作坊”的形制,结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双师型”教师缺乏,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与工作岗位过程相脱节等问题,探索出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新模式。“名师工作室”的师资由省级教学名师、行业专家(高工)、能工巧匠组成,共同带领专业教师一起承接纵向、横向课题和社会服务项目,以提升专业技能为己任,培养既能授课又能做课题,也能做社会服务项目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把“名师工作室”建成“高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深度融合的助推器”“专业建设创新工作站”。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是一个创新培养模式,引入真实项目为导向,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在“做中学、学中做”,增加“科研”内容,实现实践与科研能力共同提升。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意识;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上行解决了教学师资问题,下行解决了实践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工作室化教学成果,一是要营造工作室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工作室资源优势,充分储备网络信息资源库、学习参考材料资源库和优秀设计案例等优质资源,库存“材料”越多越能帮助学生提高设计能力;二是要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室化教学氛围,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每个人潜在的优势,让他们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放下包袱展示自我,以此解决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困惑。
“名师工作室”行业专家和企业能工巧匠受聘为兼职讲师或教授,参与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现“一课双师”,专任教师负责基础理论教学,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
(二)“名师工作室”教学的现实意义
1.“名师工作室”提升“双师型”师资水平
高职院校长期以来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机制,缺乏一支熟悉产业状况、服务产业转型、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进程。“名师工作室”采用“名师带教师、教师带学生,师生共培”的工作室化教学体系,探索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培养方式,研究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双师型”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引进社会服务项目加强实践教学,以科研项目助推理论高度,借此将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专业实践与师资提升紧密融合,探索出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的新模式。
“名师工作室”本身具备设计公司的功能,既是开放式的“课堂”,也是实践能力训练场所,师生可以在工作室里学习和掌握更加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接触真实社会服务项目,在校内学习期间了解企业工作岗位的设计、生产工作流程。工作室化教学模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及团结合作意识,学生参与的项目既可以获得劳动报酬,又可以将完成的项目拿去参加大学生艺术设计大赛。实践证明,工作室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健康发展。
“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带领青年骨干教师从校内到校外参与纵向、横向课题以及参与行业与学术交流。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将企业真实优质的项目引入教学,并以此为主线建立理论、技能、职业素养培养框架,打造全新的工作室化教学体系,保证了工作室化教学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培养现代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使师生在技术技能方面获得了更多的提升和锻炼机会。
2.引企入校,促进“名师工作室”产、学、研深度融合
引企入校,成立校内校企合作实体公司,将工作室化教学落到实处,解决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工作流程相脱节问题。校内公司再设置若干工作室(家装、公装、软装、施工),集产、教、研为一体,对外服务社会,对内服务教学。实行工作室化教学改革,以室内艺术设计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点,将市场个案、赛项、创新创业项目融入课堂,构建基于典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创意思维、实战技能,并符合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在“名师工作室”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助推下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按照行业标准和规范建设实训基地,建立工作室管理运行机制,编撰实训指导教材,加大学生实验、实训、实习分量。名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公司、专业教研室三者同为教学群体,共建工作室化教学平台、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制定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及符合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的“人才标准和规范”“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三)“名师工作室”教学模式运行的策略方法
“名师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行,在现实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何保障其有效运行,是当前很多学校需要考虑的因素。我们的具体运行策略方法如下:
1.规范标准,保证“名师工作室”可持续发展
“名师工作室”开发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符合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的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特色教材、实验实训大纲、顶岗实习标准。建立名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公司、专业工作室三者互惠共存、互相监管的长期有效合作机制,三方共享人才、技术、信息资源。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构建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的合作体系,组建成一支兼具培养、输送、服务、接纳、安置职能的综合性专业团队,实现与企业岗位工作过程紧密衔接,实现工作室化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健全完善“校企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加强对室内艺术设计工作岗位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预测和研究,发挥其参与专业建设的指导、服务、评价的作用;成立由校院两级督导组成的专业督导委员会,制定“教师+企业专家”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和评判标准,建立多元化人才质量监控评价和反馈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与需求”调研问卷,并对问卷进行科学分析,撰写反映行业人才需求核心要素的专业调研报告。
2.建立“名师工作室”运营保障体系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的工作室化的教学自2012年开始实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获得行业、企业的高度认可,成为省内同类专业的典型,2015年被福建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其运营主要在三个方面给予保障:
(1)制度保障
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出台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课题与项目引进等各种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名师工作室”规范化管理和运行。
(2)经费保障
获得学校给予的“名师工作室”运营专项经费和省、市专项经费支持,以及行业、企业对“名师工作室”项目合作与其他捐赠支持。
(3)师资保障
学校出台了《关于引进优秀人才和稳定青年教师队伍的办法》《紧缺和重点专业专业教室实行特殊津贴制度》一系列政策性和指导性文件,对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实行年薪制,提供住房、交通、专业建设经费,外出交流学习经费,专业津贴经费;为优秀人才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设立突出贡献奖、忠诚奖;鼓励青年骨干教师承担纵向、横向课题和社会服务项目;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带薪下企业锻炼和攻读硕、博学位,提升技术技能和科研能力。
三、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成果传播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于2017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该模式屡创佳绩,近三年专业教师完成省级课题3个、校级教改项目5个,编写校企合作特色讲义2本,发表论文12篇,出版特色教材2本,并被省内外很多高職院校采用。室内艺术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类的专业龙头,又获得省级“文创专业群”建设扶持,获得省财政项目建设经费100万元扶持。截至目前“名师工作室”已承接社会服务项目16个,校内项目4个,项目标的300余万元。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和成果获得福建省室内设计师协会、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建筑装饰协会、室内装饰协会、室内设计师协会等行业协会和企事业用人单位以及兄弟院校的好评。2014年被厦门市文创意协会接纳为理事会员单位,2015年被福建省和厦门市室内设计师协会接纳为会员单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分别被选为市协会副会长和副秘书长,2017年被厦门市室内装饰协会接纳为理事会员单位。2018届毕业生招聘见面会上,引来省内七十余家室内设计公司、装饰施工企业和建材商联合举办专场招聘活动,盛况空前。截至2017年已获得56家室内装饰企业授予的“人才培养基地授权书”;先后有7所本科学院20几所高职院校组团到我校访问、参观、交流;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和措施,得到其他院校借鉴和推广。
如今,新时代经济的发展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科技在不断进步,社会对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秉承包豪斯教育“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学习场所,既是给学生提供实习车间、学习的课堂,也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技术、技能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的基地。推广当下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既弥补了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和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短板,也契合了当下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等特点。同时,工作室化教学以学生专业能力和行业最新需求为导向,侧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加快了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创造出一个理论、实践、教学、科研、应用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探索,也为高职院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责任编辑: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