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仪式教育应彰显对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促进价值

2018-12-03

中国德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缺席身份仪式

学校仪式教育理应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但现实并非如此,学校仪式活动的设计与评判更多指向学生,教师则扮演着管理者、引领者甚或旁观者的角色。以学生为单一向度的学校仪式教育,不仅造成了教师身份的“离场”,未能实现仪式活动对教师品行的规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学校仪式教育必须突破“教师缺席”的固化模式:一是强调师生共同在場,彰显仪式教育的双向形塑价值;二是强化教师示范引领,促进师生身份的彼此认同;三是确立师生共同行为依据与衡量尺度,养成师生仪式行为自觉。学校仪式教育的成效不在于创建多少新内容、新形式,而在于认清仪式教育的多重向度与深层含义,将仪式教育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善于从一些普通的事件中挖掘出仪式的价值,借助美的形式,使内隐的教育要求外显化,并产生持久的影响力。从而,让师生在普通的教育生活经历中产生不普通的情感体验,激发师生对学校文化价值观的认同,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赵虹元:《教师缺席: 学校仪式教育的固化与蜕变》,《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缺席身份仪式
Class in America
仪式感
仪式感
流绚夏日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缺席的蝙蝠
Talking strategies
当爱情缺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