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国度里寻找自由的高贵灵魂塑造者
2018-12-03张晓飞
张晓飞
摘 要:莫扎特生命后几年的音乐创作是艰苦和辉煌的,本文通过对三首莫扎特女高音音樂会咏叹调钢琴伴奏音乐的人文分析,联系他的创作生活,反映莫扎特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从而深入体会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人物创作心理脉络。
关键词:莫扎特 女高音音乐会咏叹调 钢琴伴奏 创作生活
一、 莫扎特的生活经历与三首女高音音乐会咏叹调的创作关系
一提到沃尔夫冈·阿玛第·莫扎特,人们都会想到“音乐神童”的头衔,其实不然,纵观他的一生,直到死亡,都是平凡且贴近现实的。正如现今民间流传以莫扎特口吻说的一句话:“你们都认为我是天才,殊不知我背后付出了多少辛酸和眼泪。”
因此,可以说理解莫扎特的音乐需要一个过程,当它与这个人的生活经历融合在一起时,才会意识到它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沃尔夫冈·阿玛第·莫扎特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爸爸列奥波尔得·莫扎特是著名的小提琴家,由于爸爸从小严格要求他走上音乐的道路,所以“爸爸的光环”外加无形的“家庭压力”使得他不得不认真对待自己别无选择的音乐生涯,努力学习、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音乐创作。从小跟随爸爸出席各种皇家贵族的音乐场合,炼就了他一身高贵儒雅的气质和精致细腻的音乐内涵,但为人简单、淳朴的性格,又使得他对世间尔虞我诈的世态炎凉抱有轻蔑和无奈的态度。感情生活其实在他的一生并不十分理想,但也是他反抗爸爸制定的“人生规划”的唯一一件事,虽然结发妻子不是最喜欢的那位,但也是跟他生活上“志同道合”的伴侣,他选择了爱人,也冲破了原来家庭和工作的教会的束缚,但这也改变不了他艰苦的社会底层的命运,贫困、冷落、嫉妒等等一切的不如意困扰着他,身为一个社会封建等级化严重到扭曲时代的天才,他的确有些不幸,他活着要疲于奔命,为了养家糊口不停地写作直到人生戏剧走到了尽头,去世的时候却可怜到没有一个属于自己可以安息的地方。
其中三首女高音咏叹调《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Alma grande e nobil core)K.578、《谁知道我心上人的痛苦》(Chi sa,chi sa,qual sia)K.582、《我去向何方》(Vado,ma dove)K.583,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缩影,音乐内容大都围绕着信奉神明是否能怜悯我和我的爱人,消除苦恼和痛苦,去慰藉那颗感情受挫的心。可见,当时的莫扎特已经投入到感情生活中,身处贵族生活,反而得不到贵族的待见,生活的窘迫和感情的压力,让这个穷苦又怀才不遇的音乐家有了很多的不安和痛苦的折磨,只能求得上帝给予心灵上的安慰。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句甚至每一段音乐,都是“莫式”创作独有的生活环境刻画,细腻、典雅的音乐在反映身处贵族精致生活的穷苦音乐家的复杂心理无不恰如其分。
这三首歌曲在莫扎特600多首的作品里不算是代表作。众所周知,一是歌剧,二是协奏曲,三是钢琴奏鸣曲是他创作的主要脉络。但这三首正是莫扎特年轻生命晚期的内心独白最贴切的写照。作为笔者,更愿意从人文分析的角度,从另一个侧面了解莫扎特的真实音乐心理刻画。
二、三首女高音音乐会咏叹调钢琴伴奏音乐内容的人文创作
莫扎特的音乐并不全是阳光灿烂。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曾说:“莫扎特也描写痛苦的作品,但他的痛苦,不同于其他作曲家那样外露,而是罩着一层朦胧的美,把它藏在旋律深处,而非直接表达。他用一种乐观的美包起内心的痛苦,正所谓‘含着眼泪的微笑,所以音乐总听起来是优美典雅乐观的。虽然音乐里还是带有些许忧郁,但又总是积极的。他没把自己当成受难者,而是微笑地站在了云霄处,成了苦难的‘见证者。他用清明高贵的心态,创造了一个理想中纯洁无瑕的世界。” 《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Alma grande e nobil core)K.578这首咏叹调正是如此,钢琴前奏(1—15小节)好似反映莫扎特这个“崇高的人物形象”在日夜奔走的马车上进场,人们看到他都肃然起敬。这段音乐也是他生活内容的经典表现。
这时的莫扎特已经与一直在萨尔斯堡工作过的大主教决裂,其实也是跟他的爸爸断绝了“操控关系”,但在维也纳的生活还是一样的窘迫,当时一些同样生活层面的共济会成员给了他珍贵的帮助,这也是维持他生计和精神的支柱。但经历了这些之后,作为完美主义者的莫扎特,发现这样的生活还是一样的在“苦海”中挣扎,他最爱的女友——当时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阿洛西亚无情的拒绝了他,而现在的妻子康斯坦策却和他生活的不尽人意,他内心的痛苦又有谁能了解。《谁知道我心上人的痛苦》(Chi sa,chi sa,qual sia)K.582虽然表面在描写那个“心上人”,实则描写莫扎特自己痛苦的感情生活。从刚开始两小节的钢琴伴奏,即刻进入到人物激动的控诉音乐情绪之中,“天知,地知,谁知晓,我的恋人多痛苦,是怨恨,还是嫉妒,恐惧,又怀疑爱情”这样的音乐情绪逐步加深并咄咄逼人。
莫扎特始终想摆脱自己的等级进入贵族阶层,但贵族们又从未想让他进来。即使他脱离了大主教的束缚,去了其他国家也是一样,境况甚至更为糟糕。他一直处在这种无法变更的矛盾之中,改变不了自己的地位。他最后加入共济会(启蒙运动的秘密团体),并不是简单地要与贵族进行阶级“斗争”,或者要“革命”。他就是一直想改变贵族们看待自己的目光,不能侮辱他这样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这仅仅是他最纯真的想法,别无它念。说的更加明确就是找一个更明白他的音乐、更支持他的主人,或者是得到一个俸禄更多、更愉快自由的侍从职位。①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追求,都很难找到。因而,在莫扎特被病魔缠身的生命创作后期,《我去向何方》(Vado,ma dove)K.583这首歌曲,正是他内心祈求神明指明道路的最佳见证。尤其是(14—37小节)长达23小节的4/4拍切分音钢琴伴奏左右手交错的音乐表现内容,更加能够反映莫扎特当时“走投无路”的徘徊矛盾的心境。类似这样的一直重复一个音乐动机的片段在《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Alma grande e nobil core)K.578里也存在,如(86—150小节)小快板部分,钢琴伴奏八分音符虽然在高低声部互换方位但始终持续着快奏的音乐表现方式,更增添了此刻作曲家对音乐塑造的饱满激情性,这个激情内容对于莫扎特本人算是最为强烈的音乐表现范畴——即人生路最为苦恼的情绪。
如果说,莫扎特的早期“天才”创作过于童真的话,那么随着他的年龄增长,直到步入中年(也就是他生命的晚期),历经了世间的万恶不公和爱恨情仇后,后期的创作就不是纯“天才”的卖弄,而是人生历练的深刻展现,他的音乐创作也达到了高度的完善和升华。这时的他在音乐中欢笑时,绝不会疯狂,而悲伤时也不会做出一副可怜相。他表现热情而不是滥情,表现愤怒而不会导致崩溃。这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1781年写给父亲的信,他这样写道:“热情不管是否狂裂,不能表现的使人厌恶,描写最可怕情景的音乐也不能冒犯耳朵,必须怡悦听众。”所以,在《谁知道我心上人的痛苦》(Chi sa,chi sa,qual sia)K.582和《我去向何方》(Vado,ma dove)K.583的后半部分(38—82小节),我们从他的钢琴伴奏音乐中第一时间很难听到诸如“贝多芬”一样极其愤怒的强大音响,而在深入的品味和进一步的二度创作之后,才能体会他身处贵族社会,讲究“中庸之道”内在绅士抗争的音乐精神。尤其是《我去向何方》后半部分钢琴伴奏采用舒缓的三连音表现作曲家就是一个虔诚的信教徒,无比怜爱的顺从上帝的指引,这样“三对二”的赫米奥拉节奏安排,表现了莫扎特极强的平衡感和分寸感,形成了轻柔、凄美的音乐风格。
這三首音乐会咏叹调是创作于莫扎特生命的后5年,人们对他的古怪有时绝对像迷一样的揣摩不透,在维也纳的最后几年是否真有人离他很近,或者说,他是否真有过朋友,一个他对别人表现出不一般感情的人,恐怕没有。看透了所有之后,他的信仰也就是上帝,才能安慰他那颗受伤的心,《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Alma grande e nobil core)K.578就是当时的慰藉之作,但无论歌唱部分还是钢琴伴奏部分,创作的都十分完美、浑然天成、技术精湛,可以说是莫扎特献给上帝的咏叹调最佳作品。跟他生活了8年的妻子康斯坦策并不是他深爱的那个女人,他想象中的情人其实就是在他的歌里,《谁知道我心上人的痛苦》(Chi sa,chi sa,qual sia)K.582就是他臆想的那个人,其实真正是他自己,而不是对方。这种感情是虚无缥缈的,虽然人们通过他的作品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尤其是钢琴伴奏从始到终的十六分音符和内外声部的恰到好处的激情连接,但也不能不体会到他此时的孤单,和与同时代人的格格不入。最后,《我去向何方》(Vado,ma dove)K.583更是表达和质问天与地,我的悲剧人生应该如何走下去,贫苦和病痛的折磨到一定程度之后,让他似乎看淡了许多,质问的语气已经变得不再那么坚强,在曲子的后半部分趋于平和,看破红尘,对死亡的到来也更加释然,这时的钢琴伴奏与歌唱旋律的舒缓配合,似乎引导他走向“极乐世界”,这就是他一生追求的真正的自由,就像他未完成的《安魂曲》一样平静、安详,也预示着他积劳成疾、现实生活不如意、过度劳累,最终走完短暂一生的结局。
三、三首女高音音乐会咏叹调钢琴伴奏音乐内容的人文启示
《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谁知道我心上人的痛苦》、《我去向何方》,从字面上就会看出处于三十而立的莫扎特当时感情生活的三部曲,他的悲苦都显现在这题目和歌词的内涵中,但是细细品味他的音乐不是那么夸张却内敛含蓄,这种人声与伴奏的完美结合,是莫扎特人文涵养的有力体现。他既是智者,又是忍者,把自己的悲伤藏在埋没的花蕊中,当人们挖掘深处,手边余留的芳香使其久久回味。他一直是博爱的对待世间的万物,这是他的信仰和灵魂,虽然尘世给他无尽的烦恼和伤害,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追求“真、善、美”的信心,不忘初心,即使在生命弥留之际也是如此。
钢琴伴奏音乐由《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Alma grande e nobil core)K.578的莫扎特式高度炫技,到《谁知道我心上人的痛苦》(Chi sa,chi sa,qual sia)K.582的理性布局,再到《我去向何方》(Vado,ma dove)K.583的平静归一,正是莫扎特对人生思考的三境界。这也是应了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诗句: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感悟。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写道:“有了一个莫扎特,就有了超拔泥途荒滩的山梁。翻过这道山梁,一切都不再一样。”虽然经历了世事沧桑,经过努力之后,看淡了事与愿违的一切,并微微一笑的人生至高境界,在他的这三首歌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
莫扎特曾说过:“真正的天才如果没有一颗心,他就是一钱不值的东西。因为只有伟大的理解和想象力,或者仅有理解加上想象力还不足以造就天才,那就是爱——这才是天才的灵魂。”虽然他的感情生活是痛苦的,但这份一直追求爱的心,一直伴随着他的音乐一生。我们可以从三首歌曲的表达中找到作曲家“内心所要去的方向”。这种音乐的表达是钢琴伴奏圣洁、伟大的精神音乐象征。
莫扎特从小时候人人爱戴的辉煌时期,到长大后,进入社会的利欲熏心和诸事不顺心的压抑时期,让他在创作生命后期的音乐会咏叹调呈现出内心的挣扎和呐喊,但这种呐喊也要保持高贵的莫扎特灵魂内独有的音乐形象,这种形象就是钢琴伴奏所要直接表现的音乐内容,它是不同于任何音乐家所申诉不公的音乐风格——高贵的申诉。在弹奏“莫扎特式”音乐会咏叹调的钢琴伴奏时,这种“涵养性”的触键更要极其细致和用心体会,其中每一个部分的连接、每一个织体的转换、每一个乐句的组织、每一个音符的定位都是研究钢琴伴奏人文启示的有力见证。
四、弹奏莫扎特女高音音乐会咏叹调钢琴伴奏的基本注意事项
“准确无误”是莫扎特的要求。莫扎特对他的钢琴学生首先要求拍子、节奏准确,批评那些没有规矩、不严格按照曲谱要求的弹奏。我们必须要十分严谨的弹奏。莫扎特的音乐是最难演奏的,难就难在他的 “简单”,简单很容易“露馅”,暴露演奏的问题,复杂却可以掩盖演奏的缺陷。在莫扎特的作品中,旋律的分句十分重要。有些看似简单的旋律内部,小的连线容易被忽视,但这正是莫扎特的音乐特征体现最为突出的地方。
弹奏莫扎特声乐钢琴伴奏快速跑动的音符,要求非常敏捷地触键,就像芭蕾舞演员跳舞脚尖接触地面一样,快速连奏的音符力度较小,不要深沉,应轻盈灵动。要讲究“莫扎特声音”,因为莫扎特音乐没有过强的音,所以要注意手指踏板(即用手指连接起到泛音延续的作用)的运用和手腕移动(即力量通过手腕转移)的运用,尽量少使用肘部和全身力量。注意钢琴伴奏中的p弱处理,在不喧宾夺主、弱而不虚的同时,讲究光明、积极向上和纯洁的音乐性格本质。
弹奏莫扎特声乐钢琴伴奏的长音不要太直接,应有圆润的弧度和甜美的音色,即莫扎特的“贵族气”音色和宗教赞美诗的“心声”,如《我去向何方》(Vado,ma dove)K.583。弹奏整体的钢琴伴奏音乐,虽然较比其他的作曲家创作的声乐伴奏音符较多,但不要过于急躁,应该心平气和的体会它的音乐走向与内外声部旋律之间的联系,主调与复调的很好融合,这样才能弹奏出莫扎特音乐既有层次感又有灵动性的整体音乐构思,如《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Alma grande e nobil core)K.578和《谁知道我心上人的痛苦》(Chi sa,chi sa,qual sia)K.582。
《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Alma grande e nobil core)K.578钢琴伴奏的第一部分,八度力度坚决果断,十六分音符在八度与和弦节奏固定的同时快速、流畅填充,形成一个内外交替、行云流水、稳定发展的音乐伴奏内容;第二部分,整体速度加快,钢琴伴奏首先进入一个更加跳跃、上下交织的伴奏声部,强弱分明,与声乐部分你呼我应的进行到最后,达到高贵形象塑造的至高点结束此曲。
《谁知道我心上人的痛苦》(Chi sa,chi sa,qual sia)K.582钢琴伴奏从进入就呈现出附点音符的音乐动机贯穿全曲。这首歌曲内外声部的交织达到了极致,切分音左右手前后交错进行并在正常的十六分音符进行中不时呈现,更加表现了音乐的紧迫感。
《我去向何方》(Vado,ma dove)K.583钢琴伴奏前半部分虽然也有跳音、十六分音符加强的乐句和左右手前后交错,但相比前两首歌曲音符不那么密集。但后半部分,是非常不凡的、平稳的赫米奥拉节奏型,弹奏时,要更加能够表达难得的温情脉脉、平静祥和的对应感。
这三首音乐会咏叹调的钢琴伴奏结构紧密,多声部曼妙结合,音符、和声变化自然快速流畅,为声乐的演唱提供了最有力的烘托,起到了古典音乐钢琴伴奏的典范作用。
結语
作为孩童和不熟悉他作品内涵的人,都会羡慕莫扎特,因为他是“神童”,是欧洲各国贵族的嘉宾。人们都知道,莫扎特36岁英年早逝。他的音乐创作辉煌到而立之年戛然而止,这确实是令人深刻叹息的事情。但通过了解他的创作轨迹和生命后几年音乐会咏叹调的人文分析,作为在音乐国度里寻找自由的高贵灵魂塑造者莫扎特形象跃然而生。这三首女高音音乐会咏叹调就是这位神一样的天才莫扎特而立余生创作的内心真实反射。笔者通过这一侧面,从钢琴伴奏音乐内容的人文分析,为表演学习者提供二度音乐创作心理平台。
注释:
①刘小龙,《你好,莫扎特》,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195\94页
参考文献:
[1]许丽雯.你不可不知道的莫扎特100首经典创作及其故事[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刘小龙.你好,莫扎特——26位音乐名人访谈录[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3] 【德】W·Hildesheimer.余匡复,余未来,译,杨燕迪.莫扎特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