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霾对山西电网外绝缘的影响

2018-12-03王欣伟安瑞峰

山西电力 2018年5期
关键词:污秽绝缘子绝缘

王欣伟,刘 宏,安瑞峰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外绝缘的污闪过程可分为积污、湿润、局部放电、局部放电桥接闪络四个阶段。外绝缘表面的积污和湿润是构成污闪的两个基本条件,二者缺一不可。“雾霾”实质就是“湿沉降”,“雾”即湿度的影响,“霾”即大气中污秽物的影响。当外绝缘表面十分干净时,“雾”几乎不会引起电网外绝缘闪络;当外绝缘表面十分干燥时,“霾”也不可能引起电网污闪。但一般情况下雾和霾是互融共存的,当相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时,霾和雾可互相转化。而外绝缘表面的积污和湿润,与地理、气候和环境污源有着密切的联系。

1 山西电网近年来的污闪事故

2007年至2016年,山西电网11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共发生13次污闪跳闸。大雾、融雪、融冰、小雨和毛毛雨是诱发污闪跳闸的重要天气因素,在这13次跳闸中与大雾天气有关的共4次,具体情况如下。

2007年,晋中供电公司发生4次污闪事故,分别是220 kV寺绵线78号、220 kV寺平Ⅱ回145号和149号、220 kV寺绵线144号、220 kV寺平I回154号。所处环境全部为重污区(d级),4次事故都发生在3月初,与其暖春的降雨转大雾、大雾转雨夹雪的恶劣天气有直接关系;220 kV寺绵线78号为雨后起大雾引起的跳闸。

2009年,运城110 kV古王线83号发生大雾污闪事故,所处环境为重污区(d级),发生时间为2月份。

2013年,发生2次污闪事故,分别是运城110 kV高王线182号和长治110 kV长宋线55号,发生污闪月份为1月底和2月初,所处环境污区等级都中重级污区(c—d级),且全部为大雾天气。

综上所述:从气候特点来看,全部为大雾天气,空气湿度很大,而不是雾天或雾霾天;从时间上看,3次发生在1、2月份,1次发生在3月初;从设备环境看,不小于中重级污区(c—d级)。现场污秽度等级范围示意图见图1。

图1 现场污秽度等级范围示意图

2 山西电网污秽数据

2015年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运检部下达《进一步加强持续雾霾对输变电设备安全运行影响分析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山西电网根据安排对雾霾严重、周期长、频次高地区中的110 kV及以上输变电设备进行污秽专项测量。全省测试点37个(线路32个,变电站5个)。为便于比较分析,在已有旧参照绝缘子(5片) 挂点周边或同杆塔上,新增参照测试绝缘子(5片),针对雾霾期(1月—2月)的积污数据进行测量。以下为运城220 kV桃盐线78号测量数据(桃盐线地处运城市郊,周边污源主要为化工企业、产盐区,每年1月—2月雾霾频次较高,污秽等级d),测试结果见表1。

从测试数据来看,雾霾期(1、2月) 对外绝缘上表面的积污影响要大于下表面,测试对比见表2。观察2016年3月测试、积污2个月的新模拟串测试数据比较直观;对比新旧模拟串积污12个月和14个月(跨雾霾期) 的2片绝缘子上下表面4组平均盐灰密数据,发现积污14个月的上表面比积污12个月的上表面盐灰密之略有升高,但积污14个月的下表面比积污12个月的下表面盐灰密值较接近,也可反映出雾霾期积污对外绝缘上表面的积污影响较大。

表2 上下表面积污测量对比表

表1 运城220 kV桃盐线78号污秽测试结果记录

从测试数据来看,雾霾期的直接污秽测量和间接污秽差值测量,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所谓直接测量就是雾霾期积污2个月的测试数据;所谓间接污秽差值测量,就是跨雾霾期积污1年或1年以上的参照绝缘子盐灰密测试数据,减去同串未跨雾霾期积污的盐灰密数据所得的差值数据。观察表3的测量比较结果,发现间接测量比直接测量结果小很多。直接测量灰盐比为1.66;2次间接测量灰盐比结果差别比较大,分别为1.37和5.07,由此知间接测量存在误差较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外绝缘表面积污增长与积污时间不是正比例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二是间接测量的计算方法存在误差,具体原因这里不详细分析;三是同串不同片绝缘子积污数据存在一定离散性。输变电运维单位在日常测量工作中,为了减少工作量,有时会使用间接差值测量。通过数据对比发现,间接污秽差值测量法存在较大误差。

表3 直接测量与间接差值测量数据比较

以上2个测试分析结论,基于全省37个测试点(线路32个,变电站5个),具有一定普遍性。其中第1个结论中,37个测点中(25个测点未进行上下表面区分测量),有9个测点与其分析结论一致,有2个上下表面差别不太明显(与其参照绝缘子为复合绝缘子有关),有1个测点上表面积污小于下表面(大同110 kV东牵线1号,与其大风降雪天气有关);第2个结论中,37个测点中的15个进行了间接差值测量,有2个测点在间接差值测试结果中出现负值,进一步印证了间接差值测试结果的误差较大。

使用参照绝缘子进行雾霾期的积污测试,其测试结果能大致反映雾霾期对绝缘子积污的影响,但不能精准测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雾霾持续时间的长短和频次、大风降雨降雪的影响、污秽组成成分不同(是否易于附着外绝缘)、参照绝缘子的悬挂位置的影响、参照绝缘子的材质(瓷、玻璃、硅橡胶)和伞形等等。因此对雾霾期外绝缘积污的影响,还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

3 山西电网环境情况

雾霾对电网设备的影响分析,不能脱离其电网设备所处的周边环境,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工农业布局、地理环境(沿海、高原、盆地、沙漠等)、污源成分组成、气候(降水、大风、雾)等的影响,都是分析研究的重要因素。

3.1 山西电网、地理及污染源情况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的东部,地形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两侧高山隆起,中部断陷为多字型盆地,可明显的分为东部山地区、西南高原区、中部盆地区三部分。全省的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地形各占40.0%、40.3%、19.79%,总的地势特点是“两山夹一川”,这一特点大体决定了山西的人口分布和工农业布局,也决定了山西电网的分布。从北到南的四大盆地(大同、忻定、晋中、运城),是工农业密集区,也是电网分布密集区,全省80%的d级以上污区位于四大盆地首尾衔接而成的狭长地带。污染最重的地区位于山西的中南部,该地区的d、e级污区所占面积较大。山西电网分布及污区分布状况如图2。

图2 山西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

表4 山西省主要污染源

表5 山西盐渍化土地基本情况km2

如表4所示为山西省主要污染源的构成。以能源和矿藏为依托的电力、煤焦、冶金、化工、建筑材料形成了工业污染源。大量汽车尾气和食盐融雪剂的使用是交通污染的主要构成。另外盐碱地地表土中可溶性盐离子含量及电导率都很高,盐碱土对输变电设备的污染主要通过扬尘完成的,山西省盐渍化土地基本情况见表5。总体来看,山西省的污染主要以工业为主,其次为交通污染和盐碱地。另外由于大气环境的污染,酸雾、酸雨等沉降物使绝缘子表面的导电性能显著增强。

3.2 山西气候情况

山西气候以恒山为界,北部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山西省地形地势及气象台站分布示意图见图3。

图3 山西省地形地势及气象台站分布示意图

降水对大气中污秽物质有较强的净化作用,在雨水充足时,外绝缘表面的盐密值呈下降趋势。山西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变率较大,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区降水量普遍多于川谷。全省2011年—2015年日平均降水量为1.25 mm,晋东南地区日降雨量较大,在1.4 mm以上。全省2011年—2015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在32~79天之间,从空间分布来看,北、中部日数多于南部(图4)。

图4 2011年—2015年山西省平均降雨分布图

山西省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汽不充沛,雾日数相对较少。2011年—2015年全省平均年雾日数为14.9天,最长连续雾日数在1~9天,潞城持续时间最长,平均达8天。从空间分布看,北、中部少于南部,晋东南地区和临汾多于其他地区。

风对污染物有输送和稀释作用,污染物的扩散和输送与风向和风速有关。山西属大气扩散、输送能力强的地区(大环境易污染地区),城市及工业区的污染物易于向其周围扩散。山西省为季风气候,但受山川地形影响,地面风场不尽相同。全省污闪季节静风频率大部分在21%以下,其中以豆村、河津、河曲静风频率最高,易形成辐射性逆温,影响大气的自净能力(图5、图6)。

图5 山西省2011年—2015年最长连续雾日数图

图6 山西省2011年—2015年大风日数图

4 雾霾对山西电网影响的综合分析

从气象条件综合分析,山西省北、中部大部分地区雾日数较少,降水量少、相对湿度较小(五台山和吕梁以北的关帝山属于山区,降水和湿度较大,电网设备少),风速较大,不易于发生污闪。而南部地区,尤其是晋东南长治和晋南临汾地区和运城北部分地区,雾霾期内相对湿度大,大风日数少,雾日数较多,持续时间较长,部分地区达10天以上,较容易发生污闪,应作为防污闪工作重点。从2007年至2016年大雾引起的污闪跳闸故障也可看出主要是长治和运城地区,临汾地区之所以近些年未发生污闪事故,与其2000年和2002年前后发生大面积污闪事故之后大力治理有很大关系,虽有其他形式的污闪发生,但近些年未发生过大雾引起的污闪跳闸事故。

从地理和污源情况综合分析,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地区基本没有发生大雾引起的污闪事故,其主要污染源是发电和采矿业,并且该地区因融冰融雪发生污闪事故也较少。山西中部的忻州、太原、阳泉、晋中、吕梁地区,其主要污染源如化工、冶金、焦化、水泥建材等,虽然近些年未发生过大面积的污闪事故,但在个别小的区域内出现了反复频繁的污闪跳闸事故。如忻州豆罗镇附近有众多的水泥厂和建材厂,途经该区域的神侯Ⅰ、Ⅱ回线投产后,在雾霾期多次反复的发生跳闸事故;晋中灵石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焦化冶金等企业多建在山沟内,污染物极不易扩散,且易于起雾,因此造成周边区域的个别输电杆塔反复跳闸。山西南部是污闪跳闸的重灾区,尤其是运城和临汾地区。临汾地处山地丘陵之间的盆地内,且众多污染企业相对比较集中,污染物不易扩散,是其发生污闪的重要原因。运城地区以闻喜县东镇为中心的重污区作为代表最为明显,其主要污染源是金属镁企业群、化工和水泥厂,该区域的盐密测试值远大于e级污区上限,最大达到1.6 mg/cm2。在1999年到2003年间运城地区发生的8次污闪事故中有5次发生在这一区域。另外,运城市有我国最大的内陆盐池,盐池及其周边的盐碱化土地对外绝缘积盐的影响较大。

从雾霾本身来分析,雾霾因其湿度的不同可分为“湿雾霾”和“干雾霾”。大雾天气就是雾多霾少,为典型湿雾霾,这种情况下外绝缘污秽等级不是很高(c—d级),但绝缘配置裕度稍有不足,就有可能发生污闪跳闸。如2013年运城110 kV高王线182号和长治110 kV长宋线55号发生的跳闸事故。霾天就是霾多雾少,为典型干雾霾,一般这种天气几乎不发生跳闸事故,但也有极端情况:如果污染严重地区,长时间无降水无强风,空气中的污秽物聚集不扩散,恰在此时降雨降雪,空气中的污染物被裹挟而下,外绝缘表面电导率会迅速升高,污闪机率会大为增加,这是近些年华北内陆地区污闪的新特征“快速积污”现象。有些污闪跳闸事故看似与霾天无关,是由于毛毛雨、小雨、融雪融冰直接造成的,但究其原因,霾天也是其发生污闪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5 总结

“雾霾”对电网设备影响最大时期不是近些年,而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2000年初,那时华北地区包括山西,都发生了大面积污闪跳闸事故。2004年后,随着污闪治理的力度加大,以及大面积使用复合绝缘子、喷涂防污闪涂料,雾霾造成的污闪事故才大大减少。但运维单位的“过绝缘配置”及复合绝缘的定期检测和更换,都大大加大了电网设备的运维成本,这些费用是巨大且持续化的。

本文研究分析了山西雾霾期外绝缘的积污规律,包括对上下表面积污的差异和测量污秽两种方法的比较及选择;结合山西的地理、污源、气候、跳闸事故和雾霾本身,研究了雾霾在不同地区对电网设备的影响程度。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和总结山西电网雾霾污闪规律,以期减少电网污闪事故和运维费用。

猜你喜欢

污秽绝缘子绝缘
基于Mask RCNN的绝缘子自爆缺陷检测
我不是一株草
GIS盆式绝缘子表面污秽模态分析检测方法研究
污秽绝缘子安装并联间隙的雷电击穿特性分析
让我家与雾霾绝缘
浅析输电线路绝缘子防污闪技术
侵限绝缘处的站联设计
OPLC光纤复合低压绝缘电力电缆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绝缘配合问题分析
基于相角差的绝缘子表面污秽受潮检测系统设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