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思维取向下“复杂情境”的内涵、困境与生成策略
2018-12-03王强国
王强国
(宝应县实验小学,江苏 扬州 225000)
数学学科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使其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情境创设应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基本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助于知识的构建和迁移,这种构建与迁移就是广义上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之一。以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为取向的“复杂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学科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一、释义:“复杂情境”与高阶思维
“复杂情境”是相对于简单情境而言的,指基于学生年龄特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能力,契合教学内容特质,能够引领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合理选择探究方法,进行深度思维的教学情境。与简单情境相比,“复杂情境”的数学思维含量更高,更指向学生分析能力的提升、反思能力的增强、创造能力的开启。这里的“复杂”并非一味地加大思维难度,仅仅追求难度值增加的情境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复杂情境”。表征的舒适性(情境内涵的准确理解)、立意的建构性(新旧知识的有效关联)、结构的开放性(思维创新的巧妙引领)是其主要特征,三者的平衡才是出色的“复杂情境”。
思维过程极其复杂,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思维的内涵与本质有着不同的诠释。加涅等人将学习结果的表现划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认为“认知策略”以及“智慧技能”中的“高阶规则—问题解决”属于高阶思维。哈拉戴诺将高阶思维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理解、问题求解、批判思维和创造性,作用于事实、概念、原则、程序四类内容,形成复杂、反复、系统性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卢姆以认知的复杂程度,将思维过程具体化为六个教学目标,即学习时需要掌握的六个类目的行为表现,由低到高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1]其中,记忆、理解属于低阶思维,其余四种归属于高阶思维。低阶思维是高阶思维发展的前提,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转变是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阶思维技能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综合以上研究,“复杂情境”与高阶思维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两个关键词,如果说“复杂情境”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场域”,那么,高阶思维则是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个场域的“机制”和“结晶”。“结晶”指向成果,是高阶思维的名词形式;“机制”指向过程,是高阶思维的动词形式,也就是说,是其自身造就和成就了它自身。[2]高阶思维需要在“复杂情境”中得以运用和发展。
注释①本文难度系数是指题目的解题结果得分的概率,越小越难。
二、遇见:“复杂情境”的浮光掠影
课改十多年以来,情境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带来教学的生动与鲜活。随着研究的深入,一线教师对情境的有效性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课堂中,我们时常遇见“复杂情境”,但由于认知上的不力,只是浮光掠影,甚至偏颇连连!
1.难度系数的过高设置
“复杂情境”,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一线教师在教学时,有时会过分注重数学理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过高地设置难度值,往往抱着“总有几个学生会”“实在不会我来讲”的心理预设,不仅使课堂气氛沉闷,也容易挫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如“圆的面积”教学,在学生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练习阶段教者设置这样的情境: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图1)。
情境内容与课堂的学习是相关联的,但明显过于复杂,刚接触这部分内容的学生根本无从下手,结果可想而知。如果改成图2,情形会大为改观。难度系数①为0.7—1.0的问题,通常表现为:学生一眼看出,一口报出答案;系数在0.4—0.7的问题,需要学生冷静地思考片刻,进行一番演算或者操作等活动获得答案;0—0.4的问题,则需要学生更为深入持久的思考酝酿,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助于同伴、操作、演示等形式才能得出结论,甚至仍然得不到正确答案。小学数学课堂中“复杂情境”的难度值应该在0.3—0.5之间为宜。创设时要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复杂情境”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要密切关注学生探究时的状态,适时地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图1
图2
2.内涵要素的过度删减
“复杂情境”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从而为学生的深入探究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教学中,教师们或有意或无意地对其内在要素进行过度的删减,让学生直面数学问题,使得情境变成干巴巴的智力推演过程。以生活情境为例,在将生活事件转化成“复杂情境”时,应保持事件的相对完整性,保留事件必要的基本元素,避免以知识内容为标准来任意剪裁事件,去掉事件某些有机的组成部分或构成要素。如“小红家离学校800米,小明家离学校600米。小红家离小明家多少米?”这个情境应该归属“复杂情境”,题中的位置关系有在同一直线上和非同一直线上两种,在同一直线上又有在学校同侧或异侧两种,情境较好地保留了生活实际的原貌,这给学生较大的探索空间。教者加入条件“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给出示意图,使得学生的思维通道窄化。事实上,面对情境,学生有“在同一直线上”心理倾向,这个条件的加入可能有利于学生的解题,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
3.探索历程的过分细化
高阶思维取向下的“复杂情境”具有明显的探究学习的特征,需要学生深入地思考,不断地尝试,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这些都是学生亲历学习生活的独特体验。教学实践中,面对“复杂情境”,教师习惯性的分解现象严重,将本来极具价值的情境分段切碎,小步引导。如“圆的周长”在教学圆周率时,有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借助圆形物体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对“π”的初步认识。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去测量圆形物体的直径及周长,再计算它们的比值。教者安排小组合作,并出示如下的活动要求:借助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出这个圆形物体的直径(外侧);用一根细线绕圆形物体一圈,用笔标上记号;将细线拉直,沿标记处剪开,量出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适当的提示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一定不能局限于某一方法或途径。高阶思维的培养应该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复杂情境”,在复杂的情境中寻找策略、筛选策略、解决问题。如此拆分,窄化学生思维的同时,也让教学蒙上“伪探究”的嫌疑。“过分细化”的背后,一方面来自课堂教学“紧迫任务”感,教者没有对当课的教学内容整体把控与灵活变通;另一方面,也与教者本身对“复杂情境”的理解与重视程度有关,缺乏对学生的信任。
三、实践:“复杂情境”的生成策略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能力,综合“复杂情境”的特征,在数学课堂中“复杂情境”的生成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略:
(一)外在表征的升级
1.图文之间的转换
图文结合是小学数学内容呈现的一大特色,让教材编排更加生动的同时,也关照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容易对鲜艳的色彩与图形产生兴趣),以及小学生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教学中,图文结合,多是以降低学生思维难度、助推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寻求计算方法为主要目的。“复杂情境”中的图文转换价值不在于此,而是更偏重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观察中抽象,在比较中辨析,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小力身高136厘米,小英比他矮15厘米,小军比小英高21厘米,小军身高多少厘米?”情境内核是比多比少的两步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描述都是正向的,学生无需深入思考便可正确解答。我们可以将文字转换为场景图(参见图3)。
图3
转换之后,题目的数量关系不变,但在这样的情境中,增加了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理解数量关系的过程,这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生活事件的连接
数学的来源:一是来自数学内部的矛盾,即数学本身的发展需要;二是来自数学外部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多来自后者。因此,创设生活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策略。生活情境中的“复杂情境”除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外,还应该让学生触景生需、触景生思。如:学校体育组要购买38个足球,甲乙两个商店每个标价都是65元,现在两个商店都在举行优惠活动。(1)甲商店规定买满10个以上每个优惠5元。(2)乙商店规定每买10个送1个,多买多送。可以单独在甲店买,也可以单独在乙店买,最佳答案是混合买,乙店买20个,送2个,得到22个,剩下的16个到甲店购买。情境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问题“你觉得怎样购买最合算?请你算一算,需要多少元?”指向最优方案的探索,但并不以此为唯一取向,评价时采用分档给分的方式,避免了“复杂情境”的冰冷晦涩。
3.多余条件的介入
数学解题中的多余条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多余条件,即题中的某些条件对解题没有任何作用;另一种是必要多余条件,如“某厂共有2座标准厂房,一座有15个车间,另一座有12个车间。这个厂一共有多少个车间?”情境中“共有2座标准厂房”是多余条件,但如果缺少这一条件,题目就不严密!高阶思维取向下的“复杂情境”常常引入绝对多余条件。在“比的认识”教学中,有这样的一道习题:人的体重与血液之比大约为13:1,身高与脚长之比大约为7:1,说说题目中各比的意义,目的是考查学生对题中两个比的意义的理解。一位教师创设如下的情境:一个小区发生了盗窃案,经过侦查,警方在案发现场发现罪犯的脚印,长24厘米。并且抓获三名嫌疑犯,三人拒不承认,进一步了解获得三人档案:王某:体重63千克,身高173厘米,自行车修理工。李某:体重56千克,身高168厘米,某厂临时工人。张某:体重69千克,身高165厘米,无正当职业。研究表明:人的体重与血液之比大约为13:1,身高与脚长之比大约为7:1。根据以上资料。想一想,谁的嫌疑最大?在这样的“复杂情境”中,考查着学生对信息的分析、筛选等能力,思维力度显著提高。
(二)内在机制的深化
1.内容层次的递进
数学教学讲究算法与算理的有机融合,追求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但在一般的考查中,我们多关注算法层面,检测学生会不会?对不对?如何兼顾算理,检测学生懂不懂?真懂还是假懂?这也是“复杂情境”的生成路径之一。以小数的大小比较为例,一般问题情境是直接地比大小,如:0.2○0.1,要求学生在○里填入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显然是低阶思维层次。某市小学生数学学业质量监测中,在对上题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跟进,提出“用自己的方法,可以画图、举例等,说明这样判断的道理”。情境中既有操作的要求,又有方法的提示引领。有学生运用画图的方法,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0.2表示其中的两份,0.1表示其中的一份。有学生依据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说明,也有学生结合具体的数量,如0.2元是2角,0.1元是1角……学生的创造想象得以施展运用。
2.内涵容量的丰富
教学中,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课堂中琐碎的情境进行融合,从而使得情境的内涵更为丰富,这种连点成线式的融合也是“复杂情境”生成的途径之一。如“圆的面积”练习。课始,教者提问:“知道圆的半径怎样求这个圆的面积?”学生口答:“半径的平方乘以π。”教者又接连问道:“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面积?”“知道这个圆的周长呢?”学生一一口答。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价值,但过于直白而琐碎。可以将上述三个问题这样整合成如下的“复杂情境”:“要求一个圆的面积,你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情境变了,学生的反应也随之变化,小手刚刚举起,又迅速放下,开始静静地思考,不时地动笔以及与同桌小声地交流。(课后了解,举手是因为想到了一种答案,迅速放下,是觉察到自己的答案不够全面;动笔是做一些记载,担心一会儿汇报时出乱。)学生不仅想出了“半径”“直径”“周长”,还想到了“半径的平方”。[3]
3.组织结构的开放
情境结构的开放性,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对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全面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另辟蹊径。组织结构的开放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殊途同归”式,即结果唯一,算法多样;另一种是“见仁见智”式,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算法相异,结果多样,但又都有其合理性。如“圆的认识”,在学生提出“同一个圆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的猜想后,教者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有这样的感觉,那么这个猜测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想办法证明这个观点……”有学生想到了画一画、量一量的方法,有学生想到折一折、比一比,还有学生运用半径的概念进行说理。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汇报,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值得注意的是,源自开放的“复杂情境”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听取他人的观点,开阔自己的思路,在反思后表述自己的理解,形成正向的交流互动;其次要引导学生归纳比较,取长补短,实现方法的优化。
4.反思意识的强化
学生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必须亲力亲为且别人无法代替。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要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4]这种反思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复杂”的,需要依托记忆、梳理、抽象、概括等心理活动,因而也是“复杂情境”的生成途径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复杂情境”中的反思主要表现在思维结果与思维过程两大方面。对思维结果的反思主要体现为对结果正确性的验证,如解方程中的检验过程。小学数学中“复杂情境”更倾向于对思维过程的反思。如“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在学生探究出两者的特征之后,教者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我们是怎么得出它们的特征的?”学生回答出“先观察长方形纸片,得到猜想,然后通过量、折、比等活动进行验证。”该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历程、探究方法的反思。教学中,对研究视角的反思,也应该得以强化,如上述课例,教者安排了让学生从学具袋中(三角形、梯形、长方形各一个)摸出长方形,学生正确摸出后,设置情境:“大家猜猜看,他可能摸的是哪里?”学生思考交流,得出,既要摸边又要摸角,教者适时归纳:“研究一个平面图形,我们通常就是从它的边和角两个方面开始。”
综上所述,“复杂情境”中的“复杂”并非学生思维挑战的遥不可及,相反,它更体现出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人文关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深度激发,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实践中,我们应该学会让位而不失位,学会欣赏学生点滴的进步,让“复杂情境”真正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