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字传递的温暖
2018-12-03刘希
刘 希
最近天气变冷,我想骑车去送女儿,她斩钉截铁地对我说:“不可以!”我不明所以,问她为何。她笑嘻嘻地回答:“妈妈,你身体不好,很容易感冒,就在家待着吧,我坐公交车没事的,放心哦!”女儿才上小学四年级,去学校得转两路公交车。天冷路滑,她首先想到的是我,而不是自己。小小年纪便能体谅、心疼大人,我心里突然涌起一阵温暖,为这一声“不可以”,偷偷地背过身去幸福地抹泪。
想起不久前,和一个朋友在QQ里聊起现状。我说现在工作太辛苦不说,待遇还很差,不如“搬砖”去。不多久就收到他的回复:“不行,你这小身板哪能搬砖呀,干点别的吧!”搬砖,不过是时下流行的一种自嘲的说法,我随手搬来用下而已,可他却当真了,以为我真要去工地上搬砖。我和朋友是在一个文友论坛里认识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偶尔聊聊近况,听听对方诉苦,再无其它交集,我没想到,他却能给我这样的关切,一个“不行”,说明他对我这个朋友的在乎,我欣慰地笑了。
前两天,跟母亲提议,让她搬来跟我住,我好话说尽,她却一口回绝:“不行,我还是一个人住的好。”我生气,问她为何要如此固执,一点商量的余地也没有。好半天,她才摆出道理一五一十地跟我讲:“你和公婆同住,我如果去了,生活习惯肯定有很多不便,会给你制造矛盾,你夹在中间,到时会左右为难;而且你工作又忙,我去了,你还要照顾我,你身体肯定吃不消;还有你工资本来就不高,生活压力大,我如果去了,到时要花你更多的钱……反正我去你那住真的不好,会影响你的幸福!”母亲字字句句,都是站在我的立场考虑,我这才明白,一个“不”字,饱含了多少母爱!
大病初愈,我想出去走走,丈夫拦下我,“不行,你不能出去。”“为什么?我在家里闷了这么些天都要憋坏了!”丈夫说:“你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好,这么虚弱,外面又冷,出去我不放心。”一句“不行”,藏满了丈夫对我多少的爱怜!纵然现在平淡的婚姻生活早已没有了最初的甜蜜,但爱,都融化在了这点点滴滴的温暖里,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不”字是象形字,表否定。说“不”,不可以、不行、不让、不肯……大多数时候是拒绝,是反对,但有时候也可能表示着关心、呵护和疼爱,尤其在亲友之间。所以当别人说“不”的时候,先不要着急生气发火,耐心地问他为什么,当你静静地聆听完原因,你就会知道,一个简单的“不”字里,可能是满满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