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历年典型食药安全案例回顾
2018-12-03
2017年典型案例
按照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总体安排,公安部公布了打假“利剑”行动中公安机关破获的一批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上海金山破获利用互联网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7年初,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根据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线索,侦破“淮南牛肉汤特产商会”利用互联网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等3人,捣毁黑作坊3处,现场查获大量含有罂粟壳粉末的香料,涉案金额4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在安徽淮南设立“黑作坊”,通过在香料中添加罂粟壳粉末的方式制成“香料王”(用于制作淮南牛肉汤),并开设网络商铺、微信商店,通过网络联络支付、快递邮寄等方式对外销售。
安徽安庆破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
2017年2月,在公安部统一部署协调下,安徽安庆公安机关破获系列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收缴假盐200余吨。经查,为非法牟利,犯罪嫌疑人徐某明知自己未取得食盐经营许可证,从山东肥城、潍坊等地化工企业购买工业盐充当食用盐,依托微信、QQ等聊天工具和多家网络销售平台联系客户,通过快递物流方式将工业盐及样品寄给安徽、广西、贵州、河南等地客户,涉案工业盐800余吨。
河北湖南破获利用互联网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7年4月以来,河北承德、湖南怀化两地公安机关分别从不同线索入手,顺线深挖查清吴某等利用互联网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犯罪网络,经连续实施收网行动,成功破获全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捣毁生产、仓储窝点6个,现场查扣假劣保健食品近10万盒及大批产品说明书。经查,犯罪嫌疑人吴某、程某从上线生产商刘某某、销售商张某处大量购进“仁和胰宝”等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后,通过网店、微信平台等销往多地。经检验鉴定,涉案保健食品含有国家禁止添加的二甲双胍类成分,初步查明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上海浦东破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2017年4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会同区市场监管局破获圣诺(上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等4人,查处仓库1处,当场缴获过期意大利、西班牙等进口品牌橄榄油1万余瓶(约10吨),涉案金额数百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陈某系圣诺(上海)食品有限公司经营负责人,其伙同崔某等人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进口临近保质期的橄榄油进行销售,后因商品滞销,导致大量进口橄榄油超过保质期。陈某、崔某等人将过期进口橄榄油标签清洗去除后,重新印刷标签延长产品保质期,通过现场展销、网络销售等方式,以每瓶人民币35至350元不等的价格销往多地。
广西南宁破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7年6月,根据当地食药部门通报线索,广西南宁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捣毁生产、仓储窝点6个,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经查,广西南宁福年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非法生产添加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西药成分的冲剂颗粒,并利用印刷厂非法印制标注为“广西桂平安康茶厂”“广西大明茶厂”等多种不同生产厂家的包装袋,以“安康清热排毒茶”“黑骨藤养生茶”等名称在网上销售。
2016年典型案例
2017年3月17日,公安部公布了2016年打假“利剑”行动中公安机关破获的一批食品药品犯罪典型案件。部分典型案例如下:
上海普陀董某等销售含瘦肉精牛肉案
2016年10月,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配合下,成功侦破一起销售含瘦肉精牛肉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董某等5人,现场查获无检验检疫证明的进口牛肉6080公斤,涉案金额达1000万元。经检测,涉案牛肉含有“莱克多巴胺”成分。经查,自2015年起,犯罪嫌疑人董某等人大量购买从美国进口的未经检验检疫且含有“瘦肉精”成分的牛肉,并在本地水产市场开设店铺对外销售。
湖南怀化破获假冒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药品案
2016年6月,根据当地食药监部门移送的线索,湖南怀化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减肥产品非法添加西药案。经查,2015年以来,广州安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姚某某联系广州希亚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某某提供减肥产品“WOASO闪电瘦”。刘某某收到姚某某订单及货款后,联系广州市东智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管黄某某生产 “WOASO闪电瘦”产品。姚某某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转账等方式收集其下线“官方合伙人”产品订单及货款,下线“官方合伙人”24人,涉案人员包括一级、二级、三级代理和特约经营人员近500人。经检测,“WOASO闪电瘦”产品含国家禁止添加的“西布曲明”成分,当地公安机关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8人。
江苏盐城张某某等生产、销售假盐案
2016年2月,江苏盐城公安机关根据盐务部门通报的线索,破获张某某等人涉嫌生产、销售假盐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捣毁加工生产窝点6处,查扣涉案食盐40吨。经查,2015年8月至案发,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等人利用在盐城苏盐连锁有限公司做运销员的工作便利,从王某某等处购入工业盐、假冒外包装箱、食用盐包装袋等,组织吴某某等生产假冒品牌食盐,销售至盐城及周边调味品批发部、超市等,案值120万元。
广东广州彭某等生产、销售假药案
2016年6月,广东广州公安机关会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侦破彭某等生产、销售假药案,抓获嫌疑人27人,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7个,查获制假设备56台,缴获假冒万艾可、西力士等假药20余种770万粒,原材料3吨。经查,彭某等人在广州等多地设立工厂和仓库,采购西地那非等原料,大量生产各类假药,利用成人用品市场及部分电商平台销售至各地,涉案价值8000余万元。
湖北蕲春陆某等生产、销售假药案
2016年6月,湖北蕲春公安机关会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侦破陆某等生产、销售假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捣毁假药储存、销售窝点2个,当场查获“七味糖脉舒胶囊”“军科止渴降糖胶囊”等假药1万余盒,案值1200余万元。经查,2014年3月以来,陆某非法购买到全国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患者个人信息,非法印制“老年健康报”等假报纸,设立全国统一康复热线电话,聘请人员冒充“中华医学会”医生,向患者打回访电话推销假药。
山东青岛赵某等生产、销售假劣医疗器械案
2016年12月,山东青岛公安机关侦破赵某等生产、销售假劣医疗器械(隐形眼镜)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2名,捣毁生产、加工、包装窝点16个,查获假冒某品牌彩色隐形眼镜半成品、成品300余万片,案值6000余万元。经查,2012年以来,犯罪嫌疑人赵某纠集团伙从黑龙江、辽宁等地采购原料,在青岛和威海大量生产假冒某品牌彩色隐形眼镜,通过到眼镜城上门推销等方式进行销售。
2015年典型案例
2015年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食品药品打假“利剑”行动,该行动共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5万起、危害药品安全犯罪案件1.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7万名。
浙江海宁杨某等制售有毒有害蔬菜案
2015年5月,浙江省海宁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使用违禁农药制售有毒有害蔬菜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捣毁制售有毒有害蔬菜窝点4个,查扣有毒有害蔬菜10余吨、违禁农药80余瓶,案值达500余万元。经查,2012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杨某、张某等人明知国家禁止在蔬菜果树上使用甲拌磷等农药,为节省生产成本和劳作工时,在其承包的1000多亩农地上对种植的葱、萝卜、包心菜等蔬菜大量喷洒甲拌磷等农药,并将涉案的3000余吨有毒蔬菜销往各地市场。
重庆垫江熊某等制售“地沟油”案
2015年5月,重庆市公安局打假总队会同垫江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地沟油”案,捣毁制售窝点7个,抓获涉案人员43名,查获生产线4条,查扣成品、半成品“地沟油”及加工废弃物原料80吨,案值8000余万元。经查,2011年以来,犯罪嫌疑人熊某等人以1400-3000元/吨的价格从重庆、四川、湖北等地收购含淋巴、腺体等的生猪屠宰废弃物,熬制毛油,再以4000-5000元/吨的价格销售至垫江县闽杰猪油精炼加工厂,该厂经降酸、脱色、脱臭后提炼出成品食用猪油,按6000元/吨的价格销往贵州、云南、四川、河南、湖南、重庆等地。
山西晋城张某等制售病死猪肉案
2015年1月,山西省晋城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制售病死猪肉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57名,打掉犯罪团伙3个,捣毁宰杀病死猪窝点8个,查封病死猪肉3700公斤,案值400余万元。经查,2012年以来,以犯罪嫌疑人张某、韩某、赵某为首的3个犯罪团伙相互勾结,以收购淘汰母猪为掩护,通过猪贩子、“牙行”等中介,从晋城当地及周边养殖户处大量低价收购病死猪,经宰杀后销往晋城各县区100余家饭店食堂。
陕西渭南崔某等制售“毒面粉”系列案
2015年8月,陕西省渭南市公安机关破获系列制售有毒有害面粉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2名,现场查获过氧化苯甲酰2200余公斤,查扣含过氧化苯甲酰面粉34万余公斤,案值700余万元。经查,渭南市多个面粉生产商为提高小麦出粉率,从河南焦作崔某处购买过氧化苯甲酰,添加于面粉中,销往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等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过氧化苯甲酰系禁止在面粉制品中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上海虹口制售“宁老大”牌假牛肉案
2015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会同山西公安机关侦破一起制售伪劣牛肉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打掉宁老大公司位于山西万荣县的制假工厂,查获疑似掺假牛肉制品及过期牛肉干、猪肉脯等10余吨,案值1000余万元。经查,2014年以来,上海宁老大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改换包装、重新标注生产日期的方式,对过期牛肉干、猪肉脯等食品翻新,或在牛肉原料中掺假后加工成品销售,销往多家大型连锁超市。
湖北十堰“11·01”系列制售假药案
2015年8月,公安部对湖北省十堰市公安机关侦办的“11·01”制售假药案发起集群战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04人,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5个,查扣假冒“波立维”“立普妥”“来得时”等假药4500余盒(只),案值逾1亿元。经查,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犯罪嫌疑人蒋某等人从广东、辽宁等地购买制假设备及材料,雇佣人员生产假冒“波立维”“胰岛素”等假药,同时从北京、天津等地通过非法渠道大肆收购“波立维”“胰岛素”等医保回收药,将上述药品掺杂后利用QQ群联系客户,通过快递公司以代收货款方式销往全国26个省区市。
山东济南庞某等非法经营疫苗案
2015年4月,山东省济南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经营疫苗案,抓获庞某等犯罪嫌疑人3名,当场查扣儿童用脑膜炎、水痘、脊髓灰质炎等疫苗和成人用流感、狂犬、甲肝等25种人用疫苗20000余支。经查,2014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庞某、孙某等人在未获取药品经营及疫苗经营许可的情况下,在QQ“全国生物制品总群”内发布或获取相关疫苗的购销信息,采用手机或QQ私信沟通方式,先后从陕西、重庆、吉林等20个省份的医药公司或疫苗贩子处大量购入人用疫苗,存放于济南当地一无任何冷藏条件、不符合国家疫苗存放要求的仓库内,无视国家对疫苗药品运输环节全程冷藏的相关规定,通过快递将疫苗药品加价贩卖至多个省份的疾控中心、基层防保站等医疗机构。
河北承德“12·15”网络销售假药案
2015年1月,河北省承德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网络销售假药案,捣毁制售假药窝点11个,抓获涉案嫌疑人37名,查获“中华脑心通”“风湿骨痛宁”等65种假药4.3万余盒,散装胶囊、药粒1.3亿余粒,包装材料86万余个,案值900余万元。经查,2012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雷某等人非法生产“中华脑心通”“风湿骨痛宁”等多个品牌假药推销给刘某等人,刘某利用QQ平台通过快递将假药销给向某、张某等售假团伙,向某、张某等人冒充医务人员以电视购物等形式推销假药,通过物流寄递以代收货款方式向各地发售。
江苏苏州王某等制售假药案
2015年5月,江苏省苏州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制售假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查扣生长激素类假药6000余瓶,假药包装盒上万份,涉案金额4000余万元。经查,2013年以来,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非法生产注射类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等药品,使用QQ群联系客户,将上述药品通过深圳当地物流公司寄递销往广东、浙江、陕西等地。
福建福州陈某等人销售戒毒假药案
2015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销售戒毒假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现场查扣瓶装“纳曲酮”、银色密封装“纳曲酮”等戒毒药品一批,案值1000余万元。经查,2014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陈某多次从陈某瑞处购买瓶装“纳曲酮长效缓释剂”等戒毒假药,销往海南、湖南、湖北、广东、陕西、新疆等地20余家机构用于戒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