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银岛》的两个中译本透视翻译策略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2018-12-02王洁万向兴
王洁 万向兴
摘要:本文节选自英国小说《金银岛》,以严复的“信、达、雅”为翻译标准,通过分析与比较,归纳了译者所采用的最主要的几种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文对比;翻译策略
一、作者概述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斯蒂文森出版了许多重要有影响的冒险小说,《金銀岛》是斯蒂文森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影响最大也最深远。[1]
二、严复的“信、达、雅”
严复在《天演论》卷首“译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这简明扼要的道出了严复翻译的艰辛,也是对其丰富翻译经验的深刻总结。
三、译文对比
(一)翻译的“信”和“达”
严复认为翻译应该达到译文忠实于原文的目的,译文表达要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使读者准确流畅地理解原文作者要传达的主旨,即求“信”也要求“达”。
1.直译和意译
许渊冲曾指出,“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意译是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2]
(1)原文:The appearance of the island when I came on deck next morning was altogether changed.
奚译:那个岛的状态,已经完全改变了,当我次日的早晨,走到甲板上的时候。
荣译:第二天早晨,我走上甲板看,那个岛完全变了样。
奚把“next morning”按原文先后翻译出来,使整个句子读起来拗口,翻译腔较重;荣译调整了整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把时间状语从句在句首译出,这样的译法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2.增译和省译
严复指出,“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于本文”。[3]
(2)原文:For though I was a good enough sailor when there was way on,this standing still and being rolled about like a bottle was a thing I never learned to stand without a qualm or so,above all in the morning,on an empty stomach.
奚译:我虽是个好极的水手,但是我这样老是如此的立着,又是像瓶子一般的被荡来荡去,立着不呕吐真是一桩难忍的事情了,并且几次我真要吐出来了。尤其是在早上,肚子饿着的时候。
荣译:因为我虽然在船只航行时可以算得一个很不错的水手,可是在这种停滞不前却又像个瓶子般滚动的情况下,我却没有学会站稳不发晕这样的本事,特别是在早上空着肚皮的时候。
奚省译了“when there was way on”,即奚采用了“省译”的翻译策略,“减词不减意”这种翻译方法会使得译文更为简洁易懂,同时,也体现了“信”和“达”的翻译思想;相反,荣译则中规中矩“一字不落”地译出了原文。
3.归化和异化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处理出发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提倡“异化”,即以出发语为导向;另一种观点提倡“归化”,即以译入语为导向。[4]
(3)
上面表格例子说明奚译更靠近源语文化,而荣译中更多采用成语、四字短语和俗语来翻译原文,使得译文更复合目的语读者习惯。
(二)翻译的“雅”
选段中的口语体特色主要表现在对话内容中。英语口语体的特点是松散、自由,用词相对不正式、简单,多使用填空词,如“yeah”和“you know”等等。
(4)原文:You see,sir,here it is.
奚译:你想,先生,这是事实啊。
荣译:这局面你们也看到了,先生们。
奚把原文中的“You see”翻译成了“你想”,表达出了会话中的原文意思,流畅地传达出会话文本的风格;相反,荣直接省译了口语体明显的词。
四、结语
通过上文分析与比较,笔者认为奚的译文语言比较准确,用词较为正式,然而译文中频繁出现逐字逐句翻译,翻译腔较重。相对于奚识之,荣如德的译文很少有误译现象,内容忠实于原文。
参考文献:
[1]许克琪,刘须明.《金银岛》的后殖民解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06):57-60.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J].天演论,1998,64.
[4]王少飞.文学翻译的“归化”和“异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